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雪琴
摘要:在小學教育教學工作中,思品教學具有重要的地位,除了要教給學生待人接物、學習生活的常識之外,還要對學生的思想發揮積極的引領作用,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小學階段的學生思想發育還不夠成熟,還沒有完全的行為能力。所以對小學階段的思政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在新時期教育的前提下,教師必須重視小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將思想政治教育落實到小學的實際教學過程中去,采取有效的措施,去提高小學的思政教育質量。
關鍵詞:新時期;小學思政教育;有效性
小學各學科教學實踐中都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促進學生的社會性發展,這是素質教育的要求,也是新課改的要求。基于此,在小學教學中必須要深入挖掘 思政教育資源,促進小學生社會性發展,使其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在新時期的發展背景下,對小學生思政教育的教學是提高小學生整體素質的關鍵手段, 也是教育改革內容中的核心部分。 小學的思想政治教育包括了人生觀和價值觀等多方面的內容,是培養小學生思維的關鍵措施。因此,教師必須加強對小學思政教育的探究。
一、新時期小學思政教育教學的重要性
近幾年來,隨著我國科技與經濟的不斷發展,未成年人的社會道德和安全問題也越來越多,它成為了我國教育事業的一大挑戰。所以,小學的思政教師要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正確地培養學生的思政觀念和意識,要及時處理小學生在思政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因此,怎樣提高小學的思政教學,將是每個思想政治教師都應該探索和研究的問題。此外,小學的思政教師要不斷地分析小學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明確思政教學的目標,從而提出有效的教學策略,去提高小學思政教學的質量,讓每位學生都能有正確的思政意識。
如今,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已經成為小學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學科,它是適應時代發展和規范小學生行為道德的重要學科和手段。隨著新時代的不斷到來,傳統的思政教育內容遇到了新思想,所以相關的小學思政教師要不斷地對其進行改革,讓小學的思政教育內容能適應新時代的發展要求。特別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道路上,教師必須要發揮思政教育本身的導向作用,要不斷地進行思想政治理論課和教育教學工作內容和方式的創新。
小學生是祖國的花朵、民族的未來,肩負著現代化建設的重大責任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神圣使命。所以在小學教育中必須要逐步培養小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民族情懷。而這一任務并不是思想品德教師的專項任務,需要全體教師共同努力,將愛國主義教育滲透到教學與生活的每一個環節,使小學生可以潛移默化地受到熏染,最終成為胸懷祖國和人民的合格人才。基于此,在小學教學中滲透思政教育是提高愛國主義教育時效性,強化學生愛國主義情懷的需要。小學教育工作者可以在教學實踐中有意識地滲透一些國家大事,也可以在設計作業的時候有意識地讓學生了解一些事件,循序漸進地傳授愛國主義教育內容。
二、當前小學思政教學的現狀
1.對思政教育不夠重視。 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重智育輕德育的教育理念依然存在。 考試仍然是識別和選拔優秀學生的重要方式,教師往往忽視了對學生道德教育的培養。當教師用理論分析實際問題時,他們只教授知識,而不關心學生的德育素養。而學校培養學生道德教育的工作也是非常的形式化,沒有真正地落實思政教育的教育理念。在小學實際教學過程中,思想政治課沒有受到教師和學生的重視,很多學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課上學習其他的學科。同時,在小學的課程表上思想政治課通常被安排在上午的最后一節或下午的第一節, 這些時候都是學生不夠精力充沛的時候,這并不能在一定的意義上提高思政教學的質量。
2.教師的教育方式不合理。 首先,小學中的許多思政教師的教學水平還達不到要求,存在一些其他科的教師代講授思想政治課的現象,這些教師并沒有專業的思想教育的水平,他們不能對學生進行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此外,還有一些思想政治教師的專業化薄弱,教學水平不高。其次就是,大部分教師的教學方法已經過時,傳統的思政教學已經不能滿足新時代教育發展的要求了。
3.學生對思政教育不感興趣。如今,大部分院校的思想政治課制度還沒有得到完善,這就導致思想政治課一直處于尷尬的境地。在小學實際教學過程中,領導不重視思想政治課,學生也缺乏對思政教育學習的主動性,這就使思想政治課逐 漸變得平淡無奇。然而,思想政治課不同于其他課程,它更具有理論性和政治性, 如果教師在教學方法和語言上缺乏創新和激情,學生對思政的教育就很難產生興趣。
三、新時期提高小學思政教育的有效措施
1.完善思政教育體系
在小學思政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心理需求、思想意識以及學習能力等,然后結合思想政治教育任務,制定完善的思政教育體系。教師可以將思想政治考試的結果確認為學生的綜合成績,從而提高學 生和家長對思政教育的重視。
2.利用多種手段豐富思政教育的內容
教師在小學思想政治教育課堂中,要不斷地去創新思政教育的內容。如今,新媒體技術的成熟為豐富思政教育的教學方法提供了許多優勢,它改變了枯燥的教學模式。同時,教師在思政教育的過程中,可以與學生分享感人的故事,從而調動課堂氣氛,提高學生思政教學的整體素質。此外,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和愛好適當地刪除或添加思政教學的內容, 從而激發學生對思政教學的興趣。
參考文獻:
[1]白海云,閆玉.新時期中小學思政教育現狀與改革策略探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8(48):81.
[2]冉景蓉.淺析新時期思政教育的側重面[J].現代職業教育,2018(1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