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雨
摘? 要? 為促進高校體育課中街舞課課程思政的有效開展,本文運用文獻資料法和田野調查法,通過對高校街舞課程中思政教學的開展方式進行分析探討,希望能為街舞課課程思政的系統化建設提供參考。
關鍵詞? 高校體育? 課程思政? 街舞
中圖分類號:G807.4? ?文獻標識:A?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1)07-028-01
一、前言
隨著我國經濟飛速增長,國家的現代化進程加速,全面脫貧的實現,我們的生活環境和身邊的事物也隨之飛速變化。多樣化和多變的社會現實對大學生既有積極影響,也有消極影響。課程思政,是在傳授課程知識的同時引導學生成長為人才,培養青年學生自強不息的人生理想與實現“中國夢”的偉大理想有機統一,讓每一位大學生都能成長為建設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這一重要論述為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構建“大思政”格局,促進“思政課程”向“課程思政”轉變,“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隨著會議精神的落實,全國各高校紛紛開始“課程思政”的探索與實踐。街舞課作為體育課程中的諸多項目之一,如何將街舞有機地與思政融合,如何在街舞課中有效的開展課程思政,如何將會議精神落實在每一次的教育教學實踐中,需要對課程思政有系統的認識與思考。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了文獻資料法、田野調查法等研究方法。
三、研究結果與分析
課程思政要求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將知識傳授與價值引導有機統一起來,從而使學生在認知、情感和行為方面形成正確的方向。同時,也要求教師在課程教學的過程中體現出應具備的師德師風。
(一)街舞課課程思政的開展,要確定好街舞課教學的具體內容
街舞是基于不同的街頭文化或音樂風格而產生的不同種類舞蹈的統稱。街舞的英文翻譯有且僅有“Street Dance”一種,而經常被提及的“Hip-hop”則是整個街舞文化的統稱。街舞文化包含的內容廣泛,除了舞蹈和音樂,還包括涂鴉和夸張的服飾。高校中的街舞課程需保留街舞自由的舞蹈風格,同時應祛除頹廢和不安全的元素,使街舞在保留其審美價值的同時增加了鍛煉價值,這是街舞課開展課程思政的先決條件。
(二)街舞課課程思政的開展,要重視對學生進行家國情懷的培養
通過榜樣的力量,帶動學生在思想上樹立堅持運動的信念。鐘南山現任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學專家,亦曾是全運會冠軍。他雖然已經80余歲的高齡,但是仍然身強力壯,一身的肌肉完全不輸年輕人,強健的體魄才是支撐為祖國奉獻的基礎。學生有了目標,在運動練習的過程中更能堅定信念和充滿動力,也會愿意嘗試更多的運動方式。而隨著這個過程中自身出現了體態的改善或身體素質的提高,學生可愈發發現運動的意義,如此便會更加熱愛運動,從而實現終身體育。
(三)街舞課課程思政的開展,要重視學生團隊精神的培養
街舞課在授課過程中,可在動作編排里加入更多的分組配合動作,需要大家每一個人完美的動作展示以及互相之間的配合,才能使整套動作達到最好的呈現。對于小組的成員來說,不僅要有個人能力,更需要有在不同的位置上各盡所能、與其他成員協調合作的能力。因此,在這個過程中,每個人對于自身動作的鉆研練習都要格外深入,從而保證動作在配合中不會失誤。同時,在完成動作的過程中對小組中其他同學也會隨時關注,以保證整套動作可以成功完成。大家在各自完成動作的同時又互相關注和配合,逐漸形成了團隊精神。團隊精神是一個人重要的道德品質,也是街舞課課程思政的重要組成部分。
(四)街舞課課程思政的開展,要重視對學生堅韌不拔的頑強精神的培養
街舞課作為高校體育課程眾多項目之一,既有街舞的個性化的內容,又有體育課的基本身體素質練習要求。因此,街舞課會練習到學生的心肺耐力、上下肢及腰腹等力量、柔韌、協調、節奏等多方面能力。在每一個方面尤其是心肺耐力及力量等方面練習時,學生常常會面臨運動中的極點狀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向學生說明“極點”狀態的原理,以及如何克服,并且鼓勵學生堅持住,這樣才會使各方面的身體素質有進一步提升。在每次提升之后,繼續鼓勵學生根據自身情況設立新的目標,然后強化練習。在這個不斷突破自我的過程中,學生就能逐漸形成堅韌不拔的頑強精神。
四、結論與建議
街舞課課程思政是體育課課程思政下的具體內容,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其建設和改革要不斷探索、深化和完善,不僅要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效果,還要形成可復制、可借鑒的經驗和做法。這是在總結和借鑒其他課程成功實踐的基礎上,結合街舞課本身的特點,遵循加強研究、匯集思路、結合實際、積極探索、及時總結的原則。為此,我們應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精神為指導,形成完整的街舞課課程思政發展體系。
參考文獻:
[1]肖香龍,朱珠.“大思政”格局下課程思政的探索與實踐[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8(10):133-135.
[2]趙繼偉.“課程思政”:涵義、理念、問題與對策[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19,17(02):114-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