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詩

【摘? ? 要】科學是小學階段的重點學科之一,其中的內容十分廣泛,包括物質科學、生命科學、地球與宇宙科學以及技術與工程,這些內容與學生的生活有直接的聯系,能夠滿足小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這部分教學內容并不多但是可以讓學生感覺到學習的趣味性,對提升教學質量非常有幫助。既然科學學科本身就是一門以激發小學生好奇心與求知欲為主要目的的學科,自然也需要教師結合教育目標和學科優勢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為小學生全面發展提供幫助。
【關鍵詞】小學;科學教學;問題意識
中圖分類號:G623?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27-0183-02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Question Consciousness in Primary School Science Teaching
(Nanguan School, Shandan County, Zhangye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WU Wenshi
【Abstract】Science is one of the key subjects in elementary school. The content is very extensive, including material science, life science, earth and univer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These contents are directly related to students lives and can satisfy the curiosity and curiosity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Curiosity. This part of the teaching content is not much, but it can make students feel the interest of learning, which is very helpful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Since the subject of science itself is a subject whose main purpose is to stimulate pupils curiosity and thirst for knowledge, teachers naturally also need teachers to combine educational goals and subject advantages to cultivate students problem awareness and provide help for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pupils.
【Keywords】 Elementary school; Science teaching; Problem awareness
根據2017年教育部印發的《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準》的通知,其要求在小學教學中提升科學學科的地位。科學教學要以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為主要目標,引導學生樂于發問、善于發問,提升學生的探究能力。這也就說明在小學科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是教學必須達到的一個要求,為了能夠有效地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本文將從小學科學教學中有效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有效途徑出發,進行探究。
一、轉變提問主體,引導學生主動提出問題
根據新課改的教育要求,教學要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要想培養學生問題意識自然也需要堅持這一原則,這樣才能夠保證小學生主動進行思考。小學生思考能力較弱且對教師的依賴感非常強,而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師過度干預學生的思考過程,導致部分小學生會變得不喜歡思考,這對提升教學質量沒有任何好處。要想改變這種教育現狀,切實利用科學教學內容培養小學生問題意識,教師要主動轉變傳統的教育觀念與提問主體,引導學生主動提出問題。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思考氛圍,鼓勵小學生敢于在教師面前表達自己的想法,從而更加努力地思考問題。教師需要充分尊重學生,并且給予學生充足的思考和提問時間,要耐心地傾聽學生的答案和提出的問題,讓小學生能夠在科學學習中獲得自信;其次,教師需要轉變提問的主體,讓學生主動提出問題。讓學生成為提問的主體可以使得他們更加全面地閱讀教學內容,提升學生思考的主動性。為了保證這一教學方法的有效性,教師可以從兩個方面開展科學教學,一方面,教師可以將設計問題與預習相結合,要求小學生在課前預習時將自己不懂的或者不會的內容設計成問題,在課堂教學前五分鐘讓學生將問題提出來,然后根據教材的順序給問題進行編號并依次進行解決,這樣可以很好地滿足小學生的求知欲望,也能夠有效提升課堂教學質量。例如,在進行《養護鳳仙花》的教學前,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預習教材,然后要求學生結合預習的內容,圍繞自己不會的內容設計問題。此時,部分學生設計的問題會有很多重復和無意義的,對于重復的問題教師可以進行合并,對于無意義的問題教師需要向學生解釋不將其納入課堂中的原因,讓學生感受到自己被教師尊重,這樣能夠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另一方面,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時讓學生結合教師教學的內容提出自己的疑問,教師需要給予學生充分的表達疑問的機會,并且對學生所提的問題進行判定和分析,若是很有意義的問題,教師可以讓全班學生一起思考。
二、結合教學內容創設多樣問題情境
問題情境是培養小學生問題意識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小學科學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創設問題情境進行教學,以此達到利用小學科學教學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目標。首先,教師可以圍繞教學內容與生活的聯系性,以生活情境為背景設計問題情境。科學教學內容與生活的聯系性十分緊密,其中有很多都是一些常見的生活現象,小學階段的學生社會閱歷不足,這也就使他們對于科學知識會有比較強烈的好奇心,此時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圍繞學生生活中常見的好奇點設計生活問題,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思考,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量,達到培養小學生問題意識的目的。例如,在進行“筆芯為什么能夠伸縮”的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將自己的圓珠筆進行拆卸,然后提出“筆芯為什么能夠伸縮?”的問題,讓學生結合圓珠筆的結構尋找能夠伸縮的彈簧,要求學生回答問題。之后再提出“生活中有哪些與彈簧有著類似特點的物品?”等問題引導學生主動回憶自己生活中遇見的物品,以此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其次,教師可以設計游戲問題情境進行教學,結合教學內容設計問題,同時將這些問題通過游戲的方式告知學生,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做到寓教于樂,這樣學生思考的積極性也會更強,也更有利于培養小學生的問題意識。
三、組織多樣實踐活動,激發學生思考興趣
教師除了采取問題情境以及轉變提問主體的方式培養學生問題意識之外,還可以通過組織多樣實踐活動的方式來激發小學生的思考,促使小學生愿意更加主動地思考問題,為小學生全面發展奠定良好的教育基礎。首先,教師可以采取知識競賽的活動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問題意識其實就是要讓學生主動思考問題并且敢于提出問題,這就需要學生具有充足的知識儲備。而且單純地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并且回答這種模式,對于小學生的吸引力不足,很容易使教學效果變差。為此,小學科學教師可以圍繞教學內容設計問題,并且將問題以知識競賽的形式展示出來,以此激發學生的思考興趣;其次,教師可以采取合作探究的學習活動。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有很多教學內容包含實驗,此時教師可以結合不危險的實驗讓學生以組為單位進行探究,并圍繞實驗的內容設計問題,讓學生進行回答,為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提供良好的方向。例如,在進行“自制指南針”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先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并且要求小組學生準備制作指南針需要的物品,在課堂教學時讓學生結合教材嘗試自己制作指南針,并且提出問題:“磁針做好了就是指南針了嗎?怎樣才能夠讓自己制作的指南針指向南北方向?思考是否還有其他材料也可以做指南針?”同時教師需要注意,提出問題只是培養小學生問題意識的一個部分,教師還需要格外關注學生的答案,并且對學生的答案進行科學的評價,這種評價要以鼓勵性評價為主,要讓小學生形成主動回答問題和思考問題的自信心,有了信心,其問題意識才能夠更好地被培養起來。
綜上所述,在小學科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問題意識,需要教師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為此,教師可以轉變提問的主體,引導小學生主動提出問題,這樣可以更為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其次,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圍繞學生的生活設計生活問題情境,結合興趣需要設計游戲問題情境,也可以組織多樣化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從實踐中主動思考,為培養學生問題意識提供推動力;最后,要科學地評價,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引導小學生正確認識自己和科學知識。
注:本文為2020年度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一般課題“小學科學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培養策略的研究”(課題立項號:GS[2020]GHB4510)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周廣強.核心素養下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培養策略[J].智力,2020(25).
[2]孔祥俊.引生提問 以問促學——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J].當代家庭教育,2020(18).
[3]呂紅.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培養的現狀及策略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20.
(責編? 張?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