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菡
摘 要:就教師的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效果而言,初中班主任是首要的負責人。家長也主要是通過班主任來了解學生在班級里的具體情況。因此班主任對于班級管理而言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主要分析當前初中班主任管理班級的模式及其影響,并給出班級管理相關建議。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班級整體;管理
初中班主任管理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著一個班的學習質量,管理能力好的班主任不僅能夠實現與學生的有效溝通,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給學生構建良好的班級學習氛圍,還能有效做好科任老師的溝通工作,幫助科任老師更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但要做好初中的班主任,管理好班集體,并非易事。
一、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方式
(一)樹立班主任權威來管理班級
通過樹立班主任權威來管理班級的班主任,一般而言在管理工作中比較嚴厲。這類班主任通常在管理班級時,維護著自己的絕對權威,對學生采取硬性“打壓”手段,使學生完全聽從班主任老師的管教。這種嚴格的班級管理方式適用于班級氛圍比較散漫的學生。這類學生紀律性較低,思維比較活潑,采用平常的懷柔政策管理,無法有效約束學生,最終會導致學生學習成績降低。針對這類班級紀律性較差的學生,需要采取權威管理法,樹立班主任的權威,強制性去約束學生,構建嚴謹的班級紀律,這樣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果。
(二)以學生為核心開展管理工作
以學生為核心開展管理工作的班主任,一般是將學生作為班級管理工作的重心,一切管理工作圍繞學生來展開。這類管理方式,主要是為了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成績。從學習角度而言,這種管理方式能夠提高學生的成績,對學生的學習成績、家長以及教師而言,都是比較合適的。但是這種管理方式主要是通過對學生學習上的全面監督來提高其學習效果,會極大程度縮短學生的課外自由活動時間。雖然這種管理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但是對其綜合素質的提高和健康成長會有一定的不利影響。
(三)立足于校規來管理班級
立足于校規來管理班級主要存在于一些新上任的班主任身上,新上任的班主任沒有豐富的班級管理經驗,只能通過校規來達到班級管理目的。新上任的班主任缺乏管理經驗,不僅無法根據班級特色來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在與學生的溝通交流上也缺乏一定的經驗,班級管理能力比較薄弱。
二、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建議
(一)班主任首先要樹立正確的三觀
初中班主任要做好班級的管理工作,首先需要樹立正確的三觀。班主任與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息息相關,相處時間較長,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為了給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班主任老師首先自身要有正確的三觀,有積極健康的工作觀念。在日常生活中,班主任老師要做好道德模范榜樣,將健康的三觀融入與學生的溝通交流中,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積極正能量的三觀。在此基礎上,班主任還要有明確的管理目標,并將管理目標貫徹落實到日常的班級管理活動中去。
(二)構建班級核心力量
班主任自身的管理滲透是有限的,無法切實落實到每個學生身上。因此,為了提高班級管理效果,可以在學生中培養一支優秀的學生班干部團隊。學生班干部深入學生群體中,能夠更加直觀且深入地了解班級的實時情況,而且很多學生對于同齡人的接納度較高,更容易受同齡人的影響,接納同齡人的意見。因此班主任需要培養一些學生班干部,讓這些班干部代替班主任老師,及時觀察班級動態,了解學生的內部交流學習情況。當發現班級異常情況時,班干部可以及時跟班主任匯報。學生有時不好意思直接與班主任老師傾訴自身的需求,班干部也可以代為轉達。因此,學生班干部其實是連接班主任與班級群體的重要橋梁,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給班主任傳達需求,也能幫助班主任更加深入地了解班級群體學習情況,并及時解決班級問題,從而為班級學生創建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三)轉變對學生的管理態度
一般而言,班主任需要負責維護好班級紀律,給學生構建完善的學習環境,解決學生之間的矛盾。因此很多班主任更多的是給人一種嚴肅、權威感,不容易與學生親近起來。雖然這能幫助構建有序的班級紀律,但是也會影響學生與班主任的溝通,不利于構建親密的師生關系。因此,班主任老師要學會軟硬兼施,松弛有度,在維持班級紀律的同時,與學生和平相處,轉變管理態度,與學生和諧友善相處。
參考文獻:
丁晶波,劉洋.淺談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有效性[J].文淵(小學版),2020(5):829-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