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正理
摘要:班主任工作復雜而繁瑣,具體做法和措施也多種多樣,要做好著實不易。而激勵管理卻是對學生進行管理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而對于農村中小學的班級管理來說,班級管理工作不僅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在對班級的管理中,不僅要看到學生的缺點,還要包容學生的缺點。在對學生的日常管理中,教師不能夠只是對學生簡單地粗暴批評,更需要看到學生的優(yōu)點,對他們多多鼓勵,通過激勵措施,鼓勵學生向上。激勵措施在班級管理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此項措施的實行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潛在能力,使學生在被認同的愉悅感中更好地發(fā)展。
關鍵詞:農村中小學;班級管理;激勵策略
作為學校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班級管理是實現(xiàn)教育現(xiàn)代化改革和促進學生全面成長的關鍵。但是,雖然新課程改革的不斷的推進大事應試教育的,根本并沒有改變受應試教育的影響,班級管理仍然著重于文化學習的建設和班級制度的輔助。這種管理模式難以與中小學生的心理特點相契合,不僅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也不利于學生良好心理品質的發(fā)展。而激勵策略作為現(xiàn)階段班級管理主要的教學理念之一,能夠有效的實現(xiàn)教書育人的基本目標,也是班級管理柔性化的重要體現(xiàn)。基于此,教師要著重于激勵策略的應用,在保障班級管理科學性、全面性的同時也有效的促進學生全面成長。
一、分享喜悅,在表彰中激勵
對于農村中小學班級管理來說,激勵策略的實施能夠更好的實現(xiàn)教學的引導性,促使學生自主管理班級和自主學習,進而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成長。而對于中小學生來說,獲得他人的肯定與贊美,是他們共同的心理需要,而這種心理需要一旦得到滿足,便會促使學生積極的參與到學習當中來,去增強學習自信心,也提高其學習的主動性。因此教師要把握好表揚的導向與促進作用,通過表揚的方式激勵學生成長。
首先,教師要為每一個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表現(xiàn)自我的機會,例如在課堂教學時,教師就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讓學生表達自我。在此之后,教師要對學生的回答進行充分的肯定,并且表揚學生積極回答問題的優(yōu)良品質。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充分的表現(xiàn)自己,也能夠從回答問題中體會成功的喜悅,進而增強其學習的積極性。之后,教師要關注于學生的成長,例如學生學習成績有所提高,教師就要給予及時的表揚。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從而能夠使其再接再厲。最后,教師要著眼于學生未來的發(fā)展目標,例如讓學生制定學習計劃,若學生能夠按照學習計劃進行學習,教師就要給予一定的表揚。例如持之以恒的肯定學生的勤奮努力。通過這樣的方式,有助于學生形成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和奮進的精神品格。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做讓學生體會到教師對自身努力的肯定,進而提高其學習積極性。
二、做好反思,在榜樣中激勵
榜樣是根據學生關于模仿的心理特點而樹立起來的一面旗幟,相比較于其他的說服教育來說,能夠促使學生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從而以榜樣鼓舞學生、鞭策學生,激發(fā)起學生模仿與追趕的愿望。而要想在班級管理中充分的落實激勵策略這一教學理念,教師就必須以榜樣為輔助,既做好榜樣的激勵,也能夠使其在榜樣的引導下反思。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夠讓學生把握自身的不足,還能夠以榜樣為學習的主要目標,促進其成長。
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延伸教學資源,通過網絡的延伸性為學生樹立多個榜樣。例如通過多媒體視頻的方式為學生播放雷鋒、焦裕祿、鄧稼先、錢學森等人物。通過關于其生平介紹和光榮事跡的講述,為學生樹立一個榜樣。既能夠培養(yǎng)學生愛國主義精神,也能夠使其把握教育資源的深刻內涵,促進其身心健康成長。在此之后,教師可以開展班級中榜樣的導向作用,例如評選班級中的三好學生,并以此為榜樣,號召學生向其學習。通過這樣的方式,充分的發(fā)揮榜樣的導向作用。最后,教師要讓學生根據榜樣的所作所為進行自我反思,使其能夠在反思中成長。
三、全員參與,在競爭中激勵
在班級管理的過程重要想更立體的構建一個有效的激勵教學機制,就必須將競爭作為激勵的主要內容。因為對于中小學生來說,他們對學習的認知還不夠充分,在學習時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這就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較為散漫,沒有積極向上的動力。而競爭是促進學生進步和激發(fā)其積極向上的關鍵點,也是激勵策略落實的主要途徑。針對此,教師要制定一個科學的量化標準,在量化制度中引導學生競爭,使全員參與到班級管理和學習當中來。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能夠為其設置科學合理的目標,促進其自主成長。
要想做好競爭激勵,教師就要為學生制定一些切實可行的目標。例如根據學生的學習進度設置一些學習目標,或者根據班級氛圍和班級制度設置一些紀律目標、衛(wèi)生目標等。通過設置切實可行的奮斗目標,能夠有效的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之后,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行為表現(xiàn)和目標的完成情況進行評分,通過這樣的方式做好制度的量化管理,更好的增強學生競爭意識。最后,教師要定期開展分數(shù)評比活動。在這其中教師要開展生生互評的活動方式,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讓班級內所有學生都參與到評分和競爭當中來實現(xiàn)教學的全面性,也更好的提高學生的競爭意識,進而實現(xiàn)學生的自主成長。
總而言之,教師要充分的意識到班級管理對中小學生成長的價值與意義,并且能夠積極的轉變傳統(tǒng)的管理和教育理念,以現(xiàn)代教育的發(fā)展特點為核心,不斷的研究與探索全新的班級管理方法,真正的履行自身教學的職責,既班級管理好,也把學生教育好。與此同時,也要著重于激勵機制的建設和激勵策略的落實,進而創(chuàng)建優(yōu)秀的班集體,為農村中小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學習平臺,進而為社會輸送全面發(fā)展的優(yōu)質人才。
參考文獻:
[1]楊強強. 讓激勵成為進步的動力——班級管理中激勵策略的多元思考[J]. 科學大眾(科學教育), 2018(04):5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