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金勇
◆摘? 要:探究式教學是當下應用十分廣泛的教學手段之一,能夠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給予學生廣闊的探究空間,進而實現學生知識與能力、情感態度及價值觀的協同發展。本文從小學數學開展探究式教學的意義出發,提出了探究學習的設計策略,致力于創新數學教學方法,讓學生“探”出學問,“探”出智慧,全面提高數學教學的實效性。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探究學習
新課程改革強調將實踐探究作為主要內容,以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創新能力以及實踐應用能力為根本落腳點,實現學生的綜合發展。小學數學課堂由于教學理念等原因,教學內容還停留在傳統“填鴨式”教學階段,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知識,導致數學教學質量低下,想解決這一難題,就需要教師創新教學模式,結合教科書開展探究式學習,優化教學內容,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教學內容更加符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增強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全面提升數學教學質量。
一、小學數學開展探究式學習的意義
小學階段對于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習思維以及人格的培養有著重大影響,探究式學習能讓學生在問題中找出切實可行的解題思路,突破思維的局限性,讓學生富有想象力和創新力,為他們培養出良好的素質和創造性思維打下基礎。其次,探究學習具備較強的互動性、探究性,能將學生全身心帶入課堂中來,并通過自身實踐感知到數學知識的真實存在,數學學習和日常生活息息相關,通過將原本單一的數學課堂和生活實際相連接,極大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探究式學習能夠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讓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并學會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中,極大的提升學生的洞察能力、邏輯思維能力以及知識應用能力。然后,探究學習能夠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積極性,發散其創造性思維。小學生的好奇心較重,且興趣頗為廣泛,具備較強的可塑性,因此通過探究活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其今后步入更高層次的學習打下基礎,有效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最后,探究教學充分彌補了部分學生抽象思維差的不足,解決了數學知識汲取的阻礙,將原本抽象的數學知識具體化和實質化,最終達到提升數學教學效率的目的。
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探究學習的開展策略
1. 小組合作探究,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
小組合作探究是一種集互動、探究為一體的教學模式,其核心內容在于教師提出問題或者給出任務,讓同學們自主分配小組,在規定的時間內找出答案,這一過程更加注重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夠顯著提升學生的合作能力、增強師生間的互動,對增強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有著重大意義。例如在六年級下冊“比例”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幾個學習小組,給每個小組發等一根一米長左右的木桿,然后將學生帶入晴天的操場,讓各個小組借助于木桿、陽光的影子,想辦法去估算出旗桿的高度,并且進行詳細的記錄,然后以組為單位開展競賽,之后老師可以給出最終答案,選取出評估的旗桿高度最接近、最準確的小組進行獎勵。通過這樣一種小組探究,讓學生自主學習,掌握數學知識的原理和運用,有效增強教學實效性。
2.注重引導,增添探究性內容
教師的引導對于推動整個教學情節有著重大意義,因此,教師要注重循序漸進的引導,給予學生探究的空間,讓學生經歷推理、探究這一過程。例如在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簡易方程”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雞兔同籠展開探究學習。雞兔同籠是我國民間廣為流傳的數學趣題,借助于這一問題,對學生進行引導和探究通,讓學生有效掌握方程的運用。教師首先在課堂上提出問題:“雞和兔一共有12只,腳共有28只,那么雞和兔分別有多少只呢?”部分同學用傳統的算術方法解決,然而這一方法比較復雜,但是借助方程,就能讓學生在輕易理解的基礎上快速解決。教師首先引導學生將雞的個數設為x,兔的個數設為12-x,那么同學們請根據雞兔的個數列出一個含有未知數x的方程,同學們這時就會進行探究,因為兔有4只腳,雞有2只,那么雞的數量乘以22加上兔的數量乘以4就等于所有腳的數量,這時部分同學在思考和探究下得出方程式:2x+4(12-x)=28,列出方程式后,學生就立馬就輕易得出雞和兔的數量。
3.任務式探究,給予學生自主探究的空間
維果茨基提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認為,學生在原有認知的基礎上通過一定的腳手架的輔助,學上能夠達到一個新的學習發展區。那么對于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教師要想有效開展探究式教學,就需要提前做好數學課堂的預設,創設課堂任務,讓學生根據所提出的任務進行自主、開放式探究。比如,在學習“長方體”時,教師可以將所學的新知與舊有的長方形知識相聯系,長方體和長方形有何異同?長方體的表面積計算?這樣一系列課堂任務,讓學生通過同學之間的探究和論證,找出答案。這樣層層深入的任務設置,能夠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也能讓學生在探究式學習中進入深度學習狀態。再例如在學習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下冊“面積”之后,教師安排這樣一個課堂任務:“用三角板畫一個2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學生這時會進行繪畫,教師這時候再用疑惑的口氣提出問題:“那么面積為2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應該如何畫呢?同學們請思考一下。”學生這時通常會探究欲望大增,其探究意識和提問意識也會更加強烈,紛紛開始在練習本上計算,有的同學甚至開始討論起來,課堂氛圍進一步活躍,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其主體性得以發揮。
三、結語
探究式學習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思維能力都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師要意識到探究式學習的重要性,發揮出自身的引導作用,設計實踐動手性強的課堂活動,讓每一位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讓學生們收獲知識的同時也能夠將知識付諸于實踐,有效提升數學教學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羅旭梅.“探”有學問 方能出彩——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探究學習[J].吉林教育,2011(22):21-22.
[2]周義元.自主探究學習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實施[J].西部素質教育,2016,2(14):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