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瀟


【摘要】目的:對軀體形式障礙患者采用心理護理的效果進行分析。方法:研究樣本為我院在一個年度之間接收的軀體形式障礙患者,例數為200例,研究樣本選取時間為2020年1月到2021年1月之間,按照電腦隨機分組法將研究樣本分為兩組進行對照研究,對照組例數為100例,采用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例數為100例,采用常規護理干預聯合心理護理,對比兩組的護理干預效果。結果:觀察組依從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數據對比差異顯著(P<0.05);對照組的SAS和SDS評分干預后均顯著高于觀察組,兩組數據對比差異顯著(P<0.05)。結論:對于軀體形式障礙患者來說,采用心理護理能夠顯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況,減緩焦慮抑郁情緒,促進患者早日康復,提升治療依從性,值得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心理護理;軀體形式障礙;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74 【文獻標識碼】A 【DOI】
作為臨床精神科的一種疾病類型,軀體形式障礙是一種綜合征,表現為對各種軀體癥狀的擔心或相信,病程長,臨床尚未明確病因[1]。有學者研究發現,部分患者發生該病是由于受到刺激或不愉快的經歷,從而造成患者內心經常幻想和擔心自己患了某種疾病,總之,該病的發生主要是受到心理因素的影響,很多患者一般會伴隨不良情緒,例如焦慮、抑郁、煩躁等,也會導致一系列身體癥狀出現,例如排尿困難、胸悶氣短、胃腸道癥狀、尿頻等,嚴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所以心理護理干預是軀體形式障礙喊著護理的重中之重,也是疾病治療的一大突破口[2],為此,本研究特選取我院在一個年度之間接收的軀體形式障礙患者,例數為200例,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成果,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樣本為我院在一個年度之間接收的軀體形式障礙患者,例數為200例,研究樣本選取時間為2020年1月到2021年1月之間,對照組中包括男性46例,女性54例,年齡35-59歲,平均(43.6±3.6)歲,觀察組中包括男性45例,女性55例,年齡34-58歲,平均(42.4±3.3)歲,在性別、年齡等信息上,兩組間情況相似,可以進行比較。
1.2 方法
采用常規干預用于對照組患者,護理人員按照醫生的叮囑提醒和指導患者按時按量服藥,包括抗抑郁和抗焦慮的藥物,并對患者進行常規護理,包括生活護理、環境護理等基礎護理干預。
采用常規護理干預和心理護理用于觀察組患者,即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用心理護理,具體包括:由專業的心理護理人員實施對患者的護理干預(1)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熱情接待,主動交談,了解和分析患者入院后的心理狀況,進行綜合評估,結合評估結果制定心理干預方案。(2)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通過和患者的交談開展心理干預,逐步進行,使得患者敞開心扉,降低患者內心的顧慮和不安,用溫暖、親切的態度獲得患者的信任,讓與患者充分意識到情緒、思維和行為之間的互相關系,負面情緒會造成不良生理反應,進而造成一系列行為,細微和行為也會改變人的情緒,比如,一個生氣的人就會做出一系列的行為,所以如果長時間處在不良情緒的控制下,那么這個人的行為和思維都會產生很大的變化,且這種變化是不良的,負面的。護理人員要告知患者壓抑的情緒會帶來的不良影響,讓患者盡量避免出現壓抑的情緒。護理人員要告知患者不恰當的思維帶來的危害,并幫助患者用其他的思維代替不恰當思維,對患者的思維進行糾正。告知患者要用正面的行為來表現自己內心的感受,并指導患者如何用一些技巧和方法減少負面情緒,例如多看喜劇、少看悲劇、做出去逛逛、看看風景,盡量避免一個人獨處或胡思亂想等,有條件的可以出門旅游,多參加文娛活動,多社交。心理干預時間為60天。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干預后的服藥依從性、護理有效率、SDS和SAS評分進行對比。服藥依從性分為十分依從、依從和不依從,依從率為前兩項之和。
1.4 統計學方法
統計學處理軟件SPSS20.0進行,用(x±s)表示計量資料,用t、X 2檢驗,用百分比(%)表示計數資料,當P<0.05時視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依從率比較
觀察組依從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數據對比差異顯著(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干預后的SAS和SDS評分比較
對照組的SAS和SDS評分干預后均顯著高于觀察組,兩組數據對比差異顯著(P<0.05)。見表2。
3 討論
軀體形式障礙屬于精神科疾病,發病人群不受性別、年齡限制,發生原因與遭受生活刺激或不愉快經歷有關,很多患者存在對外界事物的錯誤認知,患者不承認該病發生與心理問題有關[3]。當前臨床上很多治療該病的相關文獻,但關于護理的比較少。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依從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數據對比差異顯著(P<0.05);對照組的SAS和SDS評分干預后均顯著高于觀察組,兩組數據對比差異顯著(P<0.05)。
綜上所述,對于軀體形式障礙患者來說,采用心理護理能夠顯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況,減緩焦慮抑郁情緒,促進患者早日康復,提升治療依從性,值得借鑒和參考。
參考文獻:
[1]簡會琴,壽黎紅,方遒.個體化心理護理在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療患者中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20,26(24):3379-3381.
[2]馬曉麗.心理護理在老年胃潰瘍大出血患者中的應用[J].山西醫藥雜志,2019,48(08):117-119.
[3]鄭彩霞,楊林青,雷盼,等.心理護理在婦科腫瘤患者中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醫學倫理學,2019,32(01):7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