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的生活觀念和審美能力也在不斷提升,在高中美術教學中實施美育的教學策略,有利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身邊的美好,也有助于學生利用美術工具的輔助將生活中的美進行記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國充分發揮美術教育的審美價值是當下每一位高中美術教師必須面臨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高中;美術;審美價值
在美術學科進行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要求教師不僅要教授美術理論知識和相關技能,還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在美術學科特殊性的指導下,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以提高學生的審美價值為前提進行美術教學設計,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對高中美術的好奇心,還能培養學生的創作能力和綜合文化素養,進而對學生今后的生活和學習產生深遠的影響。因此本文分析了高中審美價值在美術教育中的重要性,得出在美術教學中何種教學模式可以有效實現審美價值教育。
1審美價值在高中美術教學中的重要性
1.1提高學習能力,增強綜合素養
隨著社會的不斷更新,社會發展所需要的的人才也在不斷更新,社會發展對學校教育中學生基礎知識和技能水平的要求在不斷變化的同時也越來越高。對于高中美術科目的教學,教育部提出不僅要求學生擁有良好的美術基礎知識和技巧,還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對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因此教師為了響應教育部的要求,為了促進全體學生的全方位發展,要提高對審美價值教學的重要性認識。在美術教學過程中響應教育部美育的教學理念,通過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使學生在美術學習中對美有獨特的見解,在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的基礎之上,加強學生對美術科目中基礎理論知識和美術的基本技能運用,適應社會發展中對人才的要求。
1.2激發興趣,培養學科情感
由于高中生需要面對高考的壓力,很多學生會認為美術教育不重要,甚至有些學生會產生抵觸的心理,因此在高中美術教育中提高學生的審美價值十分重要,教師應在美術課堂中采取趣味教學的方法,提高美術學科的趣味,使學生通過實踐活動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并對自己所發現的周圍事物的美進行賞析和評價。教師通過增強美術課堂的趣味性,增加學生對美術學科的情感體驗,在此前提下使教師的課堂效果發生質的轉變,使學生的學習效率翻一番。
1.3發現周圍的美好,樹立健康的生活態度
在對美術學科進行改革的指導下,教師在進行美術課堂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將對學生美術基礎知識的理解和對美術表現技巧的掌握以及美術學習方法的形成,主要還要求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實際生活中能夠利用美術知識進行實際問題的解決,幫助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保持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同時這也是美術學科與其他學科的不同之處。教師對學生的審美能力進行有意識地培養,可以將美術的抽象知識與學生的實際生活進行聯系和融合,幫助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觀察生活的能力,換一種心態發現身邊事物的美好。教師除了可以擦亮學生發現美的眼睛,還要培養學生通過對生活中的美進行改造、創造生活中的美,從而樹立樂觀的生活態度和學習態度。
2實現審美價值教育的措施
2.1統籌規劃高中美術教育課程體系
無論是從社會、學校還是教師方面,都需要對高中的美術教學形成正確的認知,意識到審美價值教育對學生成長發展的重要性,通過各方面的努力形成教育合力,對現有的高中美術課程體系進行優化和改進,增加美術教學中的美術鑒賞等課程,這樣才能在使學生掌握美術基礎知識的前提下,形成良好的美術鑒賞和分析能力。同時教師還需要學習其他教師或學校中優秀的美術課堂教學經驗,并結合自己班級中學生的特點進行改造用于教學實踐。在對美術教育課程體系進行優化的前提下,將更多的美學和藝術批判等內容融入到日常的課堂中,拓寬學生的思維和視野,使學生對于古今中外的美術作品都可以進行獨有的評價和鑒賞。此外國家和學校還需要對教師的審美價值教育進行監督、抽查和考核,確保在完成高中美術新課標的要求下達到既定的目標,避免重形式輕內容和行動的審美價值教學。
2.2優化美術教師隊伍
為了使高中審美價值教育得到有效的實施,需要對高中美術的教師隊伍進行優化,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和教育教學技能。因此教師要結合社會發展的變化,強化美術教師的隊伍建設,不僅要引入專業能力較強的美術教師,還需要促進現有美術教師史學、藝術學科等能力的培養,組織教師再學習和培訓,鼓勵教師到企業中進行鍛煉,積極參加各種美術交流等活動,通過多種形式提高教師自身的審美素養。只有教師擁有良好的審美素養,才能在美術教學中對教材中的內容進行創新和開發,實現審美價值的教育。
2.3更新教學內容
高中的美術教學對于學生來說不光是一門技能,更是也是一門藝術,我國的美術教學經歷了悠久的歷史,其中有很多優秀的題材和美術作品,因此教師在實施審美價值的教育時,不必僅僅局限于高中的美術教材,要更新教學內容,引入多元化的美術內容,如古典主義、現實主義等作品,拓寬學生的美術視野和知識,提高自身的審美能力。其次教師還要創新教學方法,在多媒體技術普及之前,教師只能根據自己的認知水平和通過語言描述的形式向學生講述自己的所見,但是這種情況下學生很難與教師產生共鳴。隨著后來多媒體技術的普及,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將自己所想表達的知識內容以音樂、圖片、視頻等形式呈現出來,或者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情境教學等方式,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審美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和人文素養。
3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美術教育中實施審美價值的教學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經過長期的鍛煉和教學,需要充分發揮國家、學校和教師等各方面的力量,對于高中的美術教學目標和要求進行規劃和創新,確保學生在對美術產生興趣的前提下,掌握良好的知識和技能,從而促進學生審美能力的發展和美術素質的提高,提升學生的審美和價值判斷能力。
參考文獻
[1]李曼.淺析實現高中美術教育審美價值的有效路徑[C]//2020年南國博覽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一).2020.
[2]王楚芳.高中美術課中審美價值教育的有效路徑[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9(9):61-61.
作者簡介
劉艷榮(1980.11-),女,漢族,湖北鐘祥,大學本科,中一美術教育,武漢市關山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