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晨
【摘要】當前,大部分小學英語教師致力于英語課程內容整合工作,將英語教學模塊進行分解,通過統一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方式實現小學英語教學的根本目的,同時融合話題式閱讀教學,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文章將小學英語教學模塊內容與話題式閱讀教學相結合,轉變教學模式,提升了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質量和效果。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學模塊;內容統整;話題式閱讀;融合教育
一、引言
小學階段是學生語言系統完善的關鍵時期。小學英語教師應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利用自身的專業知識對小學英語教學內容進行模塊整合,加速教學模塊融合,打造全新的小學英語教學模式,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保證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效果。
二、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
小學英語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之前,要對新課程標準進行深入了解,根據新課標具體要求,制定完善的教學計劃,結合英語教材與課程設置情況,對小學英語教學工作形成正確認知,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提升小學英語教學效果,提高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應用能力。
首先,英語教師要樹立正確的課程整合觀念,與其他英語教師成立英語課程討論小組,針對小學英語教材的選擇、英語課程的設置以及教材模塊內容的整合問題展開分析和討論,遵循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從學生的英語學習基礎、教師教學水平及英語學科內容等方面出發,制定完善的教學模塊內容統整方案。同時,小學英語教師要在課程統整的背景下,加深對英語教學模塊內容的理解,采用多種教學方式開展課堂教學活動,保證英語課程整合工作落到實處,提升小學英語課堂的教學效果。
其次,英語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教材觀,明確自身的教學任務,了解教材的真正作用。教師與教材是使用者與被使用者的關系,因此教師不必照本宣科,一切按照教材內容進行教學,使得小學英語教學模式呆板,缺少機動性和靈活性。英語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英語基礎以及學生的理解能力,對教材內容進行科學取舍和編輯,有效整合教學內容,突出教學重點,提高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接受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三、明確課堂教學目標
小學英語教師要在正確教學觀念指導下,明確課堂教學目標。一方面,教師要認識到英語與漢語相同,都由相應的語言系統組成,包括語音系統、語法系統和語義系統。英語是進行現代化交流和溝通的主要工具,更是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世界以及構建健全的語言思維模式的重要語言。英語教師要基于上述理念對英語教材進行內容整合。另一方面,英語教師要根據英語課程標準及教育目標,完善包括英語系統教學、英語技能教學和英語應用教學三部分在內的英語課堂教學目標。同時,英語教師要根據課程目標和具體教學任務,靈活運用多種方式開展教學活動,落實教學目標,提高教學效果[1]。
例如,英語教師在教學蘇教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 2 A new student一課時,要結合英語課程標準,對教材內容進行增刪。首先,教師要明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學生通過教師的引導,熟練掌握本課單詞和詞組的讀法、寫法,如library,first,office,second floor等,能夠認讀句子“Where's the library? It's on the first floor.”期間,教師要利用不同的方式對學生英語運用能力進行訓練,引導學生根據教師指令做出正確動作,如“go to the library”“read a book”“say hello”“play game”等,強化學生對英語短語的應用能力。其次,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適當增加單數名詞、復數名詞以及專有名詞的教學內容,幫助和指導學生區分數詞中的基數詞和序數詞,利用教材對相關知識進行拓展,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英語教師在進行相關知識整合與拓展期間,要掌握課程整合的有效方法,形成“SARS”式課程整合模式:“S”指Select,教師結合教學大綱,確定教材中的重難點;“A”指Adapt,教師要明確教材中哪些部分能夠應用并拓展,哪些部分需要適當修改,進而實現英語教學目標;“R”指Reject,教師將教材中與課程無關的內容進行刪減,保證學生高效且集中地學習;“S”指Supplement,教師要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將目光放長遠,在教學過程中增加相關知識,拓寬學生的眼界,為日后的英語教學打好基礎。
四、強化課程整合意識
小學英語教師在教學實踐期間,要根據教學需要對教材內容進行模塊內容統整,將每一模塊作為整體,結合教學重點和難點,跳脫出教材內容的束縛,對整個模塊的教學話題進行歸納,選取合適的英語閱讀繪本,將英語課程教學模塊內容統整與話題式閱讀教學相結合,充分調動英語課堂教學的活力和動力。基于教學內容制定模塊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在課程整合過程中加深對課程的理解,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應用能力[2]。
例如,小學英語教材在內容設置方面分為六個單元,每一單元的教學內容符合當前年齡段學生的英語語言素質發展特點。教師根據新課標要求,將相關教學內容進行有效連接,結合不同的難易程度,制訂相應的教學計劃。一方面,教師將教材中相似的主題單元進行整合,歸納重要知識點,利用多種方式開展課堂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將相關知識點建立聯系,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強化學生對重點知識的理解。另一方面,教師充分發揮話題式閱讀的教學功能,在課程整合的基礎上,對教學內容進行統一,針對統一模塊內容制訂明確的教學計劃和目標,保證知識與能力目標符合該年齡段學生的實際發展狀況,同時將情感態度目標貫穿于模塊內容教學過程中,層層遞進,保證課堂上每一環節的設置具有科學性與合理性,進而形成整體教學模式。教師要不斷強化自身的模塊教學內容融合意識,有效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深化學生對模塊教學內容的理解。
五、促進多元文化走進課堂
英語是促進中西方交流的語言。小學英語教師在開展英語課堂教學活動時,要對中西文化進行差異化教育,將文化教學作為引導學生了解英語語言的主要途徑。英語教師要在課程模塊教學內容統整的基礎上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入研讀,著重關注外國語言文化,挖掘異國文化的魅力,將多元文化引入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環節,強化文化教育對學生英語綜合能力提升的作用,利用外國文化對英語模塊教學內容進行拓展和結合,豐富教學內容,活躍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科的學習興趣。
例如,教師在教學蘇教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下冊Chinese Festivals一課時,首先,將教材內容與其他模塊的相似內容進行統整,采用多種方式開展課堂教學活動。其次,教師結合本節課重點知識,對本國節日文化、不同地區的民風民俗以及節日背后隱含的深刻內涵進行挖掘。同時,利用多媒體平臺向學生展示外國節日,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對外國文化形成正確認知,加強多元文化與英語教學的融合,為學生展現多元化的世界文化,營造良好的師生互動場景,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和效果。再次,教師組織“頭腦風暴”游戲,指導學生針對不同國家的節日文化展開思考,必要時要積極展開小組討論,將自己了解的節日文化知識進行交流與共享,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最后,教師要對學生展開語篇教育,結合中西方節日文化的對比結果,指導學生閱讀文章,以中外節日為主話題,引導學生通過繪制表格的方式掌握中外節日文化的相關內容,進而掌握英語學科閱讀理解的解答技巧,豐富學生知識體系,強化其英語應用能力,提高小學英語模塊內容統整教學與話題閱讀式教學的實際效果。
六、加速多門學科課程教學融合
小學英語教師進行教學模塊內容統整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英語教學質量與效果。英語教師要突破傳統課程整合觀念的束縛,樹立全局觀念,立足于小學生綜合素質與能力的發展,在宏觀統整觀念的指導下,在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融入其他學科內容,加速學科教學與課程模塊教學的融合,活躍英語課堂氛圍,形成多門學科共同發展的趨勢。
例如在A birthday party一課中,教師首先在導入環節采用情境創設法,將學生引入到生日派對的情境中,接著將相似課程教學內容進行統一整合。完成本節課重點內容教學后,教師根據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選取適當時機,利用多媒體播放《祝你生日快樂》歌曲,融入音樂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共同歌唱,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課程即將結束時,教師通過游戲的方式,深入挖掘學生的潛力,進而提升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教師通過學科整合的方式,加速英語學科教學融合,針對模塊中的重點話題展開討論,采用話題式教學方法,提升學生英語應用能力。
七、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英語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摒棄傳統的主題研究式教學模式,將英語教材內容進行模塊整合,同時利用話題式教學方法,拓展英語學科的教學內容,促進學生英語核心素養及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的發展。
【參考文獻】
陳趙靜.關注小學英語單元統整完善學生語言學習整合[J].新東方英語(中學版),2018(07):143-144.
黃扶梅.淺談課程統整理念下小學英語故事化教學[J].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8(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