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強
【摘要】勞動具有綜合育人價值,高職院校開展勞動教育是新時代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人才的需要.勞動教育可以體現出高職教育屬性,完善高職育人體系以及促進高職院校補齊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短板.當前受思想認識,經濟社會發展和勞動教育政策的影響,高職院校開展勞動教育表現出了一些新的特征。同時,高職院校開展勞動教育,會受到外部影響因素和內部影響因素的制約和影響.高職院校應該根據開展勞動教育的現狀,影響因素,從外部和內部兩個方面探尋增強勞動教育育人效能的策略,從而最大化地發揮勞動教育的人才培養效能.
【關鍵詞】學生,思政教育? 勞動育人
一、以勞動教育涵養奮斗精神
奮斗者是最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勞動者素質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發展至關重要。勞動者的知識和才能積累得越多,創造能力就越大。立足新時代,不斷取得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離不開前赴后繼、艱苦卓絕的接續奮斗。高校開展勞動教育,要抓住核心和根本,教育引導學生在勞動實踐過程中去認知、學習,用身體丈量世界,明白“勞動創造美好”的真實價值,在做好每一件小事中培育和踐行艱苦奮斗的精神;要通過勞動教育,奠定崇尚勞動、尊重勞動的態度,確立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的理念;要推動形成勞動最光榮、最崇高、最偉大、最美麗的價值取向,磨礪青年學生奮斗的意志品格,提高奮斗的身心素質。
二、以勞動教育實現全面發展
當前,高職院校的青年學子主體基板上是“00后”,在德智體美勞五個方面,家長對于智育的重視遠遠超過勞育。勞動教育在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中往往被輕視、被淡化、被弱化。多年的教育教學實踐使我們看到,現在的學生,從小嬌生慣養、不善勞作,自理和自立能力較差,同時缺乏組織紀律性、集體觀念和吃苦耐勞的精神,在困難面前往往表現為意志不夠堅定、信心和勇氣不足。
勞動教育效果的高低,關系到學生能否以全新的精神面貌、優良的思想作風。將勞動教育納入教育,極大地增強了學生的組織紀律性和集體觀念,培養了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和不怕困難敢于勝利的作風。
三、以勞動教育打開育人成果
1、將勞動教育納入課表,學校的集中勞動教育雖然教育功效不小,可要想從根本上改變一個人是不可能的,所以這不是勞動教育的全部。切實做好勞動教育需要長期有效開展,形成有規律有模式的時間性質。 輔導員要組織和帶領學生在校內開展。
2、以形式多樣的方法校內開展基礎勞動技能,懂得基本勞動技能,把教室,宿舍,公共區域,樓道等等身邊的基本衛生做扎實,學院派專人進行檢查,成績記入班級的量化綜合評定。
3、校外通過青年志愿者的平臺,讓同學們在自愿報名的基礎上,由學校團委牽頭,去幫助有困難的學生,救助病殘者,參加學校建設,為希望工程捐款,進行社會調查和科學普查工作等。通過地球日”和"環境日”“綠我校園、美我環境”等主題這些活動進一步推動校園文明建設,提高青年學生的思想道德和文明素質增強青年學子的責任感和奉獻意識。
開展勞動教育,可以促使更多的青年學生走出教室、走出宿舍、走到戶外,讓身心得到充分的鍛煉與舒展,進而促進學生體質健康發展。通過勞動類理論課程、志愿服務、社會實踐等一體化勞動教育,可以讓學生學會創造美,欣賞美。因此,高校有效開展勞動教育不僅能夠鍛煉青年學生的體魄,更能讓學生的思想得到改觀,豐富、充實學生的精神生活,提高學生的道德品質和審美情操,進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勞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實現全面發展。
四、以勞動教育鍛造時代新人
加強勞動教育,是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時代新人的內在需要。從宏觀的維度來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根本上要靠勞動、靠勞動者創造,是勞動托起了“中國夢”。當今時代是創新的時代,創新不是憑空想象,而是在艱苦的勞動中創造出來的。因此,培養青年學生樹立勞動光榮的理念,十分迫切而必要。近年來,一些高校青年學生中出現了不珍惜勞動成果、不想勞動、不會勞動的現象,勞動的獨特育人價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視。高校要著力構建具有綜合性、實踐性、開放性、針對性的勞動教育資源矩陣,統籌貫穿學校、家庭與社會的勞動教育力量,將勞動教育與德智體美育相融合,推動建立課程完善、資源豐富、模式多樣、機制健全的勞動教育體系,讓青年學生接受到扎實有效的勞動教育,努力成長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五、以勞動教育創造美好未來
人民創造歷史,勞動開創未來。今天的青年學生就是未來中國的主人翁,他們的勞動情懷強不強、勞動技能高不高、勞動實踐多不多,直接關乎未來。勞動是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根本力量,人世間的美好夢想,只有通過誠實勞動才能實現;發展中的各種難題,只有通過誠實勞動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輝煌,只有通過誠實勞動才能鑄就。正因為勞動創造,我們才有今天的成就,才能迎來廣闊的未來。在民族復興的新時代征程中,高校要通過開展勞動教育,讓青年學生積極涵養勞動精神,爭做奮斗者,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不僅能夠更好地實現出彩人生,更能為民族復興提供澎湃動力。
勞動技術教育與其他學科一樣,都擔負看傳授知識、培養技能和發展能力的任務。但它有獨持的要求,就是學生必須學習有關的生活和生產勞動的知識、技術原理和在智力、能力諸方面培養學生觀察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維力,在此基礎上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
勞動教育具有樹德、增智、強體、育美的綜合育人價值。勞動可以培養青年學生的責任心、意志力,在勞動實踐中經受困難、挫折、甚至挑戰,可以帶來戰勝困難、解決問題、收獲成果的喜悅,增強自信心。勞動是創造的基礎,勞動過程中需要運用各種知識,可以使學生把課堂上學到的書本知識和實際聯系起來,幫助他們增強對書本知識的理解,同時促進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結合
我堅信,只要意識到學生具有創造潛能,不斷激發學生的創造欲望,堅持"教、學、做合一",積極創造條件,勞動課教學將使無數學生創造力迸發出艷麗的火花,而且常開不敗。
[參考文獻]
(1)加強學生科學素質培養的思考和嘗試.王長銀,2004第四屆全國中學化學教學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