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卓如 何雁

摘 要:選取國際貿易實務課程中“國際貿易爭議的處理——仲裁”為工作案例,采用翻轉課堂、線上線下、課前課后“理論知識+案例分析+情景演練”三位一體的教學模式,學生在課前觀看微課視頻,感悟中國傳統經商之道——“以和為貴,和氣生財”的傳統價值觀;課中分析國際貿易案例,感悟誠信的重要性,充分發揮課堂教學在育人中主渠道作用,著力將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于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同時分角色情景演練——以“模擬仲裁庭”的形式,使原本形而上的教學內容轉化為學習者實踐能力的提高,“模擬仲裁庭”的形式也培養了學生的邏輯思辨能力、語言表達和團隊合作能力等,達到課程思政的教學目的;課后,學生繼續在線完成相關任務,鞏固國貿基礎知識,提升學生對“貿易強國”和“中國夢”的認識。
關鍵詞:《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思政;仲裁;高職
中圖分類號:F7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32.014
1 課程簡介
《國際貿易實務》是高職國際貿易專業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本課程旨在培養具有國際貿易知識、跨文化溝通能力以及商務實踐技能的高素質綜合技能型人才,堅持以翻轉課堂為基礎,結合多種教學模式配合應用,如“翻轉課堂+PBL”和“翻轉課堂+CBL”,通過課堂情景式教學,培養學生實踐、協作、思辨、語言表達等能力,同時輔之以科學的課程考核評價方式,以期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2 案例選用意義
《國際貿易實務》課程主要針對國際貿易專業的學生,作為外貿人才的儲備軍,他們日后在從事外貿業務操作中不免要與不同風俗、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文化習俗的外國人打交道,少不了接觸西方的自由思想和沒落文化,意志力薄弱和缺乏批判思想的學生極有可能被西方思想動搖,這些錯誤的理論和思想與習近平新時代社會主義思想是格格不入的,是違背黨的宗旨和社會主義原則的,而在課堂中加入課程思政內容,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西方思想,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取得外貿事業的成功關鍵。
《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思政建設的核心工作是“凝煉特色,以生為本,立德樹人”,需要將思政教育真正的落在實處,落在知識點上,而選取“國際貿易爭議的處理——仲裁”為思政案例,能較好地將思政元素——“誠信、貿易強國、文化自信、中國傳統價值觀、經商觀”有機融入教學活動過程中。一方面采用“翻轉課堂”的形式,在課前要求學生閱讀中國進出口企業的國際貿易爭議仲裁案例,感悟中國國力的強盛,提升了中國在國際仲裁案中的話語權,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同時課前通過在線上平臺發布課件以及視頻資源,讓學生從被動接受知識轉變為主動學習知識,教師從課堂主導者變為引導者,鍛煉了學生協作學習,探究學習的能力,體現課程思政的全方位、全過程育人要求;另一方面,此案例將翻轉課堂+PBL(問題導向)——提出三個疑問“何謂仲裁?有何特點?筆者公司是否應該出庭?”與翻轉課堂+CBL(案例導入)、情景演練等創新教育教學方式方法相結合,使學生在真實情景中感悟誠信、嚴謹細致等職業素養的重要性,模擬仲裁庭的形式寓教于樂,引導辯證討論,提高學生學習自主性,使得學生和教師能夠頻繁互動,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3 課程思政教育實現方式探索
本教學案例注重發揮教師、學生兩個方面的積極性,翻轉課堂使得學生課前對課外學習資料閱讀自學,課中知識點檢測討論,教師再針對學生自學薄弱環節講解,學生與老師形成互動合作,課后教師布置練習幫助學生復習鞏固,如圖1所示。
具體而言,課前發布學習資料,引導學生自學,提出三個問題:“何謂仲裁?有何特點?我公司是否應該出庭?”由此引出“仲裁”是解決爭議的一種重要方式。常言道“和氣生財”,國際貿易進入新時代,和諧才能真正生財。和氣生財、共享共榮才是各國追求的歸宿,當進出口貿易因為不可抗力或者交易的一方認為對方未能全部或部分履行合同規定的責任與義務而引起的糾紛時,與其采取強硬的訴訟程序,友善和氣地與對方進行協商調解,將雙方的爭議交付仲裁解決,以義制利,控制逐利貪欲,化解矛盾,建立和諧關系,有助于國際貿易健康發展。
課中通過分析具體案情,巧妙尋找適合的切入點——中國國際話語權地位的上升,例如通過模擬仲裁庭的情景演練,使學生融入仲裁真實情景,從中感悟在進出口貿易中,針對關鍵性條款例如“價格、品質條款”,要嚴謹認真,一絲不茍,尤其要密切關注國際標準化組織或出口國規定的品質標準的各種修改和變動情況,以免引起爭議,造成損失,將中國夢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巧妙的融入課程,潤物細無聲;同時,依托于國際貿易實務本身知識點的固有思政要素,進行挖掘延伸講解,例如為了避免后續爭議,外貿業務員應認真謹慎對待合同中涉及的商品品質條款,強調專業嚴謹細致的國貿專業業務素養,誠信是買賣雙方最重要的品質,只有雙方秉承誠信的理念,嚴格按照合同規定的商品質量條款交付貨物,交易才能順利進行,增加誠信內容的講解;同時合理應用信息技術手段,提升教學效果,做到線上有資源,線下有活動,過程有評估,課后采用多維度評價,教師點評與學生互評相結合,實現以評促學。
4 課程思政改革的特色和創新之處
4.1 課程思政融入職場假設,創設教學情境
本案例將仲裁板塊融入模擬仲裁庭的情境中,教學設計源自職場假設,教師以學生未來職場活動為背景,按照“案件受理、組成仲裁庭、開庭、裁決工作”等流程設定教學任務,使得職場與課堂有效結合,能夠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
4.2 課程思政巧妙切入,潤物細無聲
結合高職國際貿易專業學生的學情特點,從職業道德、工匠精神、社會責任等方面,將國際貿易理論知識與思想政治教育潛在的融合起來,巧妙尋找適合的切入點,例如通過模擬仲裁庭的情景演練,使學生融入仲裁真實情景,感悟中國國際話語權地位的上升,強調國際貿易工作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突出強調中國經商之道與中國優良傳統美德,打造民族品牌,引爆共鳴的觸發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