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仁
摘 要:思維導圖是一種有助于學習的思維工具。它充分發(fā)揮了左右大腦的功能,有效地將圖像思維與抽象思維結合在一起。通過繪制思維導圖,學生可以將分散的知識(例如圖片、單詞和符號)組合在一起,形成一個邏輯清晰且專注的知識網(wǎng)絡。這種學習方式可以使學生積極思考,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并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和創(chuàng)新思維。本文運用案例,分析思維導圖在地理復習中的優(yōu)勢,介紹一種學生復習的新方法,為中學地理教師提供一種新的教學思路。
關鍵詞:思維導圖;地理復習;應用策略
引言:目前,由于諸多因素的制約和教師自身水平的影響,許多地區(qū)的地理教學和課后復習模式仍然很傳統(tǒng),形式過時、吸引力不足、效率低下等,影響了學生吸收地理知識。思維導圖作為一種思維工具,在英國產(chǎn)生,并已廣泛用于學習、記憶、思維和其他領域。將思維導圖應用于中學地理復習教學中,采用直觀的圖形記憶模式,可以有效地傳播學生的思想,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加深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一、思維導圖的應用價值
(一)思維導圖可以使學生更有效地學習知識
思維導圖是對教學內(nèi)容,知識結構和課程關系的高級概括。它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地理知識和復習舊的學習內(nèi)容。同時,思維導圖的形式明顯不同于以前的課堂教學和課后學生復習。它不僅可以用作課后的復習,還可以作為課前的預覽。它不僅可以有效地消除課程中的要點,而且可以通過接觸和發(fā)散提高教學效果。
(二)思維導圖可以使教師更好地掌握課程重點
思維導圖在中學地理教學中的應用可以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由于思維導圖是整個課程的高級摘要,因此教師可以在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同時考慮正面和背面,以更好地掌握課程的重點。教師可以使用思維導圖來擴展不同的知識點,并使用圖像來加深記憶。利用思維導圖展開課程的復習可以明確指向教學目標的關鍵和核心,在教學中具有很強的適用性。
(三)思維導圖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每個學生理解和接受知識的能力差異很大。在學習同一門課程的知識時,有些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和練習就可以掌握它,而有些學生需要在老師的幫助下才能掌握它。由于課后地理復習主要由學生自己完成,因此老師無法將整個課堂都考慮在內(nèi)。此時,可以使用思維導圖,學生可以根據(jù)思維導圖中列出的知識課程的要點迅速找到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并有針對性地查看地理復習的內(nèi)容。
二、思維導圖在地理復習課教學中的主要優(yōu)勢
(一)在地理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無論是學生在課堂上手動繪制思維導圖的反饋,還是下課后使用思維導圖編輯軟件繪制思維導圖的反饋,都表明學生對繪制思維導圖有濃厚的興趣。在基于思維導圖的地理復習課上,他們的思想不容易被固化,他們可以自由地使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來建構知識體系。在此過程中,相對于知識點的機械記憶,圖形記憶顯得更加輕松有趣,使得學生對學習的興趣自然增加。
(二)思維導圖在地理復習中的應用可以提高學生的復習效率
在繪制思維導圖前,學生應該先分清知識點的層級,弄清知識點之間的邏輯關系,此過程是熟悉知識點的過程。繪制思維導圖時,學生可以因為自己的能力對知識產(chǎn)生不同深度的理解。如果他們對知識點更加熟悉,那么將會有更多地知識點可以得到呈現(xiàn)和消化。
(三)思維導圖在地理復習中的應用可以幫助學生建立知識網(wǎng)絡結構
在傳統(tǒng)的復習中,大多數(shù)學生會機械地背誦很多次,很少通過理解來記住知識。思維導圖作為一種直觀的工具,不僅可以展示思維的全過程,還可以使學生認識到知識網(wǎng)絡的構建過程。學生可以清楚地理解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思考得更加清楚,并且可以有條不紊地復習。
(四)思維導圖可以作為地理教學設計的正確輔助手段和地理復習的新途徑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運用思維導圖進行備課。它們只需要根據(jù)層次關系將看似散亂的知識形成一幅具有組織關系的全景圖。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只需要寫一些關鍵詞,而不用花大量時間寫大文章和詳細的教學計劃,從而減輕了教師的工作量。同時,利用思維導圖備課還可以培養(yǎng)教師的發(fā)散思維,因為基于思維導圖的教學設計簡單明了,便于教師在課前熟悉教學計劃。
三、思維導圖在中學地理復習課中的應用策略
(一)利用思維導圖轉換知識的呈現(xiàn)方式
在地理復習的過程中,我們將引導學生梳理課堂上已經(jīng)學習過的地理知識,根據(jù)自己對地理知識的掌握情況,重新繪制思維導圖。例如,在復習“中國人口”的內(nèi)容時,我們先展示我國是否實行計劃生育人口數(shù)量的對比圖和中國人口數(shù)量變化的曲線圖,讓學生更直觀地感受數(shù)據(jù)的變化;然后通過放置餅圖,讓學生記住人口的分布情況,最后改變對比圖、曲線圖、餅圖等的組合,把它們轉換成具有脈絡關系、完整的思維導圖,這樣,知識會更系統(tǒng),學生也能清晰地記住。
(二)加強思維導圖應用過程的優(yōu)化與推廣
思維導圖是課程內(nèi)容的高級摘要,不應太過復雜,要追求簡潔明了。根據(jù)預先設定的教學目標,采用易被學生接受的線性思維方式串聯(lián)知識,使教學思路、課程內(nèi)容盡可能清晰,這將有助于優(yōu)化課程內(nèi)容和教學思路,也使思維導圖的應用推廣更具有可行性。在學習中國河流與湖泊相關課程中,教師應根據(jù)教材制定清晰的思維導圖,并優(yōu)化的知識體系,合理分解外流河的特征、內(nèi)流河的特征、京杭運河以及湖泊的概況,形成知識網(wǎng)絡結構。對河流部分的處理,可以把知識點分解成“分類”“源流概況(水系特征)”“水文特征”“開發(fā)利用”“治理保護”五個方面進行梳理。雖然在梳理的過程中主要依托長江、黃河的知識推進復習過程,但可以通過思維導圖清晰地看到河流的學習通常涉及的五大方面?!八奶卣鳌狈纸獬伤俊⑺?、汛期和枯水期、流量、流速、含沙量、結冰期七個部分后,再加入每個水文特征的影響因素,相較于常規(guī)文字分析更具有條理性、整體脈絡也更清晰,但整體知識容量依然十分龐大,那就很好地提示我們要對知識結構進行優(yōu)化或簡化,可以用不同的色塊或線框等對更為重要的兩量兩期(水量、含沙量、汛期、結冰期)進行強調(diào),這樣既可以讓層次較低的同學抓住學習重點,對知識掌握程度較好的同學也可以完整了解知識結構體系。
(三)注意思維導圖的適用性
隨著我國教育的飛速發(fā)展,思維導圖的應用越來越受到現(xiàn)代教育者的重視。當教師使用思維導圖進行教學時,他們對思維導圖的基本原理沒有深刻的了解,而只是盲目地使用它們,沒有意識到不同的學生群體不能使用相同的思維導圖。
除此之外,在中學地理教學中,思維導圖的應用可以擴展到各個領域和階段,結合地理預備教材、設計課程中要描述的內(nèi)容和知識點,構建要素框架,形成完整的系統(tǒng)結構,然后運用感性思維引入知識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熱情。同時,在地理實踐教學中,我們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和地理教科書使用思維導圖來引入感性思維,并通過總結相關知識要點來構建更完整的結構。諸如中學地理“世界氣候”課程之類的知識結構和系統(tǒng)使學生能夠基于教科書學習氣候類型、分布、特征,了解氣候對生產(chǎn)、生活的影響,因此我們應該為學生繪制思維導圖。如果側重于氣候類型的分類,可以使用樹狀圖,體系結構清晰化;如果側重于氣候分布,就要借助地圖進行落實各個類型氣候的分布位置,樹狀圖就不適用。
(四)中學地理思維構成的預防措施
思維導圖可以將與地理相關的知識要點、課程內(nèi)容鏈接在一起,以改善點、線和面上知識的記憶,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因此,弄清知識點和鏈接文本尤為重要。如果沒有足夠的標記鏈接,學生將承受著直觀學習的壓力,簡單無分類、無區(qū)別的線條連接,不夠準確,無法反映出地理思維構成的完整性。此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花費的時間越多,他們擁有的知識就越多,思維結構就越復雜,老師們可以將思維結構進行簡化和多樣化。讓學生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繪制具有許多知識點的分支以開辟新的水平。這樣,學生既不會忽略重點,也可以給學生明確的方向,減輕學生的視覺學習壓力,從而提高學習效率。例如,西北地區(qū)最重要的自然特征是干旱。干旱氣候的成因是這部分的重點和難點。繪制這樣的思維圖可以幫助學生了解中國西北的地理位置:它位于內(nèi)陸深處、遠離海洋、地形被山脈和高原所阻擋,使從海洋吹來的潮濕空氣難以到達、導致降水減少、氣候干燥。學生可以從思維導圖上看到這種因果關系,從而更容易接受和吸收。他們知道了干旱已經(jīng)影響了該地區(qū)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生產(chǎn)方式只能以畜牧業(yè)為主,以灌溉農(nóng)業(yè)為輔。在教學中突出了自然環(huán)境對人文環(huán)境的影響,形成地理學的思維方式。
(五)使用思維導圖協(xié)助知識整合
中學地理教科書包含許多需要理解的概念。由于大多數(shù)概念并不經(jīng)常在考試中進行測試,因此大多數(shù)學生并不關注這些概念。實際上,所有中學地理知識和規(guī)則都基于地理概念。在建立知識系統(tǒng)的過程中,可以使用思維導圖來優(yōu)化整合知識系統(tǒng)。例如,當老師解釋“緯度和經(jīng)度”課程時,他可以在講授過程中向學生分配一些問題。例如,經(jīng)度和緯度的概念是什么?兩者的長度特征是什么?兩者的形狀特征是什么?有什么不同?在層層遞進的問題的引領下,老師指導學生構建經(jīng)緯度思維導圖,以幫助學生更深入地了解緯度和經(jīng)度的概念。
(六)豐富知識結構體系
思維導圖在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記憶能力方面具有無與倫比的優(yōu)勢。圖形和文本相結合的教學方法更有利于提高地圖識別、想象力和思維等綜合學習能力。思維導圖是一種新的教學方法,更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在學習亞洲氣候相關知識點時,首先組織學生以地理草圖的形式回顧亞洲陸地和海洋的輪廓以及它們在地圖上的空間位置關系,然后利用思維導圖展開亞洲的氣候類型、東西部氣候類型的差異、東西部降水的差異、海陸位置的影響,使學生能夠清楚地了解和系統(tǒng)地吸收亞洲氣候特征的相關內(nèi)容,增強學生對地圖的理解,實現(xiàn)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
結束語
中學地理教師應加強思維導圖實際應用的探索和研究,并繼續(xù)加以完善和完善,以實現(xiàn)思維導圖在中學地理教學中的價值,有效提高思維導圖在地理學科教學中的適用性,增強思維導圖在復習中學地理知識中的輔助作用。
參考文獻
[1]史蓮玲.思維導圖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活動中的運用分析[J].學周刊,2016,(30):137-138.
[2]高八民.用思維導圖提高初中學生數(shù)學思維能力的行動研究[J].西藏教育,2016,(07):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