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曉娟
摘要:如今在教育的深入改革下,教育工作成為了國家實力的體現,從而迎來了新的創新和發展。在新教育改革中提出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育者應該轉變教學態度,創新教學模式,教師需要給學生打造一個輕松溫馨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氛圍。為了能夠提高教學質量,學校的領導部門也應不斷加強教師團隊建設,對班主任定期進行培訓和學習,從整體上提高班主任的教學管理水平和教學能力,能夠讓小學生的教學活動順利展開提供良好的保障。本文在班主任積極心理學的角度分析了小學班主任積極心理素質的培養措施和意義。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培養對策;積極心理品質
引文:
在小學的教育階段,小學生正在處于對什么事情都有好奇的心理年齡段,同時還好動愛玩,思想上也不夠成熟,經常會出現一些小問題。而班主任作為一個班級里的領路人,又是一個班集體的負責人,班主任在其中起到了關鍵的作用,班主任的教學觀念以及管理方式對學生的未來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
一、小學班主任的責任
班主任是我國現階段教育界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不同學習階段的班主任所需要管理的方向內容也不相同,隨著學習階段的增加,學生的管理難度在不斷地降低,大學的班主任已經不需要對學生過多管教,而相反的小學班主任則是最為艱難的階段,而且小學班主任教育管理的責任相當重要。小學班主任是學生在成長路上的重要引領者,小學生在身心發展的階段具有差異性和互補性,作為一個合格的小學班主任,不只是要在學習上引導好學生,在生活中也要照顧好學生,要掌握每個學生的家庭情況,還要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性格等等,在保證學生學習質量的同時還要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給學生搭建一個積極健康的學習環境和成長環境。小學班主任是實現教學目標和落實教育方針的重要力量,同時要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學校應該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促進教育的深入改革,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提升家長對學校的滿意度。
二、積極心理學
積極心理學主要是研究人的潛力和發展美德等積極的心理品質,相關的專業學者對個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進行探究,可以幫助成人擁有一個健康的心態,能夠讓學生在愉快的環境下健康成長。班級的管理人員可以運用積極心理健康教育和手段對學生的心理進行探究,運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可以針對小學教育階段所出現的各類型心理問題展開教育活動。積極的心理品質是學生在先天潛能和后天的教育中形成的,是一種相對穩定的正向心理素質,正向的心理素質可以影響到學生的思想活動,能夠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三、培養小學班主任的積極心理品質有效措施
學生在小學教育的年齡段正在處于模仿階段,對所有的事物都會產生好奇的心理,在潛移默化中會模仿家長和教師的言行舉止。隨著研究表明,小學生的生活環境如果是在家庭暴力下,那么小學生的內心暴力傾向要遠超于同齡的兒童,所以在生活和教育中,家長和教師一定要做好表率作用,能夠讓學生擁有一個正確的價值導向。班主任作為學生生活和學習上的管理師,需要班主任具備很強的處理能力,能夠理智的幫助學生處理一切事物,了解自己的學生并且鼓勵學生。培養班主任積極心理品質能夠更好的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以及健康成長,以下將幾點建議列出,希望能夠幫助班主任提高積極心理品質:
(1)注重減輕小學班主任的壓力
學校要關注小學班主任工作壓力,給班主任安排適當的工作量,由于小學的教學任務相對較繁瑣,特別是對于班主任來說,既要管理班級又要給學上授課,在很多時候班主任都不能做到兩者兼顧的狀態,有時會出現相沖突的情況。因此想要減輕班主任的工作負擔則必須要整合好班主任的具體事務。比如班主任課時量可以適當減少,授課工作的安排要處理妥當,以免班主任在管理班級和授課之間出現問題不能兼顧。還有班主任的一些雜務、考核和會議可以相應減少,不要讓把班主任有太大的工作負擔和壓力,班主任可以用瑣碎的時間了解學生的情況,加強班級的管理工作,壓力的減少也會讓班主任對工作更加的熱愛。
(2)提高班主任的社會地位
在教育事業的發展中,教育體制發生了很大程度的改革,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下一代的教育問題也越來越加以重視。小學教師的社會地位在這種社會發展的趨勢下有了很大的提高。小學班主任相對于其他的職業,經濟收入不是特別的高,教師工資的提升速度趕不上物價太高的速度。想要提高小學班主任的積極心理品質,那么首先就要提高小學班主任的社會地位,適當的增加小學教育者的經費投入,政府部門也應該加大教育投入,加強改善教師的生活條件和福利待遇,要肯定小學教師的勞動價值,這樣才能更好的調動班主任的工作積極性,讓小學班主任能夠自主學習創新,研究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完善小學班主任自身的教學管理模式,提高小學班主任的整體職業素養。
(3)學校、社會、家長的支持
學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不只是班主任一個人的責任,社會、學校和家長都需要給予班主任最大的支持和配合。學校和家長也應該積極地相互配合班主任工作,支持班主任的工作,家長要尊重理解班主任,不能只是注重學生的成績而對班主任要求過分。學校應該加強班主任各個方面的管理,給班主任創造一個和諧的工作氛圍,這樣可以更好的促進班主任積極品質的形成。社會媒體可以實事求是的對小學班主任事跡進行宣傳報道。學校應該完善自身的教育管理機制,為小學班主任提供一個公平和公正的教學管理平臺,讓每一個小學教師都能充滿干勁,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到小學教育中去。
結語:
在新課程改革下,教育者開始研究并構建“以生為本”的教學課堂,充分的尊重每個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作用,從而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小學班主任應該在定期開展班會,對近期表現較好的學生進行褒獎和表揚,在班會上與學生多多溝通,提高學生對班主任信賴。班主任責任重大,任重道遠,在處理繁瑣事務的同時還要進行自我心態調節,適當的減壓,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和自身的專業素養。
參考文獻
[1] 林燕玉.小學班主任積極心理品質下的管理方式轉變[J].文理導航(下旬),2015(5):29.
[2] 萬正.淺談積極心理學理論在小學班主任管理中的作用[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6(12):101.
[3] 單曉艷.用愛化育,用心管理——談小學班主任如何優化管理工作[J].讀與寫(上,下旬),2016,13(4):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