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遠芬
摘要:作文,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亦是難點,其重要作用不容小覷。良好作文教學活動的展開,不僅可以促進學生口語表達能力、書面表達能力的發展和提升,而且能夠有效的激發學生的想象力,熏陶學生的情感,使得學生獲得更好的語文學習效果,實現更好的發展。鑒于此,本文對此問題展開了具體的分析,給出了讀寫結合、創設情境、仿寫入手三個策略,旨在提高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質量,幫助學生收獲更理想的語文學習效果。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年級;作文教學;有效策略
作文是小學高段中教師教學的重要內容,其是對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學習效果、知識儲備的綜合考察,是衡量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標準之一。但通過相關的調查研究發現,現階段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存在學生缺乏興趣,寫作內容空泛、寫作指導模式僵化等這樣那樣的問題,因此,立足實踐,探索出更多有效的策略和方法來解決上述問題,提高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質量顯得迫切而重要。
一、讀寫結合,積累素材,熟能生巧
俗話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學生只有積累足夠的寫作素材,豐富自身的知識儲備,在正式寫作的時候才會有內容可以寫,有材料可以用,整個的寫作過程也將更加的順利。而讀寫結合就是一個不錯的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的方法,在閱讀的過程中指導學生將自己認為好的,可以借鑒的,自己不知道的內容及時的摘抄和記錄下來。反之,在寫作的時候有意識的應用自己閱讀時摘抄的好詞佳句,表達方式,并通過寫作知道自己還需要學習的地方,之后再通過閱讀加以充實,在這樣一個良性循環的積極學習狀態,學生的知識儲備自然會得以豐富,素材自然會得到有效的積累,這樣一來,在寫作的過程中自然會有得可寫,熟能生巧,進而寫出更精彩的文章。
例如,我在教學生寫一篇主題為“親情”的作文時,就讓學生參考已經學過的《地震中的父與子》中的描寫和表達方式,如“人們搖頭嘆息著走開了,都認為這位父親因為失去孩子,過于悲痛而精神失常了”的側面描寫,又如父親和兒子簡短而充滿愛意、信任的對話等,同時又給學生展示了其他幾篇相同主題的學生優秀習作,有了這樣的素材積累,學生再寫起“親情”這個話題來就比較容易了,而且不僅有得可寫,而且也知道怎樣通過細節描寫、人物描寫來傳遞自己的情感,充實自己的文章,可以說,達到了不錯的寫作訓練效果。
二、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妙筆生花
情境教學方法能夠使學生在情境中體驗和感受,能夠切實調動學生多重感官,使學生在課堂注意力更加的集中,有助于學生寫作興趣的激發,而學生一旦擁有了寫作的興趣,就會盡力而為之,自然也就能夠妙筆生花,更生動形象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寫出的作文自然賞心悅目,感情飽滿,內容豐富。因此,我們在開展寫作教學的過程中,就會根據寫作的要求和寫上認知特點,而后創設一些使學生身臨其境的獨特的課堂教學情境,使學生在情境中體驗和感受感情,激發學生進行文字表達的欲望。比如,我們可以創設一些學生生活中熟悉的情境,創設一些學生感興趣的話題,這樣學生們就都會興致勃勃的參與到課堂情境學習中,就會想要大展身手。又如,我們可以創設一些想象情境,最大限度地解放學生的思想,給予學生想象的空間,使學生能主動說出自己的幻想或者愿望,從而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以“冬日雪景”則主題作文教學為例,我就先借助課件為學生展示下雪的場景,并加以輕松、歡快的輕音樂,使學生在視覺和聽覺的雙重刺激下,仿佛自身置身于大雪皚皚的冬天雪景。而后我帶領學生以“雪前——下雪了——雪中——雪后”的場景變化,所想所見為思路來一起來說、想、看,這樣一來,學生不僅有了明晰的寫作思路,而且興趣大增,自然能夠在我的指點和引導下自主創新,寫出更精彩,更充滿自己情感和想法的文章,最終當然收獲了不錯的教學效果。
三、仿寫入手,舉一反三,演繹靈動
不得不說,創作開始于模仿,對于知識儲備不夠豐富,寫作水平不強的小學生來說,只有以仿寫入手,才能逐步的從中提煉出自己的感悟,久而久之,才能舉一反三,不斷創新,寫出更靈動、精彩、有特色的文章。所以,我們在引導學生進行作文創作時,就必須要導入仿寫教學的方式,要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多更有價值的仿寫資料。例如,語文課文就是學生能夠直接接觸到的仿寫材料都是一些經典的范文,且其中的內容非常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語文認知特點,因此教材中的課文是學生進行仿寫的重要材料。當然,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內容很多,這時我們應該根據學生的不同的心理和生理特點,以及學生的實際寫作水平,選擇適合學生寫作的材料。同時,我們也應對小學生的仿寫訓練進行必要的指導,使學生能夠根據仿寫教材中的句式進行練筆、仿寫教材中的片段練筆等等。又如,兒童課外讀物也是學生進行仿寫的語言材料。于是,我們也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適合小學生閱讀的兒童讀物,可以是小詩、兒歌、童話故事等等,這些材料內容簡單,結構相似,非常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
總的來說,寫作作為語文教學體系中的重要部分,需要小學教師積極探究作為教學的有效策略。本文所給出的讀寫結合,積累素材,熟能生巧;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妙筆生花;仿寫入手,舉一反三,演繹靈動,筆者在教學學生作文訓練中總結出的比較實用的三個策略。當然,上述內容肯定還有不足的地方,在今后的小學語文教學和知識學習中,筆者將繼續探究作文教學的策略,為調動學生參與作文的積極性,以及更理想作文教學教學效果的實現貢獻一己之力。
參考文獻:
[1]王茹新.個性化角度下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9(22):51-52.
[2]張寧安.小學生作文生活化指導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9(26):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