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玉偉 趙霞 宋莉莎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實施,如何最大程度的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也就成為了一個十分重要的課題。它要求了教師在日常教學的過程當中不僅要教授學生學科知識,更應該在教學的過程當中加強對于德育的滲透,從而提升學校生的道德素養,使得學生能夠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學校體育課程作為學校學習階段的一門重要課程,在日常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如何在教授學校生體育知識的同時加強德育的滲透,以培養學校生良好的道德素養也就成為了一個重要的課題,這也是本文研究的目的所在。本文的研究通過文獻法和訪談法,詳細的分析了學校體育教學德育滲透中所存在的問題,如體育教師德育意識淡薄、德育滲透方法缺乏科學性、不能對德育元素進行充分的挖掘。結合教師教學的現狀,提出了相對應的解決對策,如提高體育教師對德育教育的重視程度,探索完善的德育滲透方法,并加強對于德育元素的挖掘。這對于進一步提高學校體育教學中德育滲透的有效性都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學校體育;教學;德育滲透
引言
體育課程作為學校階段的一門重要課程,其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提高學生的反應能力。同時在體育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也應采用合理的方式對于學校生進行道德滲透,從而提高學生的道德觀念。使得學生能夠養成團結、協作、友愛、勇敢、堅韌等良好品質。但就目前而言,在學校體育教學的過程當中,大多體育教師并沒有采取有效的教學方式來培養學生的道德意識,同時也沒有結合內容創新更多的教學形式。這也使得在學校體育教學過程當中,學生的道德意識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因此為積極的提高學校體育教師的教學效果,促使體育教師能夠在以后日常教學的過程當中采用合理的方法來對于學生進行德育滲透,提高學生的品德也就成為了一個十分重要的課題,這也是本文研究的初衷。
1.學校德育的內容
1.1基本的道德品質、品格教育
基本的道德品質是學生在日常生活學習過程當中所應具備的基本的一些行為規范和價值觀念,包括在與他人交往時應誠實、團結、友愛、善良、有禮貌,在遇到困難時應勇敢、堅強等。
1.2基本的文明、守紀教育
學生在日常生活學習的過程當中,不僅應遵守社會規范以及相關的法律法規,更應該遵守學校的規章管理制度。包括不遲到、不早退、見到老師問好。在日常生活中團結同學、尊敬老師、愛護公物與花草等。
1.3愛國主義教育
學生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與接班人,學生的價值觀念如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是否能夠對于祖國產生愛護之情。因此在對學生進行德育的過程當中,應著重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通過對于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使得學生能夠認識到祖國的偉大。也正是有了祖國的強盛,才有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如在對于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時,通過向學生講述紅色故事,讓學生認識到如今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讓學生會唱國歌、尊敬國旗等。
1.4集體主義教育
集體主義教育主要是通過向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觀念。使得學生在日常生活學習的過程當中能夠熱愛集體、團結協作、關心同學、遵守紀律。以集體主義利益為重,努力為集體的榮譽而奮斗。
2.學校體育教學中德育滲透存在的問題
2.1體育教師德育意識淡薄
雖然大多教師都能夠認識到在學校體育教學過程當中對于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但仍舊有部分體育教師沒有提高對于德育教育的重視。其認為作為一名體育教師,只要做好自己的教學工作就可以了。道德教育是道德與法治教師以及班主任的工作,與自己無關。也正是這種狹隘的認知,使得部分體育教師在日常教學的過程當中,只針對自己的教學課程內容來進行教學,沒有或鮮少涉及的道德教育方面的知識。這也使得這部分體育教師在日常備課或者教學的過程當中,單純的以教學大綱上的教學任務為教學目標。在教學設計的過程當中,完全沒有或較少涉及有關德育的相關元素,進而使得學生在學校體育課程學習的過程當中喪失了接受道德教育的機會,進而不能夠最大程度的提高學生道德水平。
2.2德育滲透方法缺乏科學性
在學校體育課程教學的過程當中,要最大程度的提高德育的有效性,教師就應該根據所教授的內容,結合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和規律,采取合理的教學方式,只有這樣才能夠最大程度的提高學生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就目前而言,大多體育教師在對于學生進行德育的過程當中方式方法較為單一,沒有采取科學性的滲透方法,從而導致了德育的有效性不高。如在學校體育教學的過程當中,往往只是理論性的對于學生進行德育方面的灌輸,沒有在實際的活動中讓學生動起來。無法在運動中對于學生進行德育滲透,進而使得學生無法深刻地認識到德育的內涵。加之受到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部分地區沒有形成在學校體育教學過程當中對于學生進行德育滲透的氛圍。在人力、物力、財力的配置方面較為薄弱,缺乏德育滲透的載體,這都成為了影響德育教育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2.3不能對德育元素進行充分挖掘
學校體育教材中存在著很多的隱性德育內容,這也要求了教師在設計教案的過程中,應結合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和規律,對于這些潛在的德育元素進行充分的挖掘,并在課堂中通過合理的方式教授給學生。這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德育意識,潛移默化的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但就目前而言,部分教師由于存在狹隘的德育認知。在日常教學的過程當中,以教授體育技能為主,忽視了對于學生進行德育元素的挖掘和滲透,這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德育滲透的有效性。如在引導學生進行籃球或足球活動時,需要讓學生能夠認識到團體配合的重要性。但部分教師在引導時卻過于注重讓學生鍛煉自身的能力,忽視了團體配合,使得學生容易在球場上單打獨斗,這都不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德育意識。使得學生不能夠對于集體主義產生根本性的認知,缺乏了團結配合,也導致這些團體體育活動失去了本來的意義。
3.學校體育教學中德育滲透的有效策略
3.1提高體育教師對德育意識的重視
要最大程度的提高學校體育教學過程當中對于德育的滲透效果,以提高學生的德育意識,就要加強教師對對于德育教育的重視程度。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夠在體育課程教學的過程當中,采取合理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進而提高教學效果。要提高學校體育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當中對于德育教育的重視,學校應創設良好的德育氛圍。在日常運營的過程當中,對于學校體育教師進行培訓,使得教師能夠認識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真正的將德育實施在學校教學過程當中的方方面面。運用多種渠道、多種方式對于學校體育教師進行德育教育方面的培訓,進而使得學校體育教師能夠認識到德育教育對于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性,這才能夠使得學校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的過程當中能夠產生一定的德育滲透意識。
如學校可通過培訓課、研討會、經驗交流會、演講等來向學校體育教師進行培訓,使得學校體育教師能夠認識到在體育課程教學過程當中對于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以提高教師的重視程度。當然學校也應創設合理的契機,引導教師之間就德育教育的一些經驗、技巧方面進行充分的溝通和交流。通過借鑒一些優秀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當中德育滲透的一些方法和經驗,進而豐富教師德育教育的方法和策略,這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德育教育的有效性。總之隨著新課改的實施,在學校體育教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不僅僅要教授學生體育知識,更應該以體育課程為載體,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綜合素養的全面發展。只有教師加強了對于學生德育的重視,才能夠為體育教學過程當中采取合理的德育方式打下基礎。
3.2探索完善的德育滲透方法
最大程度地提高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學校體育教師在體育課程教學的過程當中就應該基于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和規律,實施合理的德育滲透方法。
3.2.1言傳身教法
由于學生身心發展特點規律的影響,這一階段的學生具備較強的模仿能力。日常生活學習的過程當中,其會通過模仿家長或教師的一些行為來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老師在學生心中有著崇高的形象,大多學生會在上課的過程當中對于教師的行為進行仔細的觀察,并在日常生活當中進行模仿。因此要最大程度的提高學生的德育意識,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當中應注重言傳身教,優化自身的形象,以良好的人格魅力來影響學生,從而提高學生的德育意識。如在學校體育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應在言談舉止、行為處事等方面給學生做好良好的示范,通過耳濡目染以達到德育滲透的效果。如在體育課站隊時,要使得學生能夠立正站好,教師首先要做出良好的示范,包括挺胸、抬頭、提臀。通過示范以為學生做好良好的表率。
3.2.2游戲競賽法
游戲對于學生有著天然的吸引力,因此在學校體育課程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應積極的應用游戲的方式來對于學生進行德育,這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如在團體跳繩的過程當中,教師可將學生進行分組,每三人一組,兩人各持繩子的兩端進行甩繩,有一名同學在中間跳。對于各組進行比賽,看哪組跳的次數最多。對于跳的次數最多的小組,每名同學分別獎勵一朵小紅花。也正是這一簡單的小游戲,都能夠激發學生跳繩的積極性。在這一過程當中,同學們通過協作配合共同完成跳繩過程,不僅提升了學生的身體素質,同時也能夠使得學生認識到協作的重要性,這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團體意識。培養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提升了同學們之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也引導學生能夠正確對待游戲的結果。敗不餒,勝不驕。引導學生能夠用平常心來看待日常生活學習中的勝負問題,這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養成正確的價值觀念。
3.2.3榜樣激勵法
在學校體育課程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也應積極的采用榜樣激勵法。通過榜樣的力量來使得學生能夠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進而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如在學生練習跑步的過程當中,有些學生因為身體素質、意志力等相關因素的影響會堅持不下來,這時教師可向學生介紹我國著名田徑選手張培萌、蘇炳添等勤奮刻苦訓練的事跡。正是他們在訓練的過程當中付出了更多的努力,才能夠為祖國贏得了榮譽。也正是通過向學生介紹這些榜樣的事跡,都能夠提高學生的內生動力,使得學生能夠形成堅毅的體育品性,在訓練的過程當中不怕苦不、怕累,這對于提高學生的意志力也都能夠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這些榜樣產生的感染力無形當中提高了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
3.3加強對于德育元素的挖掘
在學校體育課程當中,由于教師大多都是教授學生一些體育素養的內容,因此能夠真正的與思想政治教育聯系起來的內容并不多。這也要求了教師應對于所教授的內容進行深入的挖掘,將一些內容與思想政治教育結合起來,進而在教授這些體育內容的同時提升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這對于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念都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與保障。如在長跑的體育項目中,部分同學會因為體力不支而堅持不下去。這時教師可在旁加油鼓勁,不能半途而廢,只有堅持才能夠獲得比賽的勝利,只有認真的將全程跑完,才能夠挑戰自己。也正是教師的鼓勵,從而使得學生能夠樹立戰勝困難的勇氣,這對于培養學生的意志力都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在學校體育課程中也經常會組織籃球比賽、足球比賽等活動,在這團體比賽活動中,教師通過對于學生進行引導,使得學生能夠認識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認識到無論是在籃球比賽中還是足球比賽中,只有重視團隊協作,在教師的引導下打好戰術配合,才能夠最終獲得比賽的勝利。在這種活動中,通過教師的引導和講解都能夠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使得學生在以后的成長過程當中能夠形成團體協作意識,這對于培養學生重視團隊協作的良好品性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結論
總之作為一名學校體育教師,在日常教學的過程當中,不僅要教授學生體育知識,更應該在體育教學的過程當中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意識,提高學生的道德責任感,使得學生能夠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通過本文的研究可以發現在學校體育教師日常教學的過程當中德育效果不高,主要表現在體育教師德育意識淡薄、德育滲透方法缺乏科學性、不能對德育元素進行充分的挖掘。因此為最大程度地提高學校體育教學中德育滲透的有效性,在日常教學的過程當中應進一步提高體育教師對德育教育的重視程度,探索完善的德育滲透方法,并加強對于德育元素的挖掘。只有這樣才能夠提高體育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當中對于學生進行道德教育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卓曉雷.淺談思想品德教育融入小學體育教學的路徑[J].求知導刊,2020(38):89-90.
[2]劉凱旋.在小學體育教學中融入德育的路徑探析[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0(10):105.
[3]劉俞玲.小學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的策略分析[J].新課程,2020(34):236.
[4]吳紹輝.基于“立德樹人”的小學體育德育教學方法探究[J].考試周刊,2020(70):118-119.
[5]龔向軍.小學體育教學中德育滲透的研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08):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