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迅 辛宏
摘? 要? 習近平總書記于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健康中國”戰略,著重說明要把人民健康放在首要發展的重要戰略地位。大學生作為未來建設國家的主力軍,是民族興盛和國家富強的希望。為此,有關方面更要切實做好體質監督工作,進一步提高大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本文從監督背景、監督主體、監督缺陷和監督建議改進方式為綜述內容,以期提高青年學生的自我體質鍛煉能力,幫助其培養“終身鍛煉”的良好體育運動習慣,并從四方面提出了問題及解決建議作為結論,為大學生提高體質健康作為參考,為科學地施行《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提供依據。
關鍵詞? 學生體質測試? 體質監督? 評價體系
中圖分類號:G804? ?文獻標識:A?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1)07-067-02
習近平總書記在關于建設我國體育強國的論述中提到“健康中國”國家戰略規劃體系是研究和解決我國當前和長遠健康發展問題的必然要求和發展趨勢。大學生的體育健康教育是其高等教育的最后階段。培養其終身熱愛體育的良好觀念,是每個體育工作者的義務與責任。重視學生體質健康監督體系的構成,對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有效提高起到促進作用。
一、“健康中國”戰略背景下體質監督的意義
(一)“健康中國”戰略背景
2016,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實行《“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明確推進中國建設的偉大藍圖和行動綱領。這一戰略不僅是一份紅頭文件,也是黨和國家實現全民健康的目標和要求,對推動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繁榮發展起到了關鍵作用。
(二)體質監督的意義
從近年來的數據和各種相關文獻的統計結果來看,盡管近20年來中國青少年的體質健康狀況有所改善,但情況仍不容樂觀。許多重大疾病的發病年齡逐漸“年輕化”。因此,學校體育監督制度在監測學生體質發展方面尤為重要。通過建立完善的體質健康監督體系,可以有效地協助學生了解其自身的體質現狀,提高體育鍛煉能力,也可以幫助學校掌握學生的動態身體狀況,從而調整體育教學的設計,為體育教育的科學研究提供強有力的數據支持。
二、體質監督的相關研究
(一)體質監督的發展現狀
2002年7月由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3次聯席會議制定,頒布了《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對學生的身體素質、身體形態和運動能力三個方面進行監測和評價。2014年訂正后的《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把監督方式拓展到行政監督、輿論監督、公民監督和第三方監督,使評價指標更加準確和可操作,以此統籌學生的個體差異及全面發展。在2016年6月,國務院下發的《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中提出要把我國青少年作為深入實施全民體育健身行動計劃的重點服務群體。
(二)體質監督存在的問題
1.體質監督不夠嚴格化。陳善平等人在《大學生體育失范行為的認定與分類》中有關于體測失范行為的論述,其中輕者體測動作不規范;嚴重者為躲避體測考試,通過“找關系”造假病例證明,取得體測免試資格。還有不參加正式考試,期望用補考通過考試。在百度,以“大學生體測作弊”作為搜索內容,相關報道199000條,出現了“替代客戶”和“替代測試族”的字樣。以上體測失范行為是對無作弊行為的學生不公平,也造成體檢結果的失實,是一種嚴重的違紀行為。
2.體質監督不夠被認同化。馮俊杰在《重慶市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研究》中根據調查數據解釋說,53.9%的大學生認為體質健康測試對個人參加體育鍛煉沒有激勵作用,31.4%的大學生認為體質測試的激勵作用不大。如果體質測試和監督制度得不到學生的廣泛認可,學生就會產生“不愿考”的思想,同時,也是上述“假證”、“代跑”等作弊手段的主因。
3.體質監督不夠安全化。鄭曉峰等人在《改革開放40年我國學生體質測試監督機制的發展與完善》中提到,大量報刊和網絡對學生體質進行了“僥幸心理讓體質測試簽生死狀”“誰讓體檢成了洪水猛獸”等社會輿論監督。從某些方面說,體質測試對一些學生來說是危險的,正因如此,高校才能想出“簽署生死證明”這離譜的逃避責任的辦法。所以體測的安全教育和準備尤為重要。
4.體質監督體系構成不夠完善。霍軍、陳俊在《學校體育監督組織實施、困境與破解:基于第三方評估的視角》中指出,我國第三方評估還存在制度不完善、行業規模不足、監管的缺失等現實困難,加上第三方自身的獨立性、專業性等核心特征沒有得到充分體現,導致政府、學校、社會的迫切需求與第三方自身的不完善之間的矛盾是客觀存在的。筆者認為,學生的高水平體質健康需要多部門協作,而不是某一個部門單方面做出努力就能達到的。
三、結論與建議
(一)完善政府法律法規的監督
法律規定中的監督作用是監督的主體。我國對學生體質測試沒有立法,只是以通知或意見的形式下發到各省市。政府方面制定有針對性的方針政策,是促進體能測試工作順利進行的有效保障。對檢測部門的劃分、檢測經費、檢測人員補貼等也要給予明確的政策指導。
(二)加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第三方參與監督
優化建立對大學生教育體質進行監管的第三方機構資格保障制度,使教育環境的市場競爭更加公平公正,確保第三方機構對學生考核結果的準確性和專業性。此外,還可以構建完善的督導路徑,如可以加強抽查復核工作的常態化,由專門機構監督,采取學期檢查的辦法,使復核工作蓄勢待發。
(三)制定完善的學校職能部門監督體系
改變學校體質測試的傳統認識方式是不斷提高測試數據內容真實性的重要因素。學校可以將體育監督相關教育納入新生入學教育,在課余時間利用學校公眾號等第二課堂教育開展體育意識教育宣講,或是進一步加大考核機制,將體質測試與評優評先等資格掛鉤。對發現有嚴重失范行為的學生,將予以開除報名,取消其本人參加本學年學校獎學金考核評價、評選和表彰先進資格。
(四)鼓勵教師參加相關測試培訓工作
體育教師在培養學生對體質監督態度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首先,大學新生的第一堂體育課可以采用理論課的形式,宣傳體質知識、介紹體質測試方法以及考試比例。體測前,教師要提前通知學生體測時間,給學生足夠的時間準備,保證學生在體測過程中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真實水平,從而保證了測試數據的準確性和真實性。
四、結語
總之,體監制度的進步和完善并不是單靠某個部門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政府、社會、第三方組織、學校、家庭和學生自身的團結和凝聚,共同探索,努力建設“六位一體”的高效整體。政府有效組織、社會及時監督、學校高度執行、家庭相互協調相互信任,學生也應摒棄委屈,積極參與。再加上第三方機構的多元化監督和制衡,各系各司其職、各負其責才能真正達到取長補短的效果,最終提高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和抵御疾病的意識和能力,為今后中國發展的主力軍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廣貴,朱玉龍,孫迪,等.大學生體質與健康測試的反思與策略優化[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20,38(03):92-96.
[2]鄭金壽.測試認知、測試動機與大學生體質測試成績的關系研究[D].廣州:廣州大學,2019.
[3]黃晨華,陳莉.獨立學院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監督評價機制的建立[J].體育科技,2014,35(05):89-90+93.
[4]李健康.面向21世紀中國高校體育改革之思考[J].體育學刊,2000(04):75.
[5]陳善平,劉麗萍,張中江,等.大學生體育失范行為的識別與分類[J].體育研究與教育,2020,35(01):12-18.
[6]馮俊杰.重慶市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研究[J].內江科技,2021,42(01):56-57.
[7]鄭小鳳,張朋,劉新民.改革開放40年我國學生體質測試監督機制的發展與完善[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8,52(12):74-79.
[8]霍軍,陳俊.學校體育督導組織實施、困境與破解:基于第三方評估的視角[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21,36(02):141-150.
[9]馮俊杰.重慶市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研究[J].內江科技,2021,42(01):56-57.
[10]姚小晶.山西省大學生體質健康教育保障體系現狀調查[D].臨汾:山西師范大學,2018.
★通訊作者:辛宏(1980-),男,遼寧沈陽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學生體質監測。
★基金項目:1.2021年遼寧省經濟社會發展研究課題,項目編號:20211slwzzkt-015;2.2017年沈陽醫學院科技發展基金項目,項目編號:20172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