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多
摘要:加強班級管理能夠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提升學生的能力與素質,培養學生正確的行為習慣。對于班主任而言,做好班級管理工作是小學生教育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環節,只有結合學生成長發展的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管理目標,不斷創新與優化管理方法,才能突出學生管理成效,實現人才培養的目的。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以生為本;家校共育
班級是學生學習的主要陣地,構建一個有組織、有紀錄的班級,是學生學習發展的基本保障。班主任作為班級管理的負責人,要意識到班級管理的重要性,針對當前小學班級管理中存在的管理缺乏創新、對特殊學生群體的關注不夠以及尚未構建和諧的多方關系等問題,要求班主任給予重視,融入新時代教育管理理念,優化管理模式,提高班級管理質量。
1.貫徹“以生為本”管理理念
1.1以身作則,引領學生遵守班規紀律
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肩負著重要責任,應明確嚴厲懲治并非是管理學生的最佳手段,而是要切實站在學生的角度,發揮自身模范作用,以嚴格要求自己來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遵守班級紀律,為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比如,在實際管理中,班主任要想讓學生養成上學不遲到、不早退的習慣,首先自己一定要做得到早到晚退,使學生養成時間觀念。同時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習慣中,班主任要在日常坐班時起到表率作用,不隨意走動,專心地讀書備課,用自己的行動感染學生,引導學生靜心讀書,確保管理成效。
1.2堅持公平公正原則,用愛教育學生
當代學生多數都是家里的獨生子女,在父母長輩的呵護和寵愛下成長,難免會養成以自己為中心的性格,在與人交往中會表現出得理不饒人的現象,這就不可避免出現一系列的糾紛問題。面對這種情況,班主任要始終堅持公平公正的處理原則,貫徹陶行知“愛滿天下”的教育理念,用愛教育學生,真誠地對待班級中每一位學生,不以有色眼鏡待人,踐行新課程改對教師的要求,做到關愛學生,尊重學生,同時做好學生的思想溝通工作,了解學生的實際需求,力求協調班級關系,避免出現糾紛問題[1]。除此之外,班主任尤其要關照特殊學生,爭做學生的良師益友,盡到教師的責任。
1.3重新審視自身角色,強調自我管理
在以往的班級管理中,班主任占據主導地位,而學生并無實權,往往處于被管制的狀態,這種管理模式雖能夠起到明顯的效果,但卻難以經得住實踐的考驗,學生長期受到管制,可能會產生一些負面情緒,反而不利于學生的成長發展。因此,班主任應盡量放松管理,將班級管理的權利交給學生,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比如,班主任可以制定輪流管理制度,定期評選出有能力的學生進行管理,其他學生負責監督,既可以防止班干部權力濫用,又能夠確保班級每位學生都能參與管理,調動學生管理的積極性,增強學生的集體意識,構建一個和諧融洽的班級。
1.4加強德育滲透,關注學生心理健康
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要勇于打破傳統管理觀念的束縛,樹立與時俱進的管理理念,將小學班級管理與學生成長發展相結合,始終堅持人性化管理,關注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能力,在管理中融入思想品德教育,提高班級管理質量。比如,班主任在執行管理任務時,要結合學生的發展特點,將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融入班級管理中,不能一味地采取體罰、懲戒等方式進行教化,而是要采用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管理方式,讓學生意識到自己所犯下的錯誤,在不損傷學生自尊心的前提下,引導學生改正不良習性,提升班級管理效果的同時,也能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態度[2]。
2.開展多樣化班級管理活動
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班主任除了要做到言傳身教外,還要抓住學生的性格特點,開展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讓學生在有趣的活動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提高班級管理質量。比如,班主任可以定期開展歌唱比賽、朗讀比賽、體育競賽等活動,培養學生的集體觀念和責任意識,增強班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特殊節日,班主任也可以組織學生參加志愿者服務、環保以及感恩節回饋等活動,在活動中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向學生傳達仁、善、美等價值取向,做好學生的引路人。同時,班主任要構建良好的班級文化,精心布置教師墻面,將優秀學生的學習成果展示在背景墻上,如評選出文明標兵、三好學生、課堂發言小狀元、班級管理小能手等,引導學生不斷完善自己,調動學生的管理積極性。此外,班主任要創新評價方式,對學生給出客觀真實的評價反饋,使學生清晰地認識到自身存在的問題,采用獎懲并施的管理模式,使學生得到良好的發展。
3.積極構建和諧的多方關系
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起到主要作用,但要突出班級管理的效果,單靠班主任遠遠不夠,還應積極尋求其他任課教師與學生家長的配合。因此,班主任要建立全面的管理制度,根據制度內容嚴格要求學生遵守班級規定,及時與任課教師進行溝通,關注學生的課堂學習表現,將學生的在校表現反饋給家長,取得家長的積極配合。同時,班主任要創新與家長的溝通方式,讓家長參與學校開展的藝術節、班會等活動,體會班主任管理的不易,增進對班主任的理解,主動承擔家庭管理責任,并與班主任和其他學生家長交流管理心得[3]。班主任也可以利用微信、QQ群向家長推送教育管理知識以及獲取學生的在家表現,及時調整管理方法,更好地發揮家校合力的作用。
結束語:
學校與家長都希望通過班級管理,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品格,為了達到班級管理的目標,班主任必須承擔起主要管理職責,貫徹“以生為本”管理理念,以身作則,做好學生的榜樣,始終堅持公平公正原則,倡導用愛教育學生,加強德育滲透,引導學生自我管理,開展多樣化的班級活動,協調多方關系,突出班級管理效果。
參考文獻
[1]蘇丹丹.淺談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的創新及實踐[J].讀與寫,2021,18(15):247.
[2]牛曉霞.淺議小學班級管理的創新與實踐[J].新課程研究(中旬-單),2021(1):129-130.
[3]余朝群.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的創新及實踐探討[J].讀與寫,2021,18(1):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