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立峰
摘要:高職財會課堂教學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可以在自主探索的空間中找到學習興趣和學習方式,為未來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在高職財會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讓學生全面發展,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提高教學質量。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使用“教學做合一”的方式進行教學,使學生在一個科學系統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方式之下學習,讓學生學習的知識形成一個系統,使學生具備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式,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關鍵詞:教學做合一;高職教育;課堂教學;雙向途徑;教學策略
教學改革提倡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改變傳統的“填鴨式”教學,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使學生可以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并在教師的引導下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1]。“教學做合一”的教學方式與當前的教學理念是相通的,明確了“改變學生學習方式才是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正確途徑”這一關鍵教學理念,在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使學生成為全能型人才。
一、使用實際行動進行教學,提高教學內容的針對性
傳統的教學方式之下,學生需通過不斷的、重復的練習方式鞏固所學知識,學習的過程相對枯燥,學習效果和效率也不是特別理想。要想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效率,除了自覺主動,就是要讓學生獲得更加深刻的記憶!讓學生親自參與、過程性參與、實際動手操作,這樣的實踐操作無疑是非常好的教學方式。它可以讓學生通過動手實踐的方式,使學生產生不同的感官記憶,進而讓學生對實踐探索獲得的知識產生更深的理解和記憶,使學生可以更好地掌握知識并靈活使用知識解決問題。
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一個人的語言表達能力會成為一個人在別人心目中的第一印象,擁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不僅可以使一個人更加容易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使一個人可信度更高,還可以更加快速地理解別人話語中表達的含義,實現流暢交流。在高職財會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財會綜合素養,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可以更加從容地面對人際交流和公開講話的環境,讓學生可以在高職階段得到身心健康的良好培養,使學生可以健康成長。例如,教師可以將班級中的學生分成小組,讓學生用小組的方式在教師創建的幾種生活場景中進行自主選擇,在情境中進行即興的交流。這樣,本組的練習可以使學生在參與過程中獲得思維能力的訓練,獲得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在欣賞別的情景小組時,又能多方面了解生活常識、掌握相關知識,在自主、趣味、欣賞、表演、對話、實踐等各種體驗中提升綜合能力。
讓學生在實際行動的過程中學習知識,可以提高教學內容的針對性,使學生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之下分階段地完成教學內容的學習。通過實踐教學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與知識應用能力,使學生可以在生活中使用掌握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讓學生在行動中學習,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培養
讓學生在行動中學習就是實踐教學的延伸,這種教學方式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能力不僅僅包括學習知識的能力,還包括發現問題的能力[3]。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生活,發現生活中問題,提出問題并通過實踐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例如,財會老師可定期為學生開展主題閱讀活動。整體活動從準備到布置到分享,都要求學生“動”起來:如確定本次閱讀主題,讓孩子們根據大多數人的興趣學會取舍,也最大可能地滿足更多人的興趣點;如帶領學生根據閱讀主題布置班級文化墻,學生在收集各種圖文信息的過程中就已經對閱讀內容和背景知識有一定的了解,有利于學生的廣泛閱讀;讓學生參與布置班級,還可以增加主題閱讀活動的儀式感,使學生可以更快地進入閱讀狀態,讓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提高閱讀活動的教學效果和效率。這樣的教學方式更能激發學生的自主參與性,可以讓學生勇于提出自己的問題,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提高合作學習能力,讓學生的學習變得更加全面。
三、將教學做合一,使學生的學習內容和方式貼近生活
“教學做合一”不僅是一種教學方式,更是一種教學理念,使用這種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對教學內容進行探索學習,讓學生可以在實踐的過程中積累學習經驗,隨著學生逐漸適應這種教學方式,教學效果的也會逐漸提高。學生在熟悉的環境中更容易放松,可以更輕易地進入學習狀態,在“教學做合一”的情況下,教師可以指導學生觀察生活,讓學生學習的知識帶有濃厚的生活氣息,更容易成為學生深層記憶的一部分。
高職階段的財會教學不僅要讓學生掌握財會知識,更要讓學生掌握一定的語言應用能力。對此,教師可以為學生創造使用語言進行交流的場景,教師可以定期組織學生進行語言交流活動,為學生準備與生活相關的交流劇本,讓小組學生抽簽選擇劇本,劇本的內容有大綱,但是沒有具體的臺詞,讓小組學生研究設計臺詞內容,使學生可以在研究的過程中學到使用語言的方法。這種小短劇的使用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提高教學的效果。
四、中職生企業實踐對財會學習的指導意義
4.1有利于掌握財會知識
對于中職學生而言,其基礎知識水平不高,文化課成績較差,導致其在學習過程中缺乏自信心,學習效果不佳。教師在中職財會專業教學過程中,可以從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和興趣特點出發,對學生的接受能力和認知水平加以綜合考慮,鼓勵學生樹立學習自信力,引導學生通過自身的努力掌握所學的財會知識。在開學的第一天,教師可以讓學生知道當前所處的社會屬于學習型社會,只要會學就能獲得成功,如教師可以真實發票為依據,讓學生從心理上認為財會學習十分輕松。例如:教師在講解基礎會計課程之前,可以讓學生到本地企業進行實踐,了解發票開具的意義和作用;然后在課堂教學中鼓勵學生講解這些單據的來歷,引導學生判斷哪些是屬于理論中的原始憑證;最后教師可以將全班學生分為幾個小組進行合作探究學習,這樣學生可通過熱烈的討論,在交流互動中掌握所要學的知識,實現實踐與會計理論的有機結合[2]。當然教師在教學安排方面,可以從企業財務處理等方面出發來進行教學,如讓學生了解和填制記賬憑證與原始憑證、登記賬本等。這樣安排教學內容與教學體系,可以調動中職生的主觀能動性,不會因枯燥乏味的理論知識和專業術語而產生畏懼心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4.2實現理論與實踐的完美結合
在基礎會計課程學習過程中,要想使學生掌握賬簿登記的相關知識點,可以讓學生到企業財會部門進行實習,登記企業一周的收入開支,并記錄班級一周所花的班費。然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探究這些賬簿的異同點,猜想其分類標準與方法,并讓學生自己將這些賬簿拆開分類,通過討論交流得出結論。當然學生的猜想可能五花八門,不一定正確,但是通過實踐來驗證猜想,不僅能夠消除學習中遇到的疑慮,還能深入學習和掌握所學知識。又如學生對財會折舊的知識進行學習時,可以積極調查本地企業設備等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磨損程度、價值等,通過調查研究進一步掌握所學內容,使專業基本功更為嫻熟和扎實,感受到財會學習的樂趣和價值,積極主動投入到學習活動中。
4.3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財會專業具有較強的操作性和實用性,而實踐是財會教材的重要內容,能夠將抽象的概念和原理變得具體化,如果將其置于企業實踐中,可以讓學生直觀準確掌握這些概念與原理的實際作用,縮短實踐工作情境與教學情景之間的差距,提高學生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3]。如教師在活動課教學環節,可以利用節假日帶領學生到企業熟悉財會作業流程,了解企業的相關經濟業務,感性認識財會知識,在此基礎上進行緒論教學,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加容易接受和認同教材內容。學生學習簡單的經濟學常識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深入到企業中,了解制作企業如何“資產負債表”或“利潤表”,然后在課堂教學中適當導入報表的作用及構成等基本知識,從而使學生了解會計核算方法,掌握會計基本操作技能,讓學生學會處理和分析資料,提高學習效率和教學效果。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中心,抓住學生的心理特征和年齡特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適合學生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為學生建立良好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自主學習與實踐,鼓勵學生參與教學活動,讓高職財會課堂教學課堂的氣氛變得更加活躍,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教學做合一”的教學方式需要教師通過不斷實踐和總結才能逐漸完善,變得更加科學。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為學生全面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杜云云.在高職財會閱讀教學中實踐“教學做合一”理念的探索[J].財會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20(04):35-37.
[2]於慧敏.傳承、突破、創新——高職財會“教學做合一”的實踐研究[J].教育觀察,2019,8(26):97+102.
[3]何建平.基于“教學做合一”的高職綜合實踐主題教學流程設計[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9,20(06):107-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