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輝玲
摘 要:現階段廣大教學人士追求的至高目標就是給學生構建高效課堂。小學階段是學生接受基礎教育最為重要的時期,構建高效課堂對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促進教學質量的有效提升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在此背景下,種種實踐表明,將信息技術運用到小學數學教學中,對促進課程改革的持續深入,推動小學數學創新發展具有極為重要的影響與價值。文章主要對基于信息技術的小學數學教學創新進行了深入研究。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數學;創新研究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30-007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0.039
在科學技術飛快發展的背景下,網絡及信息技術在國內得到大范圍的普及應用。針對學校教育來說,自信息技術推廣應用后,小學數學教學從教學內容到教學形式都發生了巨大變化。近年來,國內諸多省市的學校教學均已呈現出由傳統課堂教學逐步向趣味性更強的屏幕教學模式轉變的趨勢,在此背景下,基于信息技術的小學數學教學實現了將既定教學思想直觀展示在學生眼前的目標,促使小學數學教學內容與形式愈發豐富多彩,大幅度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一、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融合的概念
21世紀教育信息化發展的根本路徑就是信息技術與學科教育的融合創新。雖然眼下國內學術界并未針對信息技術和學科融合給出明確定義,但是不能阻止廣大學者對其形成不同理解與認識。李克東教授認為:信息技術和學科教學融合的實質,意味著進行學科教育時要將人力、信息、技術、學科內容以及方法有機組合到一起,從而創建全新的教學模式。具體包含以下三方面內容:其一,依托于信息技術給學生建設網絡信息化學習環境;其二,給學生提供數字化學習資源;其三,通過信息處理工具的認知支持引導學生重構其個性化學科知識體系[1]。還有學者認為:將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相融合,并非單純指利用信息技術工具給學生傳授知識,而是要將信息化學習方法傳授給學生,在此基礎上對學生的自學能力、信息素養進行培養??偟膩碚f,基于信息技術的小學數學教學的本質與內涵是:以創新教育理論為前提,借助信息技術工具引導學生樹立自主學習觀念,并將其有效運用到學科教育活動中,從根本上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實踐與創新能力得到有效培養,最終達成“教”“學”效率的提升,“教”“學”效果的改善。
二、基于信息技術的小學數學教學現狀研究
(一)教師應用理念落后
在新課改持續深入的背景下,依然有多數小學數學教師持有故步自封的觀念,輕視應用信息技術教學,嚴重阻礙教育信息化的高效開展,導致小學數學信息化教學效果大打折扣。一些教師在短時間內很難適應信息時代的發展要求,致使信息技術和小學數學教學嚴重脫節,并未汲取先進的教學觀念,導致實踐教學和實際生活缺少緊密聯系,不能達成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的目標,學生只能學習到課本教材上的知識,很難運用信息技術滿足自身個性化的學習需求[2]。長此以往,學生愈發不重視信息技術的應用,片面認為數學學習枯燥、乏味,再也提不起學習興趣,最終導致學生的學習效率與教師的教育理念一樣落后,難以應用信息技術建設助力學生高效獲取知識。
(二)形式花哨影響教學
針對不同學段和學情的學生而言,影響其注意力集中的因素各不相同。小學生好奇心強,在傳統課堂上極易受新鮮事物影響而分心,如窗外飛過的小鳥、教師的手機鈴響、同桌做的小動作等,在傳統課堂上教師都不能保證讓學生專心聽講,更遑論基于新型教學方式的信息化課堂。有些課件經過教師別出心裁的設計,完全實現了音、形、貌的有機結合,雖然活躍了教學氛圍,但是走馬觀花式的課件展示讓學生將注意力由知識本身轉移到研究電子屏幕,嚴重打亂了學生思緒,給實際學習效果造成不利影響[3]。
(三)師生情感交流的匱乏
實踐表明,有些教師對于信息技術的教學方式運用起來過于死板單一,甚至有些教師嚴重依賴信息技術教學,一旦脫離信息技術便會感覺不適,在此情況下諸多教學弊端凸顯。首先,不利于保護小學生的視力。近年來我國青少年近視率不斷攀升,保護視力、合理用眼成為教育界最頻繁的倡議。眾所周知,任何好習慣的培養都需從小做起,因此就小學生而言,使其學會合理用眼具有重要意義,然而整節課都盯著多媒體屏幕是有損于學生視力健康的。其次,過度使用信息技術,導致師生間缺少有效互動與交流,更遑論情感溝通。信息技術雖然成為師生傳輸知識的橋梁,但是也成為阻礙師生情感交流的壁壘,教師和學生注意力都集中在冰冷的大屏幕上,忽略觀察彼此的面部表情、言行舉止,導致師生間情感交流愈發不暢[4]。
三、基于信息技術的小學數學教學研究
(一)基于信息技術,打造數字化課堂
教師要想實現借助于信息技術為學生構建高效課堂的目標,首先就需要利用好信息技術給學生打造高效數字化課堂。首先,將信息技術滲透到學生日常生活與課堂學習各個環節中,把傳統死寂沉悶的數學課堂改造成輕松愉快、學生樂于接納且積極參與其中的新型課堂,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實踐教學。其次,將信息技術無縫銜接到實踐教學過程中,基于先進的現代信息技術,對學生的學習資源、環境、方式等做出數字化處理,將數學知識及有關內容改造成數字化信息,在課堂上生動展示出來,從而增強學生的興趣,調動其學習積極性,以及對數學知識的探究欲望,有利于實現課堂教學質量的有效提升。再次,將數字化課堂當作學生參與學習的主要形式,等到為學生構建完畢之后,盡可能多地使用這種教學形式,便于對學生產生持久性影響,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
(二)基于信息技術,激發學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