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成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及網絡技術的盛行,信息環境下的信息傳播速度快、信息量大等特點日益突出,極易吸引小學生注意力,對小學生的思想品德素質產生影響。信息環境下,加強小學思想品德教育研究逐漸成為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重點。故對信息環境下小學思想品德教育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探析,針對性地提出完善小學思想品德教育的措施,旨在進一步促進小學思想品德教育的良性發展,提高小學生的思想品德素質。
關鍵詞:信息環境;小學;思想品德教育;問題及對策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30-001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0.007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新媒體技術作為一種新興的科學技術,逐漸成為影響小學品德教育的重要因素,為傳統的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了新的機遇,也帶來了更大的挑戰。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推行,在基礎教育中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是主要的教學目標,而小學思想品德教育的優化是新媒體下不容忽視的教學活動。
一、信息環境的基本特征
信息環境具有以下幾個基本特征:信息資源海量共享、信息發布自由度高、信息服務個性化明顯以及各媒體相互融合。信息環境的特征與小學生的性格特征相吻合,海量的信息資源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小學生愿望的表達,信息傳播的快速性以及趣味性的語言符合小學生的個性化特征,信息發布的自由度奠定了小學生成長的空間。強化小學思想品德教育,是避免學生受到網絡不良信息影響的重要途徑。
二、信息環境下小學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小學思想品德教育重視不足,教學效果較差
首先,小學思想品德教育重視不足。思想品德教育作為小學教育的基礎性科目,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存在著大量的喊口號、大宣傳,卻沒有開展實質性的教學等現象,導致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簡單化、片面化,沒有充分考慮小學生個體發展的需求,不利于學生思想品德的進一步發展。小學階段學生具有較強的學習以及模仿能力,個體的自控力以及知識的接受水平等存在較大的差異,教師在進行思想品德的教學中,忽視了學生的個體需求,采用傳統的教學理念,容易引發學生的逆反心理,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
其次,課程設置以及教學方法有待完善,教師素養不足,導致教學效果較差。當前小學思想品德課程的課時較少,且經常安排在下午,學生注意力無法集中,且容易被其他教師占用,導致學生課堂參與度較低。同時,在任課教師的選擇上過于隨意,教師沒有專業的心理學知識,缺少小學思想品德教育課程教學方法創新的動力,無法及時準確地了解學生的心理健康。
(二)網絡語言對小學生基礎語言知識的學習產生了巨大的沖擊
信息環境下,由數字以及符號等組成的特殊網絡詞語在社會廣為流傳,影響范圍逐漸擴大,在很大程度上沖擊了當前社會的語言體系,嚴重影響了小學生學習基礎語言的環境。小學是學生學習語言的基礎性階段,對于基礎性語言的掌握成熟度較低,網絡語言帶入思想品德教育的課堂上,嚴重影響了小學生學習語言的效果。大多數小學生認為網絡語言有趣,喜歡在日常學習生活中使用,但部分網絡語言雜亂無章,會給學生語言的學習帶來負面影響,進而影響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三)信息環境對小學生的道德意識的形成構成巨大威脅,嚴重影響小學生的身心健康
信息環境下,新媒體的廣泛存在對小學生產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容易導致小學生沉迷網絡。在封閉的網絡環境中,小學生長時間使用電腦和手機,缺少和家人、教師、同學的溝通交流,容易形成冷漠、孤僻的性格,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小學生的道德意識。例如,小學生在使用網絡時,隱藏或使用不真實的個人信息,堅持不說真話的態度,在虛擬的網絡空間無法無天,喪失誠信,嚴重影響學生的網絡道德品質和身心健康。
(四)尚未實現學校、家長以及社會的聯動機制
小學的思想品德教育不僅只是學校的責任,是學校、家庭以及社會的聯合體,需要多方面的溝通交流、融合發展。當前尚未實現學校、家庭以及社會的聯動機制,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小學思想品德教育的開展。家長在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時,受教育方法以及思想素質的制約,在潛移默化中容易給學生帶來不良的影響。同時,由于學生的好奇心等因素,學生容易學習社會上的不良習慣,嚴重沖擊小學思想品德教育。
三、完善信息環境下小學思想品德教育的對策
(一)拓展小學思想品德教育空間,提升小學生網絡安全辨別意識
首先,借助信息環境下的新媒體技術,努力搭建與學生、家長互動、班級網絡互動交流的平臺。新媒體是一種高效、便捷的新型互動交流方式,方便了教師、家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具有更大的便捷性,使得家長與教師可以更容易地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同時,隨著信息技術的日益普及,QQ群、微信群等逐漸成為教師與家長之間互動交流的載體,教師可以將學生在校的學習情況、生活表現以及與同學的相處問題等及時有效地傳遞給家長,家長可以通過網絡平臺了解學生在校的日常,有利于開展針對性的思想品德教育。
其次,提升小學生網絡安全辨別意識。小學生尚未形成完善的辨別是非、好壞的能力,新媒體網絡作為一種新生的事物,在小學生剛剛接觸時,教師與家長要進行一定的安全教育指導,提升小學生網絡安全辨別意識,避免出現上當受騙的不良后果。家長與教師,應將個人隱私以及財產信息的重要性明確告知學生,避免進入不良網站。網絡世界并不是完全純凈的,要引導學生具有危機以及風險防范意識,避免沉迷網絡。因此,在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中,應強化針對小學生網絡判斷的教育,開展網絡知識安全教育活動,提高學生的網絡安全意識以及自我保護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