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潔 顧芳
【摘 要】目的:探討無縫隙急救護理模式在急診創傷護理中的應用。方法:將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80例急診創傷患者,數字表隨機法分兩組。常規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實施無縫隙急救護理。比較兩組護理前和護理后APACHEⅡ評分、成功救治率、搶救時間。結果:觀察組APACHEⅡ評分、成功救治率、搶救時間和常規組比較,存在顯著差異(P<0.05)。結論:急診創傷患者實施無縫隙急救護理可改善預后,縮短搶救時間,提高成功救治率。
【關鍵詞】無縫隙急救護理模式;急診創傷護理;應用效果
近幾年來,社會突發事件和交通事故頻發,創傷已成為導致人類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外傷可累及全身多個器官,因此其死亡率和致殘率均較高。沒有及時救治會直接導致病人的死亡。通常需要多科會診、聯合手術進行臨床搶救治療,但專科治療的搶救成功率偏低。無縫急救護理模式是一種新的護理模式,它既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急救成功率,又能為病人贏得更多的救治時間。無縫隙急救護理管理是一種多部門協作的搶救模式,能對急診病人迅速做出反應,優化搶救流程,最小化搶救時間,使病人在最短時間內得到最有效的搶救,提高搶救成功率[1]。本文對無縫急救護理模式在急診創傷護理中的應用進行了探討,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我院80例急診創傷患者,數字表隨機法分兩組。每組例數40。觀察組,男28例,女12例,年齡21歲~76歲,平均年齡(45.21±2.12)歲。常規組,男27例,女13例,年齡21歲~75歲,平均年齡(45.56±2.41)歲。兩組樣本比較顯示(P>0.05)。
1.2 方法
常規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實施無縫隙急救護理。(1)實施無縫搶救護理;一是建立管理體制與管理模式,明確新模式下護理崗位與管理體制;緊急情況發生后,急救中心應立即對病人的傷情進行評估,并及時與急診部門聯系,詳細報告病人的病情。急診護理人員應在第一時間通知當班醫生,并根據病人情況協調多個科室進行會診和治療。備有搶救室、搶救設備和搶救藥品,并做好相應的搶救準備。(2)啟動現場應急預案,進行分診,做好院前無縫銜接。護理人員按順序對病人進行檢查:呼吸道-呼吸頻率-是否有明顯出血-血壓,脈搏-意識反應,根據檢查結果判斷病人的病情,護士根據病人受傷情況進行針對性治療。(3)急診護理模式:保持呼吸道通暢,兩脈通暢,密切監測并記錄病人生命體征。全職護理員根據醫囑調配藥品,備齊搶救物資,完善搶救記錄,協助醫生對病人進行影像檢查。(4)手術室和 ICU創傷嚴重的病人:應送到 ICU或手術室,以縮短搶救和手術時間。(5)與120急救中心加強合作,了解病人的基本情況及現場搶救情況,及時通知急診科做好搶救準備,爭取最佳的搶救時機。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護理前和護理后APACHE II 評分、成功救治率、搶救時間。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4.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APACHEⅡ評分
護理前兩組APACHEⅡ比較(P>0.05),而護理后觀察組APACHEⅡ評分優化程度大于常規組優化的程度(P<0.05),見表1。
2.2 成功救治率
觀察組的成功救治率比常規組高(P<0.05)。觀察組的成功救治率是97.50%,而常規組的成功救治率是80.00%。
2.3 搶救時間
觀察組搶救時間(65.33±4.45)min短于常規組(85.12±4.24)min(P<0.05)。
外傷是一種急癥,在急癥醫院中占很大比例。根據有關醫學統計,嚴重創傷的發生率逐年增加,死亡率和致殘率居高不下,嚴重威脅著患者的生命。外傷病人損傷突然,疼痛程度高,可引起身體強烈的應激反應,影響水電解質平衡,甚至可能引發各種心血管事件。另外,由于患者受傷時所處的環境不固定,在惡劣的環境下會造成傷口污染,增加了搶救的難度,所以要提高搶救效果[2]。
對嚴重創傷的病人,傷后1小時內死亡的可能性較高,而傳統的搶救模式多是由急診醫生在完成基本檢查后,對損傷程度進行評定,咨詢相關專家,再進行救治。盡管也采用了多部門協作管理,但是缺乏連續性,病人在各個搶救環節浪費時間過多,死亡率也過高[3]。在創傷急救護理中采用無縫隙急救護理,可大大提高病人的救治效率,使病人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接受相應的檢查和治療,所有的治療工作都是以病人為中心,以搶救成功率為最終目標,提高病人的存活率,實行無縫隙急救護理模式,需要醫院的多個科室協同配合,制定適當的急救措施,以保證病人的救治效果[4]。
該研究的成果顯示觀察組APACHEⅡ評分、成功救治率、搶救時間和常規組比較,存在顯著差異(P<0.05)。
綜上所述,急診創傷患者實施無縫隙急救護理可改善預后,縮短搶救時間,提高成功救治率。
參考文獻
[1] 蓋納,董青苗.無縫隙急救護理模式在急診創傷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社區醫師,2021,37(4):115-116.
[2] 余紅平.無縫隙急救護理模式在急診創傷護理中的應用價值研究[J].當代護士(下旬刊),2020,27(9):112-114.
[3] 李晶.無縫隙急救護理模式在急診創傷護理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20,5(7):62.
[4] 武曉攀,王浩.探析無縫隙急救護理在急診創傷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智慧健康,2020,6(4):132-13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