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梅
摘要:伴隨科技不斷發展之后,“互聯網+”開始與婦幼健康服務為主的衛生事業進行了一定的融合,二者進行融合,就需要建設相應的服務模式,結合具體的實際情況,才能取得更好的應用效果。為了更好的結合實際情況,讓互聯網與婦幼健康服務之間進行深度融合,還需要充分認識到現階段服務能力及相關資源,認識到具體的健康方面的需求,進一步采取針對性的建設方法,針對性的進行建設,才能取得更好的建設效果,讓相關方法和措施得到有效應用,提升服務質量。
關鍵詞:衛生保健;婦幼保健;保健服務;“互聯網+”;服務模式;建設;
引言:
從目前婦幼保健相關工作的開展情況來看,伴隨著國家政策方面的調整,高齡產婦數量不斷增多,所面臨的健康方面風險明顯提升所需要的婦幼保健方面的資源也有所提高,而且對于健康服務的人性化和個性化要求逐漸提升。在這樣的大環境下,結合該類健康服務工作的特點與特性來說,婦幼保健工作本質意義上跨度相對較大,而且相關服務的周期較長,具備著較強的跟蹤性和長效性的要求。這也就意味著為了更好的利用現有健康資源,積極與互聯網為主的一系列高新科技進行融合,建立一個線上線下結合的服務模式,就具備著一定的重要性和價值性。
一、婦幼健康服務的現狀及需求
目前階段高齡產婦的占比有所提高,經產婦與高齡產婦逐漸增多之后,也就意味著產婦所面臨的健康風險更多,對于健康服務方面的資源需求也就更多,伴隨生活質量不斷提高,社會居民對于此類健康服務的質量要求和人性化要求有所提升,因此目前婦幼健康服務方面所面臨的需求與要求包括了服務質量、服務范圍兩個方面[1]。在信息化技術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傳統的管理模式效率相對較低,而且各類的資源集中性不強,監管能力和決策能力是相對較為有限的,會受到一系列限制導致最終長效性監管的效果有所降低,無法滿足各種婦幼保健決策方面的需求。那么現階段還需要采取大數據技術,將各類數據的價值深度挖掘并實時的進行精準監控,高效便捷的完成各類服務工作,有效地對幼兒和孕產婦進行健康情況的管理,并根據其具體的相關情況開展針對性的服務。利用線上的一系列資源,也可以盡可能減少信息重復錄入等一系列的不必要工作,讓相關服務的開展更加順利,將有限的精力和人員投入到對婦幼群體進行健康保健的工作之中,將現有的醫療衛生資源加以整合和優化,進一步利用有限的資源,為更多的受眾群體提供更加優質的相關服務。而且不可否認的是,既往開展相關服務及干預的過程中,婦幼保健工作沒有得到有效的關注和重視,更加關注的是臨床治療和相關護理,因此也就導致了有關資源沒辦法得到有效的利用,而現階段預防保健的需求不斷提升之后,更需要契合實際情況,不斷的加強對于婦幼群體的健康管理。
在這一系列需求的指導之下,具體進行“行互聯網+婦幼健康服務”建設的過程中,也需要立足于實際情況,從管理者、醫護人員以及受眾群體三個方面,有效的進行相應的建設,讓相關方法和措施更加符合服務模式的要求以及客觀性的需求,從而取得更好的服務模式應用效果。
二、服務模式的建設方法
(一)管理層面建設
“互聯網+婦幼健康服務”主要是立足于互聯網技術和大數據分析技術,將各個區域的相關管理平臺及具體服務數據情況加以聯動,從而實現平臺數據在各類移動終端上的統計分析,保障相關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有效的進行婦幼健康方面的管理與管控,輔助進行數據追蹤[2]。尤其是對于管理者來說,在這一過程中可以進一步的追蹤各類數據源,進行數據深度的挖掘,將各類相關數據密切聯系在一起,如果發現相應的數據異常,就可以向管理者推送相應的提醒消息,進一步規避常見的健康服務與管理過程中的風險,為及時干預提供一定的支持。
(二)醫護人員層面建設
從婦幼保健服務具體開展進行的過程中可以發現,既往開展實際工作時,經常會面臨隨訪不及時的問題或者隨訪工作消耗過多的人力與精力,進一步無法有效的提升最終相關管理的效果,而現階段在互聯網技術的支持之下,通過醫護人員層面的建設有助于更好的開展相關服務[3]。目前開展相關服務的過程中,可以通過移動終端進行隨訪讓原本的上門訪視工作變得更加便捷可行,對于產后訪視和新生兒隨訪等等都可以利用電腦及手機等移動終端,具體的進行相應的健康教育指導,并在隨訪過程中進行詳細的記錄,錄入到信息系統之中,然后統一進行上傳,進行便捷化的管理。同時也可以將網絡與各類生命體征監測儀進行聯動,通過上門測量血壓血糖及心率等生命體征,然后利用互聯網將各類數據實時上傳到信息平臺,減輕了總體的信息錄入工作任務負擔。
(三)居民層面建設
對于普遍的受眾群體,可以利用線上預約為主的一系列方式,加強醫患之間的溝通交流,讓線上線下兩個環節密切聯系在一起并節省就醫成本,也可以實時的調閱自身診療信息以及健康相關情況,及時解決生活中的各類問題[4]。同時利用圖文推送等方式進一步形成相應的婦幼保健手冊,從孕婦備孕一直到兒童6周歲每個階段均涵蓋其中,可以針對性的對孕產婦加以指導,提升總體服務的質量,并開通醫生與孕產婦之間的網絡交流渠道,對相關問題可以及時的加以解決。
三、結束語
如上所述,在“互聯網+婦幼健康服務”的過程中,面對客觀性的各種需求,還需要充分認識并加強對于管理層面,醫護人員層面和居民層面的建設,更便捷順利的開展相關服務。
參考文獻:
[1] 徐翠萍,張歡利. 杭州市開展"互聯網+婦幼健康"新型服務模式的價值[J]. 中醫藥管理雜志, 2020, v.28;No.327(20):53-54.
[2] 朱旭紅, 陶晶, 滕建榮,等. 杭州市開展"互聯網+婦幼健康"的實踐探索[J]. 醫院管理論壇, 2019, 36(04):59+71-73.
[3] 鐘小燕, 白晶, 羅榮,等. 地市級婦幼保健機構"互聯網+婦幼健康"服務提供現狀調查[J]. 中華醫院管理雜志, 2019, 35(8):627-631.
[4] 岳海玉, 劉倩, 孔凡榮,等. 京津冀協同發展下廊坊市婦幼健康服務發展SWOT分析[J]. 智庫時代, 2019, 000(045):P.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