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慶紅
【摘 要】 本文的主旨為深入分析生活化教學理念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以期使學生能夠深刻理解歷史背后的教育意義,且能夠學以致用。以文獻探究為理論基礎,通過本文分析可知,應從在教學目標中的應用、在教學語言中的應用、在教學實踐中的應用等幾方面入手,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升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 生活化教學理念? 高中歷史? 應用研究
引言: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生活化教學理念的重要意義已經被廣泛重視。因此,如何有效利用生活化教學理念來提高歷史課堂教學質量,已經成為了當前高中歷史教師普遍關注的重點課題。生活化教學理念有助于加強學生對知識點的把握,培養學生的歷史素養,對于學生的綜合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生活化教學理念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現狀
(一)生活化教學難以順利開展
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無論是教育方還是受教育方,都要受到升學的壓力。從校方角度而言,升學指標才是關乎學校發展的大事,沒有必要把時間浪費在生活化教學上。從學生家長的角度而言,學生只有考得好成績才能上好學校。所以沒有必要去搞花里胡哨的學習法,只有死記硬背才能在考試中取得高分。在這種錯誤的教育思想下,導致生活化教學理念難以順利開展。
(二)對生活化教學缺乏正確認識
很多高中教師由于教學任務繁重,認為自己傳統的教學模式更適應任務重、時間緊的教學現狀。因此,大部分高中歷史教師都對生活化教學理念缺乏正確認識,認為那只是在浪費時間,還是習慣于以板書形式把知識點給學生們標注出來,再讓學生自行記筆記,最后通過死記硬背來完成考試。雖然在某種程度上而言,這種方式能夠提升學生的考試分數,但是不利于對學生能力與素質的培養,對于歷史知識的了解僅局限在考試題中,缺乏完整的知識結構。因此,教師的教學理念需要轉變。
(三)生活化教學理念沒有得到重視
現代社會生活節奏過快,教師每天不是在忙著設計教案,就是在忙著開展教學活動、批改作業;學生每天不是忙著學習各門功課,就是在忙著寫作業,僅有的休閑時間也用在了游戲和社交平臺、追劇上。因此,無論教師還是學生都更愿意用更短的時間去完成考試任務,而不愿意將時間花在知識探究上,導致生活化的教學理念難以得到重視。
二、生活化教學理念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生活化教學理念在教學目標中的應用
在新課改的作用下,我國各科教育的教學目標呈現更加豐富化,不僅要使學生能夠掌握知識點與技能,還要教會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此外,要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進行正確引導。因此,高中歷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采用生活化的教學理念,拉近學生與知識點的關系,使學生能夠在學習教學內容后,產生對生活的感悟。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高一歷史必修 中外歷史綱要(上)》中關于《五四運動與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一節時,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素材,播放一段關于五四運動的小視頻,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由于五四運動的主人翁也是學生,更容易引發學生的共情,有助于學生能深刻地體會五四運動背后的深刻含義。教師無需擔心這種教學模式會耽誤時間,事實上一般這種小視頻大概只有十分鐘左右,通過直觀感受的這十分鐘遠比教師憑空講述二十分鐘更容易被學生理解與接收。
(二)生活化教學理念在教學語言中的應用
在傳統的歷史課堂教學過程中,往往是教師將教學內容講述給學生,處于教師在“說”、學生在“聽”的狀態。這種情況下,很難使學生提高歷史素養。教學語言是“教”與“學”共同的語言,因此,教師應充分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給予學生表達的機會,既可以是師生之間的互相溝通,也可以是生生間的互動討論,要使教學語言呈現生活化,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歷史素養。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高一歷史必修 中外歷史綱要(上)》中關于《秦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一節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如果你是秦始皇,你覺得還有哪些文化需要統一?”或者再延展一些,“如果你是秦始皇,你會采用哪些手段來鞏固政權?”。通過這種提問,可以讓學生結合自身的生活經驗,暢所欲言地表達自己的看法,有助于培養學生主動思考的能力,鍛煉學生的發散思維,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生活化教學理念在教學實踐中的應用
在高中教學課本中,有很多歷史史實都是根據生活中的真實人物事件,通過專業化的歷史語言編著而成的,即是說歷史本身就來自于實際生活,是社會在經過歲月的洗禮以后所凝聚的一個縮影。因此,要想更好地體會歷史學科的思想內容,就要從生活出發,向歷史的根源上去挖掘。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高一歷史必修 中外歷史綱要(上)》中關于《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和人民解放戰爭》這一單元時,教師可以利用社會調查的方式來展開教學實踐活動,以“我身邊的某某某”為主題,讓學生對自己生活的區域展開采訪調查,把目前尚健在的或者已經不在但有家人后代傳承的抗日戰爭英雄或解放戰爭英雄記錄下來,包括其參加的軍隊番號、參與的戰役或者其作出的貢獻等。通過這種方式,既能加深學生對歷史史實的理解,還可以使其充分了解到當前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應該帶著這些革命先輩的歷史使命,更好地去服務社會、回報祖國。
結論:
通過本文的分析與研究,生活化教學理念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有助于使學生對教學內容進一步深化。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幾點相應的策略:在教學目標中的應用、在教學語言中的應用、在教學實踐中的應用等。文中所提的幾點策略,對于提高學生的歷史素養具有積極的促進意義,有助于促進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發展與進步。
參考文獻
[1] 劉小莉.生活化教學理念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分析[J].知識文庫,2020(17):137+139.
[2] 蘇菊香.生活化教學理念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0(57):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