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湃
什么是德育?德育是把一些社會思想道德和道德品質轉化為個體思想道德意識和道德品質的教育。當前學校對德育工作不夠重視,沒有真正把德育工作放首位。現在一些學校還存在重成績,輕德育的現象,沒有深刻認識到德育的重要性,學校、社會、家庭各自為戰,沒有形成三位一體有效的合作,中小學生的德育教育也存在著許多的問題。因此,在新課程背景下,我們必須與時俱進面對中小學德育現狀,認清德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積極努力探索好的方法,好的策略,更好的讓德育工作落實到實處,發揮重要的作用。
小學德育的現狀
學校現狀對中小學德育教育的影響
當前一些學校對德育工作不夠重視。在學生面臨著升學壓力和作業負擔的情況下一些教師只關注學生的成績,升學率,以及自己的職稱,對學生的德育教育關心不夠,在講課的時候也只是按部就班的按照教材來照貓畫虎的教學,教學中只是把課本上知識讓學生反復背誦,死記硬背的應付考試,并沒有把德育教育落實到實處,再有一些教師只關注學習成績好的學生而忽視一些學習差的,最終使孩子對德育失去興趣。
二、網絡對學校學生德育教育的影響
隨著互聯網在社會的普及,對學生的思想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現在的學生獲得信息的渠道主要來源于網絡,網絡上信息有積極向上的正能量,同時也有一些不良的信息,對于未成年的學生來說,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重要時刻,容易受到受到不良信息的影響,真假難辨,不辨是非,甚至會喪失道德。導致人格的缺失,進而就會出現青少年犯罪等行為。
三、家庭和社會教育對學校德育教育的影響,
德育教育不單單是靠學校來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不容忽視,家庭教育占主要作用,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基礎。而現如今我國的家庭教育問題很多,尤其是對于偏遠山區的孩子家長更是缺少這方面的知識,一些家長沒有文化每天只顧上班早出晚歸根本不知道怎樣去教育孩子,都說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言傳身教,父母是孩子影子家庭教育直接影響到孩子,所以說家庭教育這對學校德育來說是一大障礙。而社會教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補充,其復雜多樣性遠遠超出學生的想象。學校的德育工作傳遞的都是正能量,給學生講訴的都是社會中美好的一面,而極少會涉及到社會現實里的負能量的事情。但學生最終還是會回到社會里,那時就會發現現實生活與學校里學到的不一樣,這時孩子會有一些困惑,學生在校內是聽老師話,按照要求去做,在校外做的又是另一樣。因此家庭教育、社會教育與學校教育三者之間不能進行三位一體教育,必然會削弱學校德育的有效性。
學校加強德育教育教學的對策
一、責任分工要明確,充分調動每位教師的積極主動性
學校是德育工作的組織者,執行者。首先要明確學校所有人員的德育工作職責,分工明確,成立領導小組,以校長為主,政教處為輔,班主任為主要實施責任人,開學初政教處制定每學期的德育工作計劃,每位班主任根據學校德育計劃制定班級德育工作計劃,從上到下嚴格按照計劃執行,讓每一位教師都能夠積極的主動的去教育學生,抓住每一個契機,使德育教育真正落實到實處,教育到位了,學生才能夠知道德育的作用,怎樣才能使教師能夠積極主動的去做好德育教育呢?作為學校教育工作管理者一定要認真學習了解德育的作用,知道自己的責任是什么。其次應調動教師的主動性,班主任工作是最重要的。因為班主任是德育教育最直接的教育者,班主任德育教育最為重要,在平時教育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常規教育,行為習慣教育等。教師愿意去主動教育才能使德育教育真正落實。學校在這對班主任積極性調動上特意制訂了班主任量化考核,在學校榮譽,評定職稱上給予優先加分政策,使班主任教師愿意積極主動的干好本職工作,使我校班主任隊伍穩定。
二、凈化網絡.建立班級校訓通,
要求孩子在進行網絡學習瀏覽的時候,要在家長的監督下進行,班級建立綠色網頁,在班級網站上進行德育教育的宣傳,比如:班級的好人好事。學生的平時表現,社會上一些優秀事跡等。
每年學生都放假,在假期學生會玩一些網絡游戲,不能讓孩子沉迷網絡。作為學校教師要和家長一起管理約束,學校給孩子留一些網絡作業比如,網上繪畫,網上知識競賽答題等課外活動,這樣就能調動孩子積極性,提高孩子興趣,陶冶情操。
三、結合學校德育計劃加強愛國主義教育
學校每學期進行會行德育教育,進行全校觀影活動,觀看一些教育題材的電影,在階梯教室進行愛國主義電影播放,要求每個班級上交觀后感,從書面進行教育,再延伸到實際生活中進行教育。
四、健全完備的德育管理制度和方案
在當前的校園中,經常會有存在這樣的現象發生:很多的學生不愛護花草樹木、隨意踐踏摘取校園中的花草樹木;還有一些小學生喜歡吃零食到處扔垃圾,這些不好的習慣如果長期存在于小學校園中,將會影響小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因此,學校要制定相關的日常行為規范,推動德育教學,為了更好的促進小學生德育教育的有效進行,根據學校的情況,首先政教處制定出學校的一日常規,明確規定學生哪些事情該做,哪些事情不該做。下發到每個班級,要求學生背誦,并進行抽查,在學生熟練背誦后再落實到每一條,要求學生按照一日常規逐條去規范自己的行為。這樣經過一段時間,學生能夠形成習慣養成良好的德育習慣。
五、教師德育活動應與學生家庭教育相結合
德育教育的進行不但需要學校的教育,還需要家庭教育的配合。因為,學生每天大部分的時間要與家長接觸,家長才是孩子的主要教育者,所以,教師要及時與家長進行交流和溝通,通過與家長的溝通了解學生在家中的行為,并通過溝通及時對孩子進行教育。首先學校成立了家長學校,學校每學期召開一次家校活動,講解德育教育的重要作用,教會家長們如何在家里對孩子進行教育,讓學校的心理教師給家長們上一堂心理課,讓家長們知道如何關注孩子的心理,讓孩子從心理上真正的體會德育的作用,這樣學校通過學校德育教育與家庭德育教育的完美結合,學生才會把在學校學到的德育知識,養成的德育習慣延伸到家庭中,在幫助父母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在家里學會孝敬父母,學生把在學校中用的禮貌用語,用到社會中,家庭中。
總之,德育教育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完成的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教育是一個艱巨的任務,德育教育不是學校和老師可以獨自完成的,在學生培養道德情感的過程中,學校、老師老師始終是主導者。 同時也需要學生家長老師的共同參與,需要長期的堅持不懈的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