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丹 盧娜娜
摘要:當今社會中孩子們所接觸世界充滿了各種新鮮的事物,他們對世界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而教師和家長一樣也需要與時俱進,關注兒童的成長。本文通過分析師幼關系現狀、探究不同類型下學生心理發(fā)展狀況以及如何促進幼兒積極向上健康地成長進行討論,并提出相關建議來幫助我們更好地更加全面地認識幼兒身心發(fā)育狀態(tài),以及未來社會交往能力。
關鍵詞:幼師關系;主動學習;解決方法
在現如今的社會,隨著幼教行業(yè)的不斷發(fā)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師幼關系,在幼兒園平常的教學活動中,幼教不僅是幼兒的老師,更是幼兒生活中的伙伴。通過幼教與幼兒平時朝夕相處,讓幼兒漸漸地主動跟隨幼教的引導,并且在老師的引導下,慢慢地培養(yǎng)自身良好的學習習慣和道德品質,讓幼兒在懵懵懂懂的階段走上一個良好的身心發(fā)展道路。教育是一種多元化的方式,在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進行教育時,應當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和方法,并且通過差異性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的道德水準和知識情況都能符合社會的要求,更好地讓不同個體在不同年齡段接收到最符合的教學。
一、幼兒園師生關系概述
現在的學習競爭內卷嚴重,幼兒教育在已經不再單純的是對孩子進行教育啟蒙了,很多幼兒園從大班開始就要學習小學的內容了,并且在現如今的幼兒教育中,因為過早地進行小學知識學習,幼兒已經從主動學習變成了被動學習,小小年紀就感受到了學習的壓力。過早地展開小學教育并不會對幼兒的教育啟蒙有任何好處,反而會遏制幼兒的身心發(fā)展。在傳統的幼兒教育中教師開展有趣的教學活動,寓教于樂,幼兒可以享受游戲帶來的樂趣。但是因為現在幼兒過早地接觸了小學教育,使得師生關系發(fā)生變化,老師成為了整個教學的主體,幼兒在課堂上被動地接受知識,幼兒過早地接觸這種填鴨式教育,會讓幼兒心理產生抵觸情緒,更有甚者可能會厭學。
幼兒園作為培養(yǎng)幼兒成長的重要地點,保護幼兒的天性,開發(fā)幼兒的智力應該成為現在的幼兒園一個重要的方向。在幼兒的成長階段,特別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幼兒在這個時期懵懵懂懂,會不自覺地去模仿身邊的人和事。跟其他小朋友有了矛盾,或者是被教師有意無意中批評了,都可能對幼兒幼小的身心造成巨大的傷害,所以幼師在幼兒的教育中是不可或缺的角色。雖然幼師和幼兒之間應該保持良好的關系,這并不意味著幼師可以對幼兒一味地放縱。
二、如何讓幼兒主動學習
要想讓孩子主動地學習,調動他的興趣是最為重要的。我們可以發(fā)現,現如今所有的學習方式是在強調要調動孩子的興趣,孩子有了興趣,才會想學。由于孩子天生就是有一種需要學習的能力,因此,我們不難發(fā)現,孩子的成長總是伴隨著很多的問題,著名諾貝爾獎得主勒特曼說過“什么是科學家,科學家就是會問問題的人”。孩子天生就是一個會問問題的人,從小就會表現出強烈的探索欲和求知欲。孩子的問題一般都是生活中的疑惑,如果此時加以引導,讓幼兒的問題和現實生活中的事物對上,就會激起孩子的興趣了。這樣孩子就會從被動地學習知識變成主動地探索知識,是自己學習知識的決定者。
現實生活中,有些東西很可能孩子現階段沒有什么興趣,但是大人卻覺得這個東西孩子很有必要學,為了平衡兩者間的矛盾,這要找到能和這種東西互相關聯的東西,慢慢地來引導孩子的興趣,等孩子感興趣了之后,孩子就會自發(fā)地去探索自己感興趣的事物。不管是孩子天生的興趣還是孩子后天培養(yǎng)的興趣,都需要家長和老師不斷地鼓勵和支持,如果得不到及時的支持,那孩子的興趣再過一段時間就會消減,最終變得興致平平,興致與成功密不可分,這中間需要家長的支持和老師的耐心引導。
三、幼師在幼兒主動學習中的任務
幼師在幼兒的學習生活當中扮演的是一個引導者的作用,幼師應該合理地引導幼兒的興趣,讓幼兒在學習當中從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學習。幼師與幼兒在平常的學習生活中應平等一體,所以老師能否讓幼兒感覺到尊重,是幼兒學習成長之路上的一個重要時刻。并且讓幼兒主動地學習并不是一味地放任,幼師應當鼓勵幼兒主動學習,但是得給這種主動需要以基本的道德加以節(jié)制。幼師能夠在日常的教學生活中為幼兒營造出一個舒適、和諧的環(huán)境,這對于幼兒學習能力的提升是非常巨大的。幼師要經常鼓勵幼兒,并且合理地運用現代多元化的教學方式,讓幼兒于日常的學習中愉快輕松,在這種良好的日常氛圍下,幼兒會變得更加的開朗,并且樂于和別的小朋友交流、分享。幼師提供日常的多元化學習環(huán)境,來讓幼兒探索發(fā)現,讓幼兒主動地發(fā)現問題并且解決問題,更加能夠提升對于學習的積極性,讓幼兒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來。
結語:在當下新時代思維的沖擊下,以人為本的多元化教學方式也在不斷的影響著幼教這一行業(yè)。受這一思想的沖擊,師幼關系問題也是現階段幼兒園越來越重視的問題。這種關系應該是以幼兒成長發(fā)育為主,尊重幼兒的自身意愿,讓幼兒有更多自主發(fā)揮的空間,寓教于樂,引導幼兒喜歡上學習。為幼兒合理的規(guī)劃游戲和學習的時間,保持在幼兒樹立一個親切的形象,提升在幼兒眼中的形象和地位,讓幼兒愿意和教師交流,增加幼師與幼兒的情感,從而提升師幼關系,在此基礎上,幼兒可以對教師產生信服感,教師教育工作的開展也會事半功倍。
參考文獻:
[1]但菲,劉鑫鑫.幼兒園教師教學效能感與主觀幸福感的關系研究[J].幼兒教育·教育科學,2019:29-35.
[2]王妤,譚穎暉,王卉.幼兒園中幼兒有效學習互動和教師支架的關系[J].教育導刊:下半月,2020:1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