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凱
摘? 要:深度學習對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來說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運用各種有效學習方式幫助學生達到深度學習的程度,讓他們能夠在學習過程中獲得很好的學習效果,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最終目的,將深度學習運用到小學語文教學中,可以更好地挖掘?qū)W生的潛能,有助于拓展學生的學習思維能力。本文從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如何使用“深度學習”改進教學策略進行探討。
一、深度學習的概念及科學內(nèi)涵
深度學習是一種把知識學習與經(jīng)驗的拓展、思維的發(fā)展、情感價值的建構、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等方面整合起來的學習方式;是一種回歸人的學習本性的整合的學習方式,是在人的大腦內(nèi)形成新的網(wǎng)絡結構的學習。深度學習是一種基于理解的學習方式,是學習者改變被動的學習方式,轉化為主動的學習,它包括了學生對所學內(nèi)容的理解,學生對于知識內(nèi)容體系的構建,對于所學的知識運用以及學生利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問題。深度學習是有效學習的一種方式,它可以幫助學生在語文基礎知識學習的基礎上,不斷地想象創(chuàng)造和發(fā)展,吸引學生投入到深度的學習中,深度學習的有效方式可以有效提升語文課堂的效率。新課程改革以來,語文教學不僅強調(diào)學生讀寫背記的基本能力,更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要想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讓學生通過語文的學習,掌握一種語文邏輯思維能力,更好地將所學到的知識與新知識之間進行聯(lián)系,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深度學習要想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得到有效應用,就需要從多方面結合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開展深度學習的有效方法。
二、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教學改進策略
(一)、開展故事教學
小學生的思想正在發(fā)育當中,心智不成熟,對于一件事的專注能力有限,很容易在課堂受到風吹草動注意力不集中。很多教師為了防止小學生出現(xiàn)走神的情況,很多時候都會嚴厲呵斥,提高聲音,長久以來只會增加學生的恐懼感,當升高年級換成一位溫和的教師時,走神的情況幽會再度出現(xiàn)。想要有效解決小學生上課不認真聽講的情況,用威嚴去壓迫不是根本辦法,相反的,教師合理利用學生的這一特點,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和身心發(fā)展的需求,創(chuàng)設故事情境吸引學生注意力。教師在講解新漢字的時候,運用生動有趣的故事,不僅能夠提升學習效率,還能夠提升學生的主動積極性。比如在學習“滅”字時,可以根據(jù)這個字的外形特點以及包含的意義進行故事情景的創(chuàng)建:小馬和小兔子、小羊是好朋友。在一個晴朗的上午,小馬和小羊一同來到小兔子家做客。小兔子看到兩位好朋友十分開心,立馬去開門迎接兩位,但是灶臺上熱的油卻越燒越猛。好奇的小兔子看到鍋中火苗出現(xiàn)立馬倒入一瓢水,但是火苗卻加大了,小馬見狀立刻將煤氣灶關上,然后把鍋蓋蓋上,火勢一下子就被控制了。小羊在一旁感嘆小馬聰明的腦袋:“原來將鍋蓋蓋上可以將火撲滅呀!”在這樣簡短的小故事中,學生就可以理解“滅”字的含義,并且通過其含義還可以進一步記憶“滅”字的寫法。通過故事情境的創(chuàng)建不僅記憶了漢字,而且了解到了有用的生活常識,為防火安全意識的培養(yǎng)奠定堅實基礎。
(二)、創(chuàng)建生活情境,開展體驗式學習
教師可以在漢字教學中按照漢字的造字原理,利用文字的結構,憑借文字在課文語境中的意思,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易學、易懂、易掌握的學習環(huán)境。把漢字的造型形象化,生動化,故事化。將漢字的演變過程,漢字的造型特點,發(fā)音特點根據(jù)教學經(jīng)驗編寫成小學生易懂的有關漢字小故事、歇后語或者笑話。比如門字的來歷,像“一個雙扇的大門”左右兩邊是門板,上面一點是門上的鎖頭。這樣教漢字能夠?qū)h字表形、表意的特點都生動的表現(xiàn)出來,再降低低年級學生對于學習漢字及其所蘊含的道理的難度。除了形象的比喻之外,教師還可以開展家庭主題活動——《家中一角》,讓學生提前拍攝一張家中的場景,然后在課堂上介紹照片中包含的事物。其中有一位學生在課堂上是這樣介紹的:“這就是我的家中一角,電視柜上的電視是我和爸爸的最愛,我們都有各自喜歡的電視節(jié)目,電視旁邊有一個小豬存錢罐,是去年媽媽送給我的。小豬下面有一個漂亮的墊子,是奶奶親手縫制的。”在這名學生介紹完畢之后,教師可以挑選出其中的幾個還未學習的詞語“電視、存錢罐、墊子”等,通過和事物對照記憶并聯(lián)系實際情景,學生更能夠加深這些詞匯的印象。
(三)、重視表揚和激勵,鼓勵學生主動識字
每個學生都渴望收到大人的表揚和肯定,大人一句贊揚的話,可能就是學生繼續(xù)學習的巨大動力,在小學生的識字教學中也是一樣。教師對學生良好表現(xiàn)的肯定,將是學生努力學習的內(nèi)在推動力。在識字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對學生的表揚和肯定,多對學生進行表揚和肯定,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快樂,學生就能在心理上獲得巨大的滿足,從而調(diào)動學生識字的積極性,更加積極努力地投入到識字的實踐活動中。如學生在生活中認識了教學內(nèi)容以外的漢字時,教師要積極表揚學生,并利用這個事例鼓勵其他學生也發(fā)現(xiàn)生活中識字機會,充分利用現(xiàn)實生活中的機會學習漢字。總之,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基本內(nèi)容,教師要充分調(diào)動學生識字的積極性,引導學生自主識字,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為學生以后的學習和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結語
總而言之,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基礎部分,對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根據(jù)小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有效的教學策略,不斷提高識字教學的有效性,以提升小學生的識字能力,促進小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梁慶容;識字教學初探[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0年11期
[2]梁前剛;對韻文識字教學的幾點建議[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01年01期
[3]梁瑞云;談小學識字教學的一些有效方法[J];新疆石油教育學院學報;2001年02期
*本文系甘肅省定西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20年度課題研究成果,課題名稱《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深度學習”教學改進研究》,課題立項號:DX[2020]GHB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