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曉冉
摘要:寫字是一項重要的語文基本功。寫字教學又在低年級教學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萬丈高樓平地起”,寫字教學就是語文教學的根基。正所謂“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所以小學低年級的語文教師更應該重視寫字教學。筆者從事多年的低年級語文教學,并積累了一定的寫字教學經驗,下面就小學低年級的寫字教學淺談幾點認識和經驗,供同行們批評和分享。
關鍵詞:寫字教學;低年級;語文教學
在語文教學中,我們經常說“字如其人”“筆墨傳情”“人生聰明寫字始”。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在低年級的識字與寫字教學中,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寫字的愿望;要求學生會寫800個字左右;并且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筆順規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所以可見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寫字教學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一、注重培養學生的寫字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一旦對寫字有了興趣,便會由被動變成主動,心情變得愉快,注意力就能變得持久,觀察力也就能變得敏銳,想象力也會變得豐富。他們也容易保持興奮的學習勁頭,寫出來的字就比較端正整潔。所以在寫字教學時,一定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興趣。
(一)講故事激發興趣。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聽老師講故事是他們最感興趣的事。例如在講到“豎鉤時”可以講講“鵝頭鉤”的形狀。其形狀很像一個鵝頭,故有鵝頭鉤之稱。另外還可以給學生講講“王羲之愛鵝”的故事。使學生在寫這個關鍵筆畫時,產生濃厚的興趣。當講到橫時,可以講講山海關天下第一關“一”的來歷,這樣的語文課堂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寫字興趣和效率。
(二)唱兒歌激發興趣。兒歌深受低年級學生的喜愛,文字簡練,通俗易懂,瑯瑯上口,易讀好記。因此,把教材中的執筆方法、書寫規律等編成兒歌,讓學生樂學,從而激發學生的寫字興趣。“橫”像小扁擔,“豎”像小棒,“鉤”像人踢腳,這樣就讓學生很快記住了基本筆畫的形狀。如“撇捺在上像把傘,在中像鳥飛,在下像支架”等。生動的講解,準確的示范,學生通過觀察教師的形象動作,親眼看到了起筆、行筆、收尾的全過程,書寫漢字也就化難為易了。
(三)做活動激發興趣。針對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注意特點,適時組織學生做活動,把活動與學習結合起來。如教學漢字以后,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漢字的音形義,通過讓學生給“生字寶寶”找朋友,“生字開花”等一系列游戲活動,讓學生覺得寫字是一項輕松、愉快的活動,寓教于樂。或者根據偏旁部首的不同,用換一換的方法記住這些多胞胎漢字。例如:根據包字編出口訣,然后帶著學生做活動,有足就會跑,有手就會抱,有飯就吃飽,有衣就穿袍。老師帶著學生做跑一跑,抱一抱,吃一吃,穿一穿的動作,學生便很快記住了這幾個形近字的偏旁和相關意義,在寫的時候就不易混淆。
二、引導學生注意觀察田字格中的示范字。
(一)注意觀察字的結構和占格情況。在寫獨體字時,筆畫數偏少,結構較為單調。書寫時就要平衡對稱、疏密得當,圓潤緊湊。如在寫“日”和“田”字左右要平衡對稱,宜把它們寫在田字格的正中間。在寫“水”和“火”字時,要寫得疏密得當,圓潤緊湊。在寫上下結構的字時,兩部分宜上輕下重,下部托住上部。例如,尖和塵,在寫左右結構的字時,左右兩部分要緊密相連且左緊右疏,例如:攻和致,除了要做到上面的要求,當然也要觀察字的占格情況,看這個字是左窄右寬還是左寬右窄。
(二)注意觀察字的偏旁部首的變化。當一個字作為偏旁部首時,它和原來作為單獨的字來書寫時要發生細微的變化。我們要用心觀察,然后指導學生書寫時一定要注意,否則就會出現錯別字和書寫不規范的情況。例如:“木”作偏旁部首時,捺畫要變成點;“土”作為偏旁部首時,橫畫要變成提;“足”作為偏旁部首時,撇捺要變成小豎和提。這些細微的變化在低年級的寫字教學中尤為重要。
(三)注意觀察字的關鍵筆畫。一個漢字往往都有關鍵筆畫,它在這個字中起著主導作用。筆者發現我們在寫這些關鍵筆畫時要寫得長些,用力重寫,充分體現它勁健、挺拔。例如在寫“小”和“少”時其中的豎鉤和撇時,要寫得堅挺有力,使學生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三、寫字教學時,要求學生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低年級學生要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寫字姿勢正確,書寫規范、端正、整潔。”小學生寫字姿勢不正確,危害不小,輕者影響寫字質量,寫出的字歪七扭八;重者影響生長發育,不利于身心健康,好多學生小學沒畢業,就戴上眼鏡,駝背弓腰。對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培養他們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可以終身受益。但從近年來教學實踐來看,小學生的寫字習慣特別是寫字姿勢不正確的現象較為嚴重。突出表現為寫字時胸膛抵住桌子,一肩高一肩低,脊柱扭曲,頭部前傾,手離筆尖半寸不到,眼睛離紙面太近,有的甚至上身往桌子上一趴,態度散漫。根據個人經驗,筆者認為要注重寫字過程,慢慢培養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我們要抓好“四要”。一要“早”,就是要抓好起始階段。孩子的年齡越小,其可塑性就越大。習慣要從小培養,越早越好。所以教師要重視引導,加強訓練和督促,常抓不懈,方能見效。二要“小”,這不是從孩子的年齡角度來說的,而是指從細微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上,讓其養成學生良好的習慣。要按“頭正、肩平、腰直、足安”的標準要求,時時刻刻,抓住一切機會提醒并督促學生。三要“嚴”,要養成一個好習慣十分不容易,必須嚴格要求。講“嚴”字當然不排除習慣培養過程中的“強制”性。但在貫徹時,既反對打罵、訓斥之類的做法,也要反對遷就、原諒的做法。四要“齊”。要求學生寫字課內與課外一個樣、校內和校外一個樣。經常向家長宣傳學生良好寫字習慣培養的重要性。要求家長積極配合,與老師通力協作、齊抓共管,對學生每一次的家庭作業都能認真檢查。教師也及時向家長反映學生最近的寫字情況,讓學生感到每次都要把字一筆一畫寫好,逐步達到“習慣成自然”。只有學生的寫字姿勢對了,寫出的字才能橫平豎直,撇捺舒展。
以上就是筆者對于小學低年級寫字教學的粗略認識。望以后大家多多重視寫字教學,共同筑建好這座小學語文教學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