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怡馨
摘 要:隨著語文教學水平的不斷提高,在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課堂,教師應重視科學地進行教學設計,從而應用高效的教學方式,加強學生語文綜合能力。通過進一步分析,結合語文讀寫結合教學模式,文章總結了小學語文教學課堂運用讀寫結合模式開展閱讀教學的途徑。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年級閱讀;讀寫結合
一、 引言
在小學階段,語文閱讀教學作為教學的重要部分,如何提高學生閱讀能力,需要教師結合具體教學內容,不斷創新教學方法,科學地構建更加高效的語文閱讀課堂。通過實踐分析,總結了語文閱讀教學過程應用讀寫結合教學方法的重要性,探索了具體的應用措施。作為新時期語文教師,應提高教學認識,要結合高年級學生實際,有針對性地開展語文讀寫教學研究,從而進一步提高語文閱讀教學質量。
二、 關于讀寫結合的分析
讀寫結合是通過閱讀和寫作兩種模式,讓小學生懂得學習語文知識的方法,提高學生的閱讀和理解能力,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寫作練習,從而在語文學習過程中掌握更多知識。小學語文讀寫結合包含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以讀促寫。通過大量的閱讀掌握作者的寫作方法和技巧,提高自身寫作能力和質量。閱讀是獲取知識的重要方法,也是保證自身擁有寫作源泉的基礎。大量閱讀能夠積累寫作經驗,從而讓寫作內容更加充實。第二,以寫促讀。通過反復大量的寫作練習,可以拓寬學生的寫作思路,讓寫作內容更加充實,且具有感染力。大量的閱讀積累了寫作技巧后,小學生在寫作過程中進行應用,提升寫作能力,掌握全新的寫作方法,進而更好地展現閱讀成果。
為進一步加強小學生讀寫結合能力,也為使小學生掌握閱讀方法,通過提升閱讀能力和水平的辦法,增強小學生的寫作技巧。教師在對閱讀教材進行選擇的過程中,應充分了解小學生的閱讀興趣,掌握其閱讀能力,通過合理設置活動,明確學習規則和內容,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擁有更強的自主性。為讓小學生懂得如何正確地閱讀和寫作,教師要為其提供符合學習理念的閱讀書刊,根據寫作技巧和方法,教師在對相應知識講解的過程中,可以與學生共同探討,既幫助學生理解寫作的過程,又可以讓學生感受寫作的快樂,懂得如何采用正確的方法和步驟完成文章的構建。根據目前閱讀和寫作的理念及思想,學生既要知曉閱讀的目的,又要懂得如何通過閱讀提高自身寫作能力,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在單一方面積極努力的學習和提升,都會促進兩者共贏,從而獲得交融共生的效果。
遵循全新的課改理念和閱讀寫作技巧,在反復閱讀大量資料后,可以得心應手地完成寫作練習。因為涵蓋的知識面較廣,所以學生通過大量閱讀后能夠很輕松地書寫出想要表達的內容。但是,閱讀是一個費時費力的過程,淺層次的閱讀又無法對作者的技巧進行掌握,所以通過閱讀獲得寫作經驗需要一段的時間,教師則要通過正確的引導,使學生懂得如何快速理解作者寫作意圖,提升寫作能力。
針對語文知識的學習,教師要引導學生將其作為一種工具,掌握正確的閱讀技巧和方法,才能在以后的閱讀和人際交往中,了解所表述話語的真實含義與目的。通過閱讀文章,掌握閱讀規則,熟知閱讀策略,懂得閱讀中的任務,才能在寫作時結合特定情境進行情感表達,并將閱讀作為了解寫作規則的途徑。
三、 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的重要性
(一)充分發揮教材示范作用
對小學語文教材進行全新的組合,進一步將閱讀和寫作相結合。在每一個單元中都引入針對語文素材的閱讀方法,結合相應的練習,提升閱讀寫作能力。在開展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迅速畫出教學重點,使學生思考,在閱讀該篇文章時,哪些詞語是文章的核心內容,之后通過閱讀作文《變形記》《多彩的活動》等內容,了解作者在文章結構上編排的用心,將這些材料反復閱讀,最終掌握或理解其中涵蓋的技巧。在運用這些材料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也要充分結合閱讀和寫作的特點,對學生進行有目的的引導,讓學生了解閱讀后如何正確地將技巧應用到寫作中,進而提升寫作能力。
(二)學以致用激發寫作興趣
學生之所以不愿寫作或無法寫好,是因為平時缺少大量的閱讀,沒有寫作素材和靈感。教師要學生通過大量的閱讀提高自身寫作能力,在課程安排上,可以在一周的語文課上適當安排兩節作為寫作課,讓學生快速完成指定章節閱讀,然后讓學生通過學到的知識進行寫作,迅速完成語言表達鍛煉。教師要求學生仔細觀察所提供素材的基本框架,通過思考和分析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從而在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時,運用素材中給出的技巧和方法,將其應用到自身的寫作文本中,進一步發揮閱讀的力量,促使學生獲得更強烈的創作欲望。
(三)提升學生語文綜合素養
學生在閱讀時可以了解文章基本框架,而在獲得相應框架知識以后,通過寫作進行表達,又加深了對框架的理解和應用能力。小學生通過大量的閱讀,可以明顯提高自身的知識儲備,并懂得如何利用創新型思維進行寫作。在寫文章之前,學生可以在頭腦中思考有價值且有內涵的內容,之后根據以往的閱讀經驗,在思維中形成特定的框架,通過精準的語言表達進行文章表述。由此可見,讀寫結合訓練是克服寫作難的有效辦法。
四、 小學語文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讀寫結合
(一)布置學生寫讀后感
讀后感是指學生在閱讀完一篇文章后,有感而發的感受。教師要求學生在閱讀以后迅速將真實的情感進行記錄,方便為后續寫作提供素材。對小學高年級的學生,教師要充分對其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進行訓練,在進行讀寫結合教學過程中,采取的正確方法,讓學生完成一篇指定文章的閱讀,然后寫出讀后感。比如,教師要求學生閱讀《七律·長征》這篇文章,由于事先為學生分析了文章的主旨和基本理念,學生在進行閱讀以后,就可以迅速對自身的想法和觀點進行描述,然后按照自己的理解表述真實的情感。學生總結以往學習的閱讀經驗,對這首詩進行了更深刻的詮釋,寫出關于這首詩的讀后感,明確都學到了什么和想到了什么?通過哪些語言和段落與自身的情感共鳴,進而給出自身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