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意
摘 要: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為我國教育注入了生機與活力。將STEM教育與幼兒學科核心素養融合發展,促進我國素質教育的創新。幼兒學科的核心素養教育關系到未來幼兒園老師專業素質,更關系到國家花朵的未來。在幼兒學科核心素養的教育中,要不斷轉變教育理念,改變相應的方法,轉變教學態度和觀念,加強專業能力的培訓,并在STEM教育背景下助力提升幼兒學科核心素養,讓幼兒得到更加全面的發展。
關鍵詞:STEM教育;助力提升;幼兒學科;核心素養
一、 引言
近幾年來,互聯網飛速發展,改變了我國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世界各國和地區都在思考如何能夠提高幼兒教學,這一問題成為如今關注的焦點,對于核心素養這一概念的提出,就已經引起了各國的關注。核心素養體系是在全國深化課程改革中首次提出的,逐步獲得發展并得到了國家政策的支持,在未來的教育方向上,核心素養就是其發展的方向,要不斷落實加以支撐。STEM教育就是以科學和知識為創新的理念,借助互聯網高科技手段不斷注重培養幼兒的思維能力,讓幼兒得到更加全面的發展。在幼兒學科的核心素養培養上,要不斷對此提出有效的策略,助力提高幼兒學科核心素養。
二、 對核心素養的概述和認識
核心素養是在全面深化改革落實立德樹人的意見中提出的,明確指出讓幼兒具備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能力。核心素養是黨的教育方針的具體化,是更加宏觀的教育理念,適應時代發展的潮流,而且具有很強的學科性,堅持以幼兒為本,遵循幼兒的發展規律,將更加全新的理念和方法貫穿教學過程,不斷提升,保證教學的嚴謹而且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趨勢,體現了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成果,與時俱進。同時又具備了很強的民族性,傳承中華傳統優秀文化,不斷落實優秀文化,并將核心素養扎根在中華民族的土壤上,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強調社會認同感。因此在我國的幼兒教育活動中,要以核心素養培養為依據,不斷加強對幼兒的全面提高。
三、 對STEM教育的認識
在20世紀末,美國在幼兒發展戰略報告中,首次提出了教育融合的理念。政府部門從逐漸完善立法的角度上提出了STEM教育,并實施了保障,強調STEM教育面向所有的幼兒,讓幼兒全面提高素質教育,并加強了資金的保障以及各個方面的大力支持,確保STEM教育的核心地位。STEM是學科、技術、工程和數學四詞首字母的縮寫,它強調采用跨學科的方式融合課程,加強教學。在如今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它適應了時代發展的需求,被更多的人所利用。在2016年美國又發布了關于STEM的教育創新,并強調不斷加強教育資源建設,促進教育的公平,提高課程的趣味性,培養幼兒的創造力,讓STEM更加優化,促進幼兒學科與STEM的連續性,加強教育與技術的革新。近幾年來,STEM教育已經深入到教學的實踐當中,對于STEM教育與教學課程管理等方面的融合,特別是在幼兒學科的核心素養當中,它已經具備了相當大的影響,必須要將STEM理念帶入到日后的工作當中,逐步提高核心素養的培養。
它還具有以下特征,主要表現在:第一,是整合。在討論STEM的特征時,有很多相關的術語,巴斯克斯等教育學家依據學科之間的關聯程度,將整合水平劃分為4個層次,包括學科的、多學科的、交叉學科的和跨學科的。伴隨著整合深入,不斷超越原來的知識體系,構建起持續的動態的學習者中心的內在聯結,幼兒需要將跨學科的知識逐步地運用到真實的情景中并多樣化的思考。STEM教育就是讓幼兒置身于這樣的情境之下,從而建立解決問題的過程,提高各個內容之間的聯系,超越學科知識的思維和理念,深入跨學科整合。第二,是以核心素養為目標。就是在傳統的幼兒學科教育中要具備核心素養,培養核心素養,具有很強的時代性和前沿性。它的開展目的就是為了讓個體更加了解真實的世界,并具備專業的能力,其本質上就是處于一個復雜的環境中解決問題的能力,涉及各方面的邏輯思維。而幼兒學科教育的核心素養就要基于這樣的知識和經驗之上,不斷強化升級和轉型。第三,以真實的問題情境和項目學習為課程設計。STEM教育是面向生活的,特別是在幼兒接觸到的日常生活和社會生活中,并以真實的情景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設置恰當的課程標準和提高能力指標,以探究式、問題式以及專題式等形式開展課程,不斷建立以幼兒為中心的課堂模式,進行跨學科學習活動并融合實踐。第四,加強創新性的思維培育。幼兒每天涉及的學科知識都要注重核心素養的培養,不能只是單單在某一領域進行單維度的認知學習,要構建起學科的理念,通過STEM教育呈現出真實的情境,多維度地拓寬不同領域知識之間的聯系,不斷加強對幼兒創新型思維的培育。
四、 STEM教育的價值
(一)既注重社會需求,也注重個性化的發展
STEM是從實用性的價值向高度發展的社會背景中轉變出來的,其直接原因就是創新型人才的緊缺,于是誕生了提高核心競爭力的國家戰略,體現的是國家意識和社會發展。往往在社會發展中價值取向不同,但是STEM所呈現的就是社會發展需求與個性發展的統一。STEM教育是以建造主義為指導思想的,力求達到實踐學習與心智學習之間的協同進步。建造主義其實就在建構主義基礎上強調學習者的經驗分享和交流,教師在幼兒的個性發展中,要讓幼兒處于真實的情境中,不斷發展進步,探尋不同的角度和思路,鑄造認知風格,獲得更加個性化的發展和實現,從而提高全面發展的能力。STEM讓幼兒所獲得的各項能力都是未來所需要的核心素養,能夠通過對幼兒的本質提升,從而促進社會的發展。
(二)融合各個學科知識
STEM是對學科素養的綜合,它讓各個學科之間存在內在的聯系,并根據生活中真實的情景,提供自然界的規律和原理解決是什么、為什么這兩個問題,其中數學中提供的學科就是知識與邏輯技術提供的,就是方法解決和如何做,不斷整合課程,將幼兒學習的各個學科經驗轉換互相聯系,形成四大學科之間共同的理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