楊文艷
【摘? ? 要】法治教育生活化教學是新時代提升初中生法治課堂教育效果的必然要求和重要路徑。在法治教育課堂中通過將“法律味”和“生活味”的有效結合,全面提升初中政治課堂教學效果。因此,深刻認識法治教育生活化教學存在的問題并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就顯得尤為重要和必要,通過創設生活化情景、引入生活化的教學案例及開展生活化實踐活動等方式將情感教育融入法治教育課堂教學,可以有效破解政治學科難教、難學的難題。本文接下來主要探討開展初中法治教育生活化教學的相關問題及策略。
【關鍵詞】初中生;法治教育;生活化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27-0096-02
Research on the Life-oriented Teaching of Law Education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Yuhui School, Zhaoqing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Zhaoqing City, Guangdong Province,China)YANG Wenyan
【Abstract】Life-oriented teaching of rule of law education is an inevitable requirement and important way to improve the effect of rule of law classroom education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he new era. In the rule of law education classroom, through the effective combination of "legal flavor" and "life flavor",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junior high school politics classroom. Therefore,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and necessary to have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blems in the life-oriented teaching of the rule of law education and analyze the causes of the problems. Emotional education is integrated into the rule of law by creating life-oriented scenarios, introducing life-oriented teaching cases and carrying out life-oriented practical activities educational classroom teaching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difficult problems of political subjects that are difficult to teach and learn.In the following, 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 the relevant issues and strategies of carrying out the life-oriented teaching of the rule of law education in junior high schools.
【Keywords】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Legal education; Life-oriented teaching
讓講授法律知識的課堂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聯系,與學生身邊發生的事相結合,讓課堂的“法律味”和“生活味”達到完美結合,這是新時代初中法治教育課堂教學的使命。教師應改變傳統初中法治教學現狀,采取生活化的教學方式,將理論知識與學生的實際生活進行有效的結合,全面提升初中政治課堂教學效果。就實際而言,法治教育生活化教學還存在一些問題,筆者嘗試對這些問題進行梳理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探索法治教育生活化教學路徑,更好地將課堂知識與學生生活、社會生活實際緊密融合,運用生活化的案例和實際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形成正確的法治觀念、樹立法治意識,形成良好的社會行為。
一、立足教學實踐,分析探討法治教育生活化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筆者立足《道德與法治》課堂調查,結合教學實踐發現法治教育的生活化教學存在如下問題:一是對生活化教學理解簡單化。部分教師認為生活化教學就是把生活中發生的實際案例引用到課堂上,通過分析現實案例來強化知識點。二是法治課堂略顯生硬抽象。部分法治內容本身比較抽象,有的地方增加了法律條文,這進一步證實了法律知識的科學性和權威性,但是對于初中生來說,理解起來還是有一定難度的。三是學生對法治教育內容的學習興趣不高。教材中新增的大量法治內容比較抽象,大部分學生可能或多或少的存在“避難心理”,還有就是法治內容難免有些枯燥,并且需要進行大量的記憶和背誦,再加上法治知識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有一定的距離,這些因素都降低了學生學習法治知識的興趣。四是教材中的法治知識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和專業性。教師盡管在高效的課堂學習中對教師進行相關法治知識的傳授,但學生并沒有進行深入規范的學習,與法治教育目標提出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綜合而言,法治教育生活化教學不足原因如下:當前教師對生活化教學的認識和理解不夠深入;教師掌握的法律知識不夠全面、系統;教材中法治知識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和專業性。
二、立足存在問題,優化法治教育生活化教學路徑
善于利用真情誘導學生,感化學生,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不可小覷,教師應結合課堂教學實際,通過創設生活化情景、引入生活化的教學案例及開展生活化實踐活動等方式將情感教育融入課堂教學,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提升課堂教學實效。
(一)創設生活化情景,調動學生積極性
《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情景教學法必不可少。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法治教學內容,教師最好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感色彩的、生動形象的、具體的法治教學場景,引起學生對法治情感的共鳴,使學生的各方面機能都能得到發展。教師在《道德與法治》課中的法治教學中,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巧妙地創設問題情景、模擬情境等,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啟發學生求知欲,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教師需要對社會熱點資源進行有效的選取和利用,要選取符合本課時教學目標、符合學生身心發展水平和特點、有著積極向上的社會價值取向的內容。
(二)引入生活化的教學案例,做到學以致用
運用案例教學法時,教師以真實的事件為原型,結合本課時的教學內容撰寫教學案例,再將其引入課堂教學的過程,讓學生針對課堂上所呈現的案例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從生活案例到教學,通過引用生活化的教學案例進行生活的滲透,引導學生學習、感悟、探究、交流,使教學內容更好地被理解吸收。從教學到回歸生活,這要求學生要學以致用,將所學的法治知識運用于現在、未來的生活,真正提高學生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法治課堂中的教學案例不管是現實生活中真實發生的,還是根據學生需要進行假設的,都必須與本學科課堂法治知識相對應,并符合學生現階段的認知水平。同時,引入生活化的教學案例,要將法治知識通俗化、簡單化,幫助學生理解法治知識。
教師在法治教學過程中要隨時關注社會和生活中的熱點話題,并選取討論熱度較高的話題運用到課堂上,增強學科特點,提高學生學習法律知識的興趣和對法治知識的理解。時政進課堂可以培養學生主動獲取知識、自主探究、分析問題的能力,更符合新課程理念。
(三)開展生活化實踐活動,激發學生主動性
生活化的課外實踐活動是理論聯系實際的重要環節,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把知識延伸到課堂之外,強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法治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要讓學生將所學的法治理論內化為法治意識和法治信仰,做到知、情、意、行的統一。因此,為了實現法治教育的目標,教師不僅僅要講授一些法律知識、法規條文,更重要的是要帶領學生走出課堂,開展多種多樣的課外實踐活動,讓學生體驗法治過程。
法治教育課外實踐活動的開展可以有多種形式,例如觀看普法欄目劇、探討法治微課題、觀看法治微電影、參加法律講堂;開展模擬法庭、法律知識競賽、辯論賽、法律情景劇表演、社區普法志愿服務等,學校還可以預約當地的法院進行合作,開展校園模擬法庭開放日等活動,讓學生感受法院公平威嚴的文化氛圍,讓學生明確法不可違,從而引導學生做一名學法、知法、守法、用法的好公民。生活化的課外實踐活動能夠讓每位學生都動起來,參與進來,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充分的發揮。
參考文獻:
[1]滕學武.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生活化教學的探索與實踐研究[J].考試周刊,2021(31).
[2]宋倩雯.淺析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生活化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智力,2021(10).
(責編? 楊?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