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雙芬
摘要:小學語文教師要讓更多的小學生養成閱讀的習慣,尤其要認真地閱讀課外書,豐富學識,開拓視野,增長語文素養,讓自己行走在正確的語文學習道路上。教師不但要讓學生形成課外閱讀的意識和習慣,同時應該將正確的閱讀方法和策略帶給學生,由此令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得到更大程度的提高。教師要創設出更為和諧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克服惰性,以孜孜不倦的態度去閱讀大量的文學作品,從中提煉出供養自己的文學養分。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教學策略;模式探究;影響分析
當下的小學生生活在了一個信息時代,在生活中被互聯網極大地改變了自身的生活方式。然而當碎片化的信息淹沒了小學生時,所顯現而出的弊端就日益明顯。教師要對此提出更加富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令學生在課外認真地閱讀不同的高水平的文學作品,增加自己的文學基因。小學生在完成課外閱讀任務時,需要得到教師的指引、提點和幫助,使學生能提高閱讀的成效,吸收到更多的文學知識和文化常識。在符合現實需要的同時,教師可以構建起讀書交流會。
一、讓學生熱愛讀書
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于學生能夠產生極為顯著的積極作用。小學生如果試圖取得更好的語文學習成績,僅僅在課內努力是不夠的,更應該在課外認真地閱讀不同的書籍,感受到世界的精彩和浩瀚,消除以往的刻板心理[1]。教師須通過閱讀教學激活學生的語文思維。每一個小學生的閱讀心理和志趣都是不同的,教師為此要充分地結合學生的思維模式和學習模式去幫助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讀本,使其能轉化心態,從以往的刻板的、應付的、懈怠的思維模式之中掙脫而出,尋找到更為合理的閱讀模式。熱愛理應是發自內心的,通過真心的喜愛消除以往存在的根深蒂固的偏見,教師要讓學生熱愛讀書,繼而讓學生在完成相關的閱讀任務時能更加從容。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也是人類在發展過程中最為重要的精神載體。小學生要在教師的幫助下,把對于讀書的熱愛深深地融入心底,并且通過身體力行地努力去捍衛自己的熱愛,在讀書中孕育著生命的精彩和豐厚。讀書能以舒緩的節奏去改變學生的內在氣質,同時讓學生能通過閱讀去凈化生命,感悟到一種純凈和純粹。
二、將提高讀書效率方法傳輸給學生
讀書是講究方法的,如果學生不能掌握到正確的方法,必然在遇到的過程中事倍功半。教師要賦予學生以閱讀層面的方法、策略和智慧,使其能走在正確的閱讀道路上。教師要用深入淺出的閱讀方法去牽引學生加以閱讀,并且讓學生在跟隨著教師閱讀不同的課外書時都能吸收到更多的精神養分。小學生如果在學習課程、汲取知識時,往往是用瞬時記憶去收納知識。浮躁的、懈怠的、萎靡的時代氛圍下,求學者也變得急功近利,似乎只要自己翻看書,即便不花費很多的時間和心血也能收獲知識和智慧,這顯然是危險的訊號。當然,對于小學生而言,也存在著思維和學習的障礙,如果教師能使用富有針對性的教學模式去幫助學生完成閱讀任務,自然能讓學生更有效率地吸納讀物中的不同精神養分,不斷地提高閱讀的成效,繼而提升閱讀的自信心。
從中國學術史上的文學大家的成長經歷可以分析得出:那些令人欽佩的學者,都有著極為強大的“童子功”。簡言之,就是在學習的初始階段就應該打下極為扎實的基本功。小學生不能抱著的得過且過的意識和思想去完成日常的讀書學習,那意味著學生的表現將不會令人滿意。教師應該幫助學生找到思維的理論,用相對理性、相對客觀的思維模式去處理閱讀問題,讓學生通過閱讀更好地認識到本人的不足和瓶頸,并且能提高審美的品味和遴選的能力,用卓越的學習能力閱讀文學精品,并且在閱讀文學精品時,對于他人的美好品格加以學習。教師可以傳輸給學生故事復述法、人物小傳寫作法、卡片指引法在內的等等方法去完成相關的學習任務,并且在學習完畢相關的文獻著作后,成為更為出色的人,給漫長的語文生涯奠定一個良好的開篇。
三、擇機開展讀書交流座談會
被譽為“亞圣”的、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的孟子曾說:獨學而無友則孤陋寡聞。出色的學生都懂得和自己的好友共同學習、彼此學習、共同努力,由此實現彼此的共同進步。當下的學生缺乏這種合作意識和共同進取的精神。這顯然是不利于學生發展和進步的。教師要在課外閱讀中放松對于推薦書目的管控力度,換言之,學生可以結合自身的需要、能力和閱讀喜好去選擇適合自己的讀本,并且能在閱讀的同時,增強自己的文學鑒別能力。教師要幫助學生養成這樣的觀念:小學生不能抱著獨孤求敗的態度去閱讀,而是要在彼此學習、彼此幫助的同時,讓各自的朗讀能力都能得到進步。教師可以為了學生及時開啟不同的閱讀研討會,讓學生能在交流會上不斷地分享自身的閱讀方法、閱讀心得和閱讀收獲。教師要試著構建起活躍的、松弛的交流氛圍,讓學生感受不到壓力。
小學語文教師要讓學生懂得“課外閱讀占據全部的語文學習的七成”。因此,志存高遠的學生務必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完成課外閱讀,結合自身的閱讀興趣和喜好,選擇到適合自己的、有營養的讀本,在閱讀的同時,萃取內在的營養,在完成讀書交流活動的過程中,又能以勇敢真誠的態度去呈現自己的觀念,在得到外部的共鳴之聲或者反對之聲的同時,自己的頭腦之中也能產生對于不同的讀本的更加深刻的領悟。教師要運用智慧去幫助學生閱讀能力的升華。
參考文獻:
[1] 張菊寶.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指導策略探析[J].科教文匯(中旬刊),2007,10:95-96.
[2] 茍煥煥.試析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指導[J].學周刊,2005,0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