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
摘 ? 要:新時代高校大學生主流意識形態整體上呈積極態勢。然而,由于新媒體的廣泛應用、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以及西方社會思潮的侵入,大學生對以馬克思主義為主導的主流意識形態認同呈現出較為復雜的情況。調查和分析新時代大學生主流意識形態認同存在的問題及原因,事關我國高校人才培養的方向和質量,是促進高校大學生思想健康發展、防范非主流文化侵入大學生主流意識形態和保障我國高校意識形態安全的需要。
關鍵詞:新時代;大學生;主流意識形態;認同
中圖分類號:G645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1)26-0080-03
理論在一個國家實現的程度,總是決定于理論滿足這個國家的需要的程度[1]。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新時代”的提出是在滿足我國國家需要的關鍵歷史時期做出的重大判斷。如今,互聯網的廣泛應用、全球化的快速發展和各種社會思潮的相互滲透,人們的生活方式、思想觀念和主流意識形態深受影響,尤其是對高校大學生主流意識形態認同影響深遠。高校大學生作為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其對主流意識形態的認同對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意義重大。
一、新時代對大學生主流意識形態認同的挑戰
(一)經濟全球化沖擊大學生對主流意識形態的認同
習近平總書記說,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經濟全球化是當今時代最為突出的特征。新時代經濟全球化向縱深方向發展,世界各國文化交流也越來越頻繁,西方普世價值觀、新自由主義和歷史虛無主義等西方國家的資本主義意識形態也隨之傳入我國。這些資本主義意識形態良莠不齊,甚至有些西方國家不懷好意,對我國進行意識形態滲透。有些西方國家采取隱蔽手段對我國主流意識形態進行腐蝕和滲透,打著全球化的幌子,以各種方式傳播西方的思想文化、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2]。大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尚處于發展階段,他們的思想行為極易受西方不正之風的影響。
(二)互聯網廣泛應用影響大學生對主流意識形態認同
互聯網廣泛應用是新時代最為顯著的特征。網絡改變了傳統教育教學模式,同時也為學生提供了新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方法。網絡時代的去中心化傳播賦予了普通網民自主傳播的權利,這種極強的自主性徹底打破了思想政治內容的嚴肅性[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生態環境受到嚴重威脅,高校主流意識形態教育面臨功能性“障礙”的窘境。與此同時,由于網絡的開放性和虛擬性,導致網絡上信息泛濫、價值取向多樣,一些虛假信息和極端自由主義思潮在新媒體肆意傳播。面對如此真真假假的思想觀念,大學生在價值判斷和行為選擇上常常不知所措,僅靠個人好惡和直觀感受判斷事物的是非好壞,所以在處理一些社會敏感問題時很容易產生“蝴蝶效應”,受網絡輿論的影響,大學生主流意識形態認同在一定程度上被弱化。網絡詐騙、校園貸、網絡傳銷等充分反映了新時代大學生價值觀和行為深受互聯網影響。
(三)文化多樣性削弱大學生對主流意識形態認同
文化多樣性是新時代最為明顯的標志。新時代信息流通越來越發達,文化更迭也日益加快,文化呈現出多樣的發展趨勢。面對復雜多樣的文化,大部分大學生緊跟時代潮流,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等主流文化,但是仍有極少數大學生無法做出理性的甄別,常常出現思想上搖擺不定、意識淡薄以及人際關系冷漠的現象。另外,受西方文化的影響,有些大學生追求“洋化”,穿品牌、吃洋餐、用洋貨,可以說,“對一個傳統社會的穩定來說,構成主要威脅的,并非來自外國軍隊的侵略,而是來自外國觀念的侵入,印刷品和言論比軍隊和坦克推進得更快、更深入。”[4] 新時代大學生主流意識形態的認同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四)“泛娛樂化”弱化大學生主流意識形態認同
當今時代新媒體日益盛行,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極大便利和實效,隨之也造成“泛娛樂化”現象的出現。“泛娛樂化”現象是一種裹挾在享樂主義、消費主義之中的以娛樂包裝一切、衡量一切的社會現象,已經成為影響大眾文化健康發展的重要問題之一[5]。在市場經濟社會,為追求最大利益,博得大眾眼球,贏得市場,娛樂往往背離其本質意義,超越其發展軌跡。一些娛樂產品以碎片、低俗、虛擬的內容和話語形式刺激大眾的神經末梢,麻痹人們的頭腦,以至于“惡搞”、“愚樂”、“虛幻世界”等現象不同程度地走進大眾視野,滲透到社會的方方面面。與此同時,有些大學生在學習之余為尋求精神慰藉而沉溺其中、樂此不彼,導致其審美價值觀媚俗化、文化價值觀娛樂化、生活價值觀功利化,對生命看得淡漠,思維陷入一種非理性的娛樂“怪圈”。因此,“泛娛樂化”干擾大學生正確認知,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大學生主流意識形態認同。
二、新時代大學生對主流意識形態認同存在的問題
(一)大學生主流意識形態認知認同膚淺
大學生主流意識形態認知認同,是指大學生對當今社會所倡導的主流思想認識、道德觀念和價值評判等意識形態內容的理解和領悟。新時代大學生通過新媒體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能夠深刻感受到我國各項事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也認識到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對我國主流意識形態也非常認同。然而,有極個別大學生對我國主流意識形態、對新時代精神等正能量認識不足、把握不深,缺乏認知的深度和廣度。
(二)大學生主流意識形態情感認同淡漠
大學生主流意識形態情感認同,是指大學生主流意識形態認知認同后,運用主流意識形態的原則和規范去評判外部環境中的人和事產生的情緒體驗。新時代大學生對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社會主義主流意識形態價值觀具有高度認同,但也有部分大學生僅是為考研而學習,認為課程枯燥乏味,對知識死記硬背,對我國主流意識形態的體會不深刻,情感體驗不足,情感認同度有待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