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杰
摘? 要? 武術散打作為一項競技運動,需要參賽選手有很強的心理素質。而比賽前散手的心理狀態決定了這場比賽選手發揮的水平,也是很多專家學者重點關注的問題。因此,本文在多方調研查找參考文獻的情況下,對武術散手運動員賽前心理狀態進行了研究,并根據研究結果提出了對應的對策,希望對散手運動員和教練員有所幫助。
關鍵詞? 散手運動員? 心理狀態? 訓練方法
中圖分類號:G852? ?文獻標識:A?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1)07-010-01
武術散手也就是通常意義上的武術散打[1]。這是一種需要兩個人面對面博弈,并且在規定時間內分成勝負的運動。這項運動需要運動員有良好的身體素質,過硬的心理素質以及完美的作戰技巧[2]。作為一項對運動員要求極高的運動,武術散打要求運動員要心理素質過硬,能適應各種比賽的壓力。在這種情況下,運動員在比賽前的心理狀態直接決定了水平的發揮[3]。因此,運動員的賽前心理狀態極其需要被關注并且給出一定訓練方法。
一、賽前心理狀態分類
(一)緊張
因為競技比賽的激烈特征,運動員大多數會出現緊張的情緒狀態。通常表現為極度興奮、口吃、焦慮等。在身體上通常會表現出呼吸局促、暴躁不安、面色蒼白、心跳加快等。出現這樣的情況,運動員往往不能在賽前調整好自己的情緒,而是將這種情緒帶入到比賽中,從而發揮失常,達不到自己的真實水平。從醫學角度看,出現緊張的情緒是因為大腦因為興奮造成了神經系統和中樞系統的調節能力變弱導致的。而出現緊張的原因大多是因為上場次數少,沒有足夠的經驗和適應能力。
(二)沒信心
比賽前沒有信心也是很多運動員比賽前會有的狀態。通常在生理上表現為害怕、發抖、動作緩慢、不想上場、毫無斗志等。這種狀態來自于大腦皮層興奮太弱情緒抑制過高引起。長期處于這種狀態下,運動員很容易發生抑郁的情況,嚴重者會出現抑郁癥的狀況。運動員在賽前沒有很好的睡眠和休息,會導致這種賽前的不自信。同時,在比賽前受到一些外部的刺激和詆毀,也會讓運動員產生這種狀態。通常,比賽之前,思想有包袱但是沒有及時排解,導致這種情況被帶到了比賽現場,從而讓運動員失去斗志。
(三)自負
擁有這種狀態的運動員看起來異常興奮,眼神篤定,感覺勝券在握。但是這種情緒其實是最可怕的。這種情緒容易發生在訓練中獲得過好成績的運動員,通常這些運動員會高估自己的水平、低估對方的水平。帶著這樣的情緒上場,一旦比賽中出現失誤,會異常煩躁而無法專心比賽。
二、訓練方法
(一)模擬
模擬的訓練方法簡單說就是在腦海中反復想比賽的場景、對方的招式,從而做到心中有數。這種訓練方法主要是讓運動員有一定情境適應能力。通過對當天比賽的模擬估計各種可能遇到的情況,從而想好對策。而模擬訓練又可以分為場景模擬和語言模擬。場景模擬也就是一般意義上的模擬,就是在腦海中一遍遍過場景,從而預測各種意外情況。而語言模擬則是通過模擬現場的各種聲音,讓運動員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不懼怕當天的環境。
(二)自我暗示
自我暗示也就是讓運動員發自內心覺得自己可以。這種訓練方法很適合沒有自信的運動員。這種方式起源于瑜伽,在追求內心寧靜的同時讓大腦接收到自信的信號,從而讓自己滿懷信心。在武術散打中,運動員通常會出現沒有信心,或者臨場退縮的情況。這種情況下,可使用自我暗示的方法,將運動員對比賽的焦慮和害怕轉移到自己的能力上來。讓運動員意識到比賽的核心是自己的發揮,而不是對方是否比自己優秀。在自我暗示的過程中,教練員要給運動員充分的提示,不要讓運動員從不自信轉為盲目自信。在合理的自我暗示下,運動員是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在比賽中正常發揮甚至超常發揮的。因此,比賽之前,教練員要根據運動員的特點對運動員進行賽前暗示,幫助運動員完成賽前心理狀態的調節。
(三)激勵
激勵法,顧名思義就是鼓勵運動員。這種方法是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調節方法。在長期訓練中,運動員不免產生對自己的不自信或者自我懷疑。這些情緒的出現會大大影響運動員水平的發揮。而教練員的衷心贊美和肯定能給運動員帶來很大的心理慰藉,在心理上不會產生負擔。在運用激勵法時,教練員一定要把握激勵的分寸,既不能過于浮夸不切實際,又不能過于敷衍沒有力度。以正確的口吻激勵運動員,會達到緩解緊張情緒、調節心理狀態的作用。
三、結語
作為一項競技比賽中的親身參與者,運動員往往承受著巨大壓力。因此教練員要及時關注到這些情緒,根據不同的運動員給出適合的建議,從而達到正常發揮的目的。在眾多調節方法的選擇上,教練員應該因人而異,做到不同運動員有不同的調節方法。同時,也應該熟練掌握各種調節方法,確保能將這些調節方法合理有效運用到運動員身上。經歷過這樣的反復調節,運動員一定會在賽前將各種負面情緒大部分消除,從而保證正常水平的發揮。
參考文獻:
[1]劉瑞強.武術散打比賽心理調節方法研究[J].體育科學研究,2017,14(03):101-103.
[2]黃帝全,黃森.克服散打實戰教學中學生的焦慮心理的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7,21(04):53-55.
[3]劉軍.武術散手運動員賽前心理研究[J].喀什師范學院學報(漢文版),2016,26(03):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