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忠丹
◆摘? 要:隨著城市化的快速推進,農民工進城務工的現象也日益泛化。而由此引發的農村留守兒童問題日益嚴重,其中最為普遍的隔代家庭教育問題受到眾多學者關注。隔代家庭教育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孩子父母雙方的壓力,但是對于孩子來說,老一輩人的教育觀念落后,科學文化常識匱乏,在照顧孩子飲食起居的同時,無暇顧及也沒有能力顧及孩子的心理健康、學業發展等。況且留守兒童群體本就缺乏父母關愛,心理問題更加難以舒緩。
◆關鍵詞:隔代家庭教育;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問題
隔代家庭教育是指在農村,由于父母雙方外出務工將孩子留在農村,由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撫養和教育孩子的現象。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是家庭矛盾與社會矛盾共同的產物。一方面,城鄉差距大,農村青壯年在農村沒有很好的工作機會,收入也不高,難以滿足一家人所必需的經濟支出。另一方面,孩子在城市沒有良好的成長環境,上學難題多,同時父母在城市從事的工作相對來說比較辛苦,也難以給孩子比較好的家庭教育。兩種矛盾下,孩子不得不跟著家里的老人留在農村。社會轉型時期,城鄉差異明顯。農村的教育水平遠遠跟不上城市的發展。當前,農村的教育也僅僅局限于教學生書本層次上的東西,某些偏遠山村甚至連基礎的教學也做不到,對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則難免無法顧及全面。因此,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問題越發突出,迫切地需要人們的關注與解決。
一、社會轉型時期留守兒童及隔代家庭教育現狀
根據調查顯示,當前農村留守子女中,隔代撫養的比例占到了48%,因此,隔代家庭教育成為農村留守兒童教育方式最為重要的一環。而在這一環中,由于老人教育觀念以及思想觀念的落后,農村留守兒童難以得到除了生理需求以外的需求滿足。隔代家庭教育以單一式教育為主,對于孩子多半處于放任自由的狀態而不對孩子加以約束,這就導致了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不能被及時地發現,同時農村留守兒童也得不到適當的監管以及引導,使得兒童在心理、學習與安全方面的問題逐漸變得突出,最終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導致兒童犯罪率的上升。且由于家庭經濟狀況本就不佳,雖然父母外出務工,但仍然無法改善家貧的狀況,農村留守兒童的生活質量普遍不高。家中的老人節儉,對于孩子的生活質量并不加以重視,對于孩子科教文體類的經濟支出持反對態度,更加難以改善孩子的教育環境。
二、隔代家庭教育對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的影響分析
1.祖輩自身條件限制
隔代教育對于祖輩的教育能力有著很高的要求,然而實際上,祖輩的教育能力往往是有限的,且難以跟上時代的發展,對于孩子的教育往往起不到積極的作用。一方面,祖輩自身受教育程度比較低,在此情況下,對于孩子的教育往往是跟隨著經驗而行,照顧孩子日常起居尚可,但在孩子學習的指導上經常是一竅不通,孩子是否完成作業也不知道。另一方面,祖輩的教育方式比較單一。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們在教導自己的子女的時候,尚不需要多方面的綜合素質的教育,只要吃飽穿暖足矣,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孩子們需要更加循循善誘以及全面的教育,要善于與孩子進行溝通,根據孩子的需求進行針對性的教育。祖輩們的教育方式十分單一,通常在教育的過程中是以自己為主,無視孩子們的情感訴求。
2.父母與兒童缺少必要的溝通
留守兒童與父母的溝通很少,根據調查,幾乎一半的留守兒童父母平均一年只回來一次,與孩子的見面就只有過年那短短的幾天。有這么一個案例:張××,男,25 歲,兩年前結婚不久后和妻子一起到深圳打工,將當時只有一歲的女兒交給母親照顧,為了賺錢,他們省吃儉用,為了省火車費,他們中間都沒有回過家。平時與孩子溝通是以電話的形式,在電話中講的話題也多半只關注孩子的吃穿問題以及學習情況等,對于孩子的心理狀態以及價值觀的形成都沒有關注過。更有甚者,與孩子的親子時間寥寥無幾,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親子關系缺位,導致孩子的心理以及價值觀沒有一個正確的引導,最終導致了留守兒童嚴重的心理問題。
3.學校應試教育的弊端
當前的學校教育以應試教育為主,尤其在農村學校,只有通過讀書的途徑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因此,應試成為學校教育唯一的教育目標。在這樣的教育目標驅使下,學校對于學習比較好的孩子往往投入了更多的關注,而對于學習成績不好的孩子則加以忽視,這就導致了學習本來就差的學生缺乏老師的關心與鼓勵,逐漸對學習喪失了興趣,導致學習成績更加不好,并因此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4.相關制度不健全
導致隔代家庭教育中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于政府方面,表現在相關制度不健全上。城鄉資源配置政策不健全,財政資金對于城市的投入比例遠遠大于農村的投入比例,導致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相對于城市落后許多。農村的社會保障制度不健全,在農村的社會保障制度覆蓋層面比較低,農民們只能采取自我保障來保證自身的吃穿住行。
農村留守兒童隔代家庭教育的問題作為社會轉型時期的一個重要的現實問題,應該引起全社會的廣泛關注。農村留守兒童問題可能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都會存在,因此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各個層面的關注和切實可行的措施。孩子是無辜的,不能讓其成為社會的犧牲品,家長、學校以及政府責無旁貸,要盡一切努力解決好留守兒童問題,才能解決好農村留守兒童隔代家庭教育問題。
參考文獻
[1]呂碧霞.農村留守兒童隔代家庭教育研究[J].當代家庭教育,2020(05):36-38.
[2]張婷.對農村隔代家庭的探討—關注留守老人健康和留守兒童教育[J].教育,2021(03):71-73.
[3]何小娟.農村留守兒童的隔代家庭教育問題研究[J].教師,2021(04):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