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菁


【摘要】目的:分析了為接受無創呼吸機治療的呼吸衰竭患者開展臨床護理路徑的實際效果。方法:研究以在我院接受治療的78名呼吸衰竭病人為研究對象。首先,對所有患者的基本資料進行分析整合,之后把他們劃分成了實驗及對照兩組,各有39人。對照組患者采用的是常規護理措施,而實驗組患者又增加了以臨床護理路徑為主導的護理措施。結果:實驗組患者的健康知識知曉評分要高于對照組患者,之后呼吸機使用時間和平均住院時長均要短于對照組患者,結論存在顯著統計學差異(P<0.05)。最后實驗組患者的肺部功能指標要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P<0.05)。結論:對需要接受無創呼吸機治療的呼吸衰竭患者來說,對其實施以臨床護理路徑為主導的護理措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無創呼吸機治療;呼吸衰竭;臨床護理;臨床護理路徑;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DOI】
呼吸衰竭是一種臨床中較為嚴重的多發性病癥,該病的病情發展較快,而且會伴有多種并發癥,所以會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非常嚴重的威脅[1]。無創呼吸機是這部分患者在臨床治療中經常會用到的治療方案,其效果非常顯著。治療期間,其實應當做好患者的臨床護理工作,以鞏固實際治療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基本資料
本次研究開始于2020年5月、結束于2021年5月。具體將在本院接受治療的78名呼吸衰竭患者當作研究對象。首先,對所有患者的基本情況進行了整合分析,之后把他們劃分成了實驗及對照兩組,人數相等。具體來說,對照組患者采用的是常規護理措施,包括23男、16女。組內患者的年齡在41-71歲之間,年齡均值為(57.23±4.35)歲。實驗組患者又增加了以臨床護理路徑為主導的護理措施,共有22男、17女。該組患者的年齡在40-70歲之間,均值為(56.79±3.21)歲。研究中涉及到的所有患者均符合“呼吸衰竭”的診斷標準,之后精神正常、意識清醒并且均已知曉本次研究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內容。經數據計算可知,兩組患者的常規資料并不具有顯著統計學差異(P>0.05)。
1.2 研究方法
首先,對照組患者采用的是常規護理措施。而實驗組患者則又增加了以臨床護理路徑為主導的護理措施。具體內容如下:(1)病情評估。需要在患者初入院時對其病情進行評估,并且根據評估結論確定護理路徑。在此基礎上,要有重點、有次序、有計劃的完成各個環節的護理工作,要根據實際情況對護理路徑進行優化調整,以保證護理效果。(2)住院期間的護理干預。在患者住院期間,很容易會出現緊張、焦慮、害怕等負面情緒,個別患者還有可能會出現抗拒治療的行為。鑒于上述情況,要注意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安撫好患者的負面情緒。護理人員需要告知患者在治療恢復期間可能會遇到的并發癥問題,以提高患者的風險意識。(3)出院后的跟蹤護理。在患者出院后,要安排醫護人員做好患者的跟蹤隨訪,以便于實時了解患者的治療恢復情況。在此基礎上,要重點了解患者對于無創呼吸機的使用情況,針對其遇到的問題做好答疑解惑。
1.3 觀察指標
研究中,首先對兩組患者的健康知識知曉評分、呼吸機使用時間和平均住院時長進行了匯總對比。其中健康知識知曉評分的量化分析使用的是我院醫護人員自制的調查問卷,共涉及到了用藥、飲食、功能鍛煉、疾病預防等10個方面的內容,每個方面有10道題。答對得一分,答錯不得分。滿分為100分,高于90分為優秀、80-90分為良好、60-70分為一般、低于60分為不及格。其次對兩組患者的血氣指標進行了量化對比,包括PaCO2、PaO2、pH值三個指標。最后對兩組患者的肺部功能情況進行了量化比較,包括FVC%、FEV1%和FEV1三個指標。
1.4 數據處理
研究中,借助于SPSS23.0統計學軟件對各個環節的數據計算分析。最后以“P<0.05”為判斷結論是否具有顯著統計學差異的主要指標。
2 結果
2.1 兩組病人的健康知識知曉評分、呼吸機使用時長以及平均住院時長對比
匯總相關數據可知,實驗組患者的健康知識知曉評分、呼吸機使用時長以及平均住院時長要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之后結論存在顯著統計學差異(P<0.05)。
2.2 兩組病人的血氣指標對比
具體來說,完成護理干預后實驗組內患者的PaCO2指標要低于對照組患者,而PaO2則要高于對照組患者。已知P均<0.05,所以結論均存在顯著統計學差異。具體數據如下表1。
2.3 兩組病人的肺部功能指標對比
具體來說,實驗組患者的肺部功能指標要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而且結論存在顯著統計學差異(P<0.05)。具體數據如下表2。
3 討論
對需要接受無創呼吸機治療的呼吸衰竭患者來說,需要重視其臨床護理工作,以幫助其盡快康復[2]。與傳統護理措施相比,以臨床護理路徑為主導的護理措施更具針對性,因此能夠克服傳統護理模式的缺陷。
參考文獻:
[1]徐霞.心理干預對呼吸衰竭患者無創呼吸機通氣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心理月刊,2021,16(10):212-213.
[2]潘湘玲.優質護理干預在重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應用研究[J].臨床研究,2021,29(05):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