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應翠
摘要:義務教育是我國的基本國策,所以每一個中國人都會接受小學教育。傳統的小學科學的教學內容過于枯燥,教學方式過于單一,導致這個學科對于學生的吸引力不大。但小學科學在學生的整個學習生涯中又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那么如何提高小學科學教學的有效性就成為每一位小學科學教師所需要研究的問題。隨著教學體制的不斷改革,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慢慢不適應現在的教學,在小學科學課堂中引入探究式教學這一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們對科學學習的興趣,進而提高小學科學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科學;探究式教學;合作;有效性
1探究式教學的概念分析
探究式教學是以探究的形式進行課堂教學,其在教師、家長、學校的指導下,促進孩子多動腦、多思考,進而通過探究的形式實現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學習,屬于目前簡單而高效的教學模式。探究式教學模式有以下四個階段。
1.1問題的提出
探究式教學最主要的核心任務是解決問題,而問題的解決來源于問題的提出和發現。教師將發現的問題以小組形式進行商討,并根據問題的形式設定相關情境,以此來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
1.2自主探究
探究性教學模式注重自主性的分析,其講求的是學生可以不依賴教師而進行獨立的思考和學習。在這個過程當中,學生往往是以獨立思考的形式開始,以團隊合作的形式結束,既實現了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也達到了團隊協作的目的。
1.3問題解決方案
經過長時間的探索與研究,學生慢慢進入了討論階段。在這個階段,學生將各自的研究結果以及問題解決方案提出來進行小組討論,從討論中得出較為完善的問題解決方案。
1.4課后總結
一旦探究式課題結束后,就需要組織固定的時間進行總結,總結問題產生的原因,總結問題出現的方式以及問題解決的途徑等,為后續的問題解決方案提供理論依據。
2探究式教學模式在小學科學小組合作中的應用
小學階段作為基礎教育的關鍵階段,對于整個教育過程都有著重要的基礎意義,是學生開始接受正規教育的初始階段,教學方法是否得當在很大程度上會直接的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學科學作為一門重要的基礎性課程,對于小學生知識體系的構建與思維的開拓都有著重要的意義,科學課程的開展狀況是小學階段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小學生綜合能力培養的重要途徑。因此,探索小學科學課程教學積極有效的教學方法與手段是基礎教育的現實需要,是社會發展的必然需求。
2.1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
教師是課堂的理論引導者,對于學習學習效果有著關鍵性的影響。實施積極有效的合作探究式學習就應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教師設定的問題難度應適當,太難的問題會大大損害學生進行探索的積極性,而過于簡單的問題則不利于充分發掘學生的合作潛能,這樣都沒有理想的效果。在設定一定難度問題的基礎上教師應在學生合作探究的過程中進行積極的、正面的引導,幫助學生解決遇到的困難,使其思維適應教學的思路,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達到一定的教學目標。
2.2不斷加強教師的繼續教育的力度
教師在合作探究式學習中扮演著關鍵性的引導角色,教師的教學思路與教學質量對于學生合作探究式的效果有著關鍵性的影響。只有師資力量得到鞏固才能在根本上解決現實中的許多問題。教師是教學任務的執行者與管理者,教師能夠第一時間得到學生學習的反饋信息,從而設計教學情境,規劃教學模式,因此,教師的教學質量是影響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在學校教育中,學校應給予科學教師足夠的尊重與機會,激發教師的積極性。同時,學校應注意教師的在職培訓,接受繼續教育。這樣,可以使教師充分了解當前的會計教學情況,在信息共享的背景下,充分學習先進的教學經驗,以促進本學校的會計教學的發展。這就需要不斷加強教師的培訓力度,使教師教授更多的在職教育,掌握最先進的教學方法,領會最前沿的教學理念,這對于合作探究式學習的開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其次,還應不斷加強小學科學教師的現代教學手段的培訓,使其掌握更多的先進教學手段,利用多種教學媒介進行相應的合作探究式教學效果更佳。
2.3觀察提問,催生合作探究的動力
在科學課程教學中,要積極地引導學生提問。例如在《加熱和冷卻》一課中,教師提出展示若干裝水的瓶子,并詢問其共同點,學生們就會開始按自己的觀察在小組內踴躍討論起來,并且一再細致、不斷地實際觀察,同時相互碰撞自己的觀察所得,他們便會集體好奇為什么瓶子都不裝滿水,進而開展下一步的探討另外,在《紙》一課中,學生通過建立小組,教師設定研究目標,讓學生小組進行問題提出和理論研究,于是小組選擇宣紙、瓦棱紙、卡紙和牛皮紙來進行研究,比較其吸水性,將紅墨水滴到紙張上,進行仔細的觀察,有的小組得出瓦楞紙厚度并不比牛皮紙厚,但是卻能夠承受更大的壓力,于是提出疑問進行討論和研究;有的小組發現紙張的吸水程度不一樣;有的小組發現紙張的承受彎曲的能力不相同等,學生通過自主合作和探索,思維特別活躍,學習的積極性很高。
2.4制定科學的評價考核制度
考核評價制度是學校對于學生學習期望與傾向的重要表現,是教學形式,對于學生有著重要的引導意義。傳統的評價方式注重的僅僅是考試成績的優劣,對于學生學習態度與努力程度都沒有明確的表現出來,這種只重結果不重過程的評價方式是不利于學生實現全面發展的。因此,合作探究式學習的評價就應更加的科學、更加的適合學習的實際。在考核評價時,教師應將評價的結果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對每節課、每個探究的課題進行相應的點評與指導,使評價的結果真正屬于整個教學過程。這對于學生課堂合作探究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都是一個極大的促動,對于實現整體的教學目標有著重要的促進意義。
結束語
在開展小學科學的課堂教學時,探究式教學在許多方面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教師必須要對探究式教學所發揮的作用有更為深入的認識,并在此基礎上,加強小組合作,在教學過程中對這一教學模式進行科學的應用,教師可以在開展課堂教學之前引入一些生活中的趣味現象、對與課本內容相對應的教學情境進行創設,幫助學生更快地融入到課堂教學中,然后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輔助學生,更好地開展合作探究,讓學生能夠更為透徹地對教師所教授的知識進行理解。
參考文獻
[1]馬睿.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有效運用措施研究[J].考試周刊,2021(68):4-6.
[2]吳佳伊.合作學習構建小學科學自主探究課堂的探索[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1(08):222-223.
[3]魏瑋娟.在小學科學教學中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策略研究[J].學周刊,2021(25):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