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艷敏
摘要:現階段,在我國新課改的提出下,要求小學語文不能僅注重對于學生知識的掌握能力,還要加強對于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核心素養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是鍛煉學生學習能力并提升學生文學素養的基本內容。因此,這需要小學語文教師要去全面了解學生的心理以及認知特點,通過借助教材內容與課外實踐,運用一系列新的教育教學方法,從而發揮出學生的最大潛力,培養了學生在語言表達、思維邏輯、文學鑒賞等多方面的能力,最終促使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效落實。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語文教學;落實策略
引言
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作為一種全新的教育理念,自頒布以來就受到教育行業的廣泛認可。當下,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量巨大,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既是具有一定現實意義的一項工作,同時也符合當下學生的發展的特點和知識需求,這也體現出了教育的發展的新方向。小學語文作為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思維能力以及文學鑒賞能力的基礎學科,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需要語文教師能夠從教材中進行拓展與延伸,去積極引導學生感受文章魅力,提升語文綜合能力,最終達到提升語文核心素養的目的。
一、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現狀
(一)學生學習興趣低迷
小學階段的學生好奇心重,對于任何學科的學習質量也多由他們的興趣所決定。但由于受到傳統應試教育思想的制約,存在部分教師過于看重學生考試成績的情況,同時教師也沒有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認知水平就展開統一式的教學,導致學生對語文學習興趣逐漸降低。
(二)教學方法單一,形式化嚴重
小學階段的教育是學生掌握基礎理論知識的基礎時期,也是學生養成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及思維的關鍵時期。但是由于小學生思維活躍、好奇心重,如果語文教師仍采用形式化嚴重的傳統教學方式來對學生進行教學,比如讓學生對于課堂內容知識進行死記硬背,將課堂教學過程按照識字教學、課文講授、復習總結來進行,這并不符合當下的教育要求,并且也很難保證課堂教學效率,還會對于學生的成長造成一定的影響。
(三)部分教師專業素養有待提升
現階段,還存在部分語文教師過于守舊,一直沿用傳統的教學理念,缺乏對于教學方法的創新,并且在很多與新課程結合和應用中的研究只是停留在表面,沒有進行具體的實踐教學,這些都是影響教師專業素養的重要因素,從而阻礙了對于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
二、基于核心素養導向的小學語文教學策略
(一)依托文本教學,培養語言能力
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其中一項重要任務就是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而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首先需要教師要以教材當中的文章為基礎,在引導學生學習詞語、段落、感受思想及表達技巧的同時,去時常鍛煉學生的口語交流能力。例如,在教學《富饒的西沙群島》這篇文章時,為了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師通過利用文章中的“西沙群島一帶海水五光十色,瑰麗無比:有深藍的,淡藍的,淺綠的,杏黃的。”等內容,帶領學生有感情的朗讀,學習其中對于字、詞及技巧的運用。同時教師可以以此為話題,讓同學們展開交流討論,比如“同學們都去過哪些景區,可以小組內討論”,然后對于學生的選擇的范圍不進行過多的限制,讓學生在交流中激發起口語表達興趣。
(二)借助課外閱讀,促進思維發展
發散性思維對于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也尤為關鍵,而在培養學生語文發散性思維的過程中,首先需要結合教材內容進行教學,這其中教師可以借助一些課外閱讀的豐富素材,來引導學生在涉獵一些題材類型廣泛、內容豐富、思想情感的文學作品,從而體會不同作者的思維方式和文章結構。另外,教師在引導過程中要處理好文章與實際生活的結合,在分析和理解的過程中實現語文思維的不斷拓展。例如,在學習《總也倒不了的老屋》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分角色來進行這篇文章的閱讀,要求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要融入自己的情感,將其中不同動物在老屋中的語氣及神態表達出來。同時,為了鍛煉學生的語文思維,教師可以給學生推薦一些課外讀物,如《天方夜譚》、《格林童話》等童話故事書。學生通過閱讀這些不同主題風格的童話故事,有效拓寬了文學視野,增加了知識儲備,同時也通過將這些文章進行分析和對比,總結出各自的特色和優勢,這也是對自己文學思維鍛煉和培養的有效過程。
(三)強調學生參與,增強核心素養
在新課改的要求下,教師要改變自身在課堂中的角色定位,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作用,教師做好引導工作,將學生作為整個學習活動的中心,去培養學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學習能力,從而加強對于學生核心素養和綜合能力培養。在實際的教學當中,教師要處理好師生間的關系,多與學生進行平等的交流與互動,從而營造一個輕松的課堂氣氛;同時,教師可以利用一些多媒體信息手段創設一個新型的教學情境,去充分發揮學生的思維能力;另外,教師可以將教學形式豐富化,加強學生對于實際生活的體驗,強調學生的參與感,也調動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例如,在教學《大自然的聲音》這篇文章時,教師就可以先給學生播放一些大自然中各類小動物所發出的聲音,讓學生進行猜想與交流,然后在學生閱讀完文章后,讓同學積極發表自己在大自然中所聽見過得一些“不一樣”的聲音。通過學生的積極發言與交流,學生成為了課堂的主體,這對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有著很大幫助,這也是落實語文核心素養的有效方式。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實踐中,語文教師應該重視起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將核心素養理念落實到教學當中的每個細節當中,并且積極創新教學形式,提高語文教學的導向性和目標性,培養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促進小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敏雪. 數學教學目標在中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7.
[2]楊蕾. ADDIE模型在小學語文低段單元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西南大學,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