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曉先
摘? 要:小學階段是人的一生之中較單純、簡單的人生階段,小學生的學習、生活、人格等諸多方面就猶如一張白紙,等著去描繪,去豐富。班主任必須要花費心思研究班級中學生交往行為,指導小學生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本文探討班主任要樹立民主公正的班級管理觀念;要以身作則,塑造好人格形象;要善于做學生的朋友與知己。
關鍵詞:班級管理;人際關系;小學生
小學生心思比較單純,但小學生正好是處于人生最初的起步階段,心性還不穩定,在處事上、與人交往上比較容易出現“想一出是一出”“聽風便是雨”的情況。而學生在學校班級中的生活、學習時間又很長,這樣一來,小學生在處理班級人際關系時極容易面臨諸多問題,如果班主任不及時發現,不及時進行正確的干預,既不利于管理好班級,不利于自身的工作發展,更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所以,班主任必須要花費時間、花費心思去研究學生在班級中的交往行為,指導他們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從而讓他們處理好班級人際關系。
一、班主任要樹立民主公正的班級管理觀念
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之際,在新課標指導之下,班主任首先要學習新理念,在班級管理過程中,要轉變舊式“專制”“一言堂”的觀念,樹立民主公正的新型觀念,要做到平等對待學生,正確認識到教師和學生,以及學生之間在人格和權力上都是平等的,以求做到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不偏心,不專斷。唯有這樣,班主任才能管理好班級,帶好學生,班級里的學生也才真正愿意融入這個班集體里,學生之間才會出現和諧相處,相互包容的局面。
比如,我剛接手一個班時,班里紀律很差,這些小學生經常因為一些諸如“值日生不肯擦黑板”“張三不分零食給李四”等小事鬧矛盾,出現互相謾罵、推搡甚至打架的不良現象。一開始我試圖用班主任權威去壓制他們,但他們依然我行我素。后來,通過觀察、調查、談話,綜合學生的意見,我在班里實行“一周班長”制,首先讓帶頭“挑事”的四個男生抽簽輪流當班長,又收集全體學生的意見,最終全班表決通過“班長守則”。另外,我采納學生合理化的建議,把全班學生分成四個小組,讓小組成員抽簽輪流當組長,同樣定下“組長守則”。就這樣,班長先管好自身,才能去管同學,如果違背“班長守則”,則要受到相應的懲罰;組長管好自身,再去管組員,人人既是組長又是組員,學生高度參與到班級管理中,班風逐漸變好,學生慢慢變得陽光積極向上,學生之間的關系也越來越融洽。
小學生的年齡特征決定了小學生比較“小家子氣”,作為班主任,如果不能公正地處理班級事務,公平對待每一個學生,容易導致班級氛圍變得壓抑,人心渙散,極度影響學生之間的和諧相處,良好的班級人際關系更無從談起了。我們班主任不僅是班級管理的領導者,更應該是班級人際關系的藝術家,要善于傾聽班級里每一個學生的心聲,尊重每一個學生的意愿和利益,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允許學生存在差異性。
二、班主任要以身作則,塑造好人格形象
不同于學科科任老師,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的“家長”,平時跟學生的接觸、相處最多,同時,班主任本身又是班級的其中一個學科老師,可以說,班主任時時、處處影響著學生。從中不難發現,班主任首先要以身作則,嚴于律己,對自己嚴格要求,塑造好自身的人格形象,這樣去教育學生,才能做到“不心虛”,心中有底氣,有自信,才能起到很好的示范性作用,做學生的好榜樣。久而久之,學生會對班主任產生敬仰、信任之情,然后才會去親近班主任,服從班主任的教導,積極主動投入到學習中,相應地,班主任就能帶好班級,教好學生,讓學生與學生、老師之間處好關系,愉悅地度過小學階段。
比如有一次在我的數學課上,一個女生因為“等腰三角形是否只有一條對稱軸”而跟我爭論,女生把等腰三角形看錯成等邊三角形,卻“嘴硬”一直說它有三條對稱軸。我突然覺得很煩躁,當場就拉下了臉,對小女孩發火大聲批評,她被嚇得哭了,用一種畏懼的眼光看著我,其他學生也害怕地看著我。我突然意識到,我的行為給學生帶來了很不好的影響,我身為班主任老師都控制不住情緒,心平氣和地與學生相處的話,又怎么能教導學生去與他人相處呢?后來,我給學生道歉,并對全體學生立下“軍令狀”,學生才由怕轉喜。
小學生心智尚未發育完好,兒童的天性又多頑皮,尤其喜歡模仿別人。如果班主任時時處處能夠以身作則,塑造好自身的人格形象,則會吸引學生去模仿、去學習,這樣在無形中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品德,有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也有利于班主任工作的開展,管理好班級,又為自己處理好班級人際關系增加了籌碼。
三、班主任要善于做學生的朋友與知己
班主任是班級管理的領導者,是班級里學生的“家長”,威嚴不可缺少。然而,如果班主任只注重講威嚴,喜歡用“家長”身份去管理學生的話,極容易引起學生的逆反心理,尤其是小學生正處在心性、態度等不穩定發展階段,這樣不利于班主任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不利于學生的快樂成長。要想做一個好班主任,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等全面發展,班主任要善于做學生的朋友與知己,從近影響學生,讓全班形成友好平和相處的風氣,學生才得以在愉悅輕松的氛圍里學習生活,度過美好的童年時光。
比如,剛接手一個班級,學生很怕我,每次開班會或是提議搞什么班級活動,他們都鴉雀無聲,我很尷尬。后來,我找一個女生談話,她吞吞吐吐地說是我太嚴肅了。而后,我在授課時,開座談會時,時刻提醒自己要保持微笑,用溫和、親切的語氣態度與他們交流;又在組織的諸如“踢毽子”“義賣節”等班級活動里,我也主動加入其中,積極和他們互動,整個班級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同學關系。
總之,小學班主任重要的使命之一,是研究班級中的交往行為,指導小學生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而班主任要處理好班級人際關系,就要樹立民主公正的班級管理觀念,在管理班級過程中以身作則,和學生的心理相容,建立一個民主平等密切的師生關系。
參考文獻:
[1]王潔靜,班集體的形成與班主任的管理策略, 上海師范大學? 碩士 2007-04-01
[2]林莉,柔性管理在小學班級管理中運用的研究,廣西師范大學 碩士? 2017-04-01
[3]何煥蘭,民主管理理念在小學高年級班級管理中的運用研究,? 廣州大學?? 碩士? 2018-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