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祥霞
◆摘? 要:要培養什么樣的人,這是教育工作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小學語文閱讀作為培養學生道德情感以及人文感悟的重要平臺,充分發揮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作用,更好地引導學生思想品德以及文化素質的發展,這也是立德樹人教育的基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本文圍繞立德樹人背景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開展實際進行思考,就如何在新時期發展背景下,更加有效的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進行探索。
◆關鍵詞:有效性;小學語文;教學策略
在立德樹人背景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的組織與開展,需要教師自身具備高度的責任感,立足學生發展實際去創新教學理念、改進教學方法,進一步推動教學模式的升級,以此來促進道德教育與語文教育的協調發展。學生也能夠從閱讀學習的過程中更好地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與學習能力。
1當前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1.1閱讀模式單一
單一的閱讀教學模式,極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閱讀積極性的提升。作為教師在組織語文閱讀的時候,自身所能夠選擇的方式較少,通常是以教師為教學主體引導學生展開閱讀這樣的形式展開的。這樣的閱讀方式不利于學生創造性與閱讀主動性的激發。
1.2目標性不強
閱讀本身也是一個增長知識,夯實道德基礎的過程。但是在當前小學階段的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學工作的組織缺乏目標性,這也使得整體的閱讀教學效果差強人意。
2新時期背景下如何提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2.1加強愛國主義教育
立德樹人的根本在于熱愛自己的國家,所以注重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感,無疑是立德樹人教育的重要基礎。作為新時期的教育工作者,要堅持以培養社會主義的建設者與接班人為工作開展的出發點與落腳點,充分挖掘語文教材中關于愛國主義教育的素材與內容,引導學生去進行閱讀,以此來更好地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
例如在學習《國旗與太陽一同升起》的文章時,教師可以借助于多媒體設備向學生展示新時期我們國家發生的一些翻天覆地的變化,以此來增加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結合文章的主題,為學生播放天安門廣場升旗的畫面場景,通過營造這種身臨其境般的學習氛圍,去更好地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
亦或者在學習《虎門銷煙》的文章時,教師就可以結合當時中國積貧積弱的社會現實去給學生講解自鴉片戰爭以來,舊中國所遭受的磨難與屈辱。向學生講解以林則徐為代表的優秀中華兒女不屈不撓的反抗故事與精神。通過這樣的方式,去加深學生“落后就要挨打”的思想意識,有助于學生樹立“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的信念與情感意識。
2.2加強責任意識教育
對于小學生而言,責任意識的培養也是其成長道路上必不可少的內容。當前很多孩子都是家里的獨生子女,從小家長對其都是百依百順。這也使得很多學生表現出了自私、任性的不良品質,這種凡事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習慣, 不僅會影響學生當前的學習成長,對于學生未來的發展也會帶來很多不利的影響。所以堅持立德樹人教育活動的組織,就必須加強學生的責任意識教育。
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就要善于挖掘閱讀素材中的責任符號。例如在學習《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文章時,教師就可以給學生們講解毛主席的故事。毛主席以國家興亡為己任,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為民族的解放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毛主席身上所表現出的高度責任感與責任心也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學習。
2.3加強民族文化教育
民族文化是我們民族在悠久歷史長河中積淀下的寶貴財富,也是在面對新時期挑戰時克服困難、再創輝煌的精神食糧。作為我們的民族之魂,在當前西方文化和市場經濟文化充斥著整個社會環境的大背景下,加強傳統民族文化的弘揚與教育意義重大。在教育工作的開展中,民族文化教育活動的開展有助于陶冶學生的性情,培養學生的內在品質。所以教師也要注重發揮語文課程的固有價值,引導學生去接觸和感受我們民族文化的魅力。例如在學習《“年”的來歷》時,教師就可以圍繞我們傳統節日春節的相關知識去組織教學。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游戲的方式,去演繹“年”的故事,讓學生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去更好地感受與傳承我們的傳統文化,以此來更好地豐富學生的文化感知。
2.4加強勞動教育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說的那樣,要在學生中弘揚勞動精神,教育工作的開展要引導學生去崇尚勞動,尊重勞動。
現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基本不會要求孩子去從事什么勞動。這樣的教育方法看似是家長對孩子的寵愛。但是從長遠的角度出發,如果孩子不去從事勞動,自然也就感受不到勞動的艱辛與不易。這不僅不利于學生去感知這個豐富的世界,也不利于學生去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所以教師在組織閱讀教學的時候,也要善于挖掘教材中勞動教育的因素,結合課文閱讀內容,去轉變學生錯誤的勞動觀念。逐步引導學生去積極參與勞動實踐,讓學生在親身的參與體驗中,去更好地養成熱愛勞動、尊重勞動的好習慣。
3結語
小學生是未來社會的棟梁,為了推動學生更好地成長,加強立德樹人教學的落實與貫徹意義重大。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堅持圍繞學生的自身發展訴求去展開教學,結合時代的發展去審視學生的道德素養教育與培養。通過積極展開閱讀實踐,去進一步拓寬學生的文化視野與個人修養,這不僅有助于學生養成正確積極的價值觀與人生觀,也有助于學生更好地學習與成長。
參考文獻
[1]張巖.芻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探究意識的培養[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10,26(2):79-79.
[2]劉曉娟.基于生本教育理念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探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2):199.
[3]劉揚.從小學語文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銜接談工具性教學探究[J].語文課內外,2020,000(007):159.
[4]周紅姣.基于信息技術環境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探究[J].讀天下(綜合),2020(2):0246-0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