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學萍
摘 要:對于學生而言,家庭與學校是其最基本的兩個生活環(huán)境,對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良好的家庭與學校教育能夠促進學生形成正確認識事物與明辨是非的重要能力,樹立正確的“三觀”。但從現(xiàn)階段農村小學教育實際情況分析,部分家庭缺少相應的教育意識,未能真正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教育格局。基于此,對提高家校共育水平的相關策略加以簡要分析。
關鍵詞:家校共育;農村小學;策略
家庭與學校可以通力合作,匯聚最大化的教育合力,有助于學生各方面能力的發(fā)展,在豐富教育資源的同時,得到更大的社會支持。從某種角度來講,德育工作中家校共育是關鍵的構成部分,更是學校教育不可或缺的要素,在實際進行教育活動的過程中,應結合農村小學實際情況探索適合的家校共育發(fā)展的策略。
一、提高家長會實效性,增進家校共育
每個學期學校結合具體情況按時召開線下或是線上家長會。教師在家長會前應了解班級學生有關情況,如家庭成員、經(jīng)濟情況等。很多學生是獨生子女,這導致他們的父母很容易過度溺愛孩子而對孩子缺少管束力。而有的家長則不懂如何教育子女,更有部分學生家長認為將自己的孩子送進學校后,和教育有關的事情與自己無關[1]。所以,家長會的關鍵在于能否讓學生家長清楚自己肩負的教育責任及義務,與此同時,達成家校合作的共識,還能消除以往存在的誤解。班主任應就學生在校實際表現(xiàn)及時和家長溝通,向家長詢問學生在家的表現(xiàn)和采取的家庭教育方法,在此基礎上教師則能針對家庭教育問題給予科學、有效的建議。重點討論怎樣幫助學生改正存在的缺點,提升學習自主性等方面,從而真正達到家校合作共育效果,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2]。
二、搭建家校共育平臺,增進家校共育
“家校共育”模式引入農村小學,則需要其能以自身具體情況作為基礎,和學生家庭情況相結合建立滿足自身發(fā)展需求的家校共育平臺,進而將家校育人貫徹落實。對于農村小學而言,應有效建立“家校共育”平臺,分別建立家校交流、展示以及實踐平臺。有關交流平臺,則是定期組織學校家長會,在家長會中融入“家校共育”理念,突出“家校共育”的教學觀念,為學生家長進行積極宣傳,旨在讓家長正確意識到家庭對小學生教育發(fā)揮的重要作用;展示平臺則能展示學生在校與在家有關學習、活動等獲得的成就和細節(jié),展示優(yōu)異成績學生的試卷、獎項等,而且可以邀請家長展示家中學生的學習細節(jié)照片等,以這樣的展示交流模式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激發(fā)學生認識自我的能力,如制作“成長檔案”“校園之星展板”等,旨在讓學生在鼓舞中得到成長;關于家校實踐平臺,主要是學校應和家長合作打造以“核心素養(yǎng)”為重點的實踐平臺,通過實踐平臺學生組織學生及其家長定期參與以“家校共育”為主題的活動,如學校文化藝術節(jié)、親子運動會、繪畫比賽等。總之要讓學生在教師與家長的鼓勵中強化知識技能。
三、落實家訪活動,增進家校共育
基于全面推進家校共育,班主任教師還應進行適當?shù)膶W生家訪活動。對于家訪,教師應掌握學生在家表現(xiàn)、學習情況、興趣愛好等。教師在家訪結束后,需及時記錄家訪的情況并形成一個家訪檔案,對家訪過程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展開研究分析,將所總結的經(jīng)驗教訓應用在后續(xù)工作中。通過實際效果來看,家訪一方面可以讓家長掌握學生在校的真實表現(xiàn),另一方面還可以獲得家長對教師與學校的信任。更重要的是,還能讓教師真正進入學生的真實內心世界,減少師生間的心靈距離,有助于德育工作的開展。為了更好地掌握家長的想法,可定期為學生家長發(fā)放“征求意見表”,讓家長對學校教學工作、教育管理、餐飲衛(wèi)生等各方面問題各抒己見。而且“征求意見表”不需要家長署名,以此消除家長的后顧之憂,使他們暢所欲言,充分表達個人想法與建議。通過整理相關資料,總結與分析家長存在的疑惑與提出的建議,及時修正教育教學做得不到位的地方,提高家長的滿意度。
總之,家校共育模式在農村小學實踐的過程中,學校需著眼現(xiàn)階段家校共育具體情況,構建家校共育完善的協(xié)調機制。在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中,通過多元化平臺強化與家長之間的溝通,從而及時掌握學生的動態(tài)化發(fā)展情況;通過組織豐富的教育活動,引導家長樹立起科學的育人觀念,進而更好地對學生進行家庭教育,助力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劉洪.農村小學家校共育有效策略探究[J].進展(教學與科研),2019(12):69.
[2]陳安康.農村小學家校共育方式創(chuàng)新的實踐研究[J].鋒繪,2019(6):19.
注: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20年度一般課題“農村小學家校共育策略的實踐研究”(課題立項號:GS[2020]GHB0679)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