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明祥
摘要:正所謂,先立德,后樹人。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立德樹人是教育活動的根本。在此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師應深刻認識教書育人理念,持續將立德樹人理念滲透到各項物理教學活動當中,強化初中生的物理核心素養、德育品質。本文將簡要概述立德樹人理念,分析立德樹人對于初中物理教學的積極意義,重點探究在初中物理教學活動中實施立德樹人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初中物理;立德樹人;實施途徑
在新課改背景下,國內各地持續推進教學改革活動,以期充分踐行立德樹人理念。初中物理教師應重視學科育人功能,將立德樹人理念融入于物理教學活動中,充分發揮物理學科在立德樹人中應有的作用和擔當?;诖?,圍繞立德樹人實施于初中物理教學的途徑進行深入探究具有重要意義。
1.立德樹人理念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立德樹人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多次強調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學校是人才培養的主陣地。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初中物理教師更應深刻認識新時代教書育人理念,持續將立德樹人理念滲透到各項物理教學活動當中,強化初中生的物理核心素養、德育品質,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著眼于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應在教學活動中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營造舒適的課堂氛圍;在傳授物理知識時,注重開展思想道德教育。立德樹人理念的基礎是情感教育,因此,教師要充分感知初中生的情緒變化與情感需求,創設輕松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健康、良好的學習心態。同時,立德樹人理念還涵蓋了層次原則,這意味著,教師應充分把握班內不同學生的學習水準,深入認識學生的學習能力。
2.立德樹人對于初中物理教學的積極意義
現階段,立德樹人對于初中物理教學的重要意義主要體現為以下兩方面:
第一、提升初中生的思想道德素養。過去一段時間,傳統的物理教育活動更注重知識的傳遞,弱化了學科的育人功能。為更好地踐行素質教育理念,初中物理教師應重視學科的育人功能,通過備、講、改、輔、評等途徑將學科育人功能和目標落到實處,引導學生逐步建立熱愛科學、實事求是、細致嚴謹、勤于動腦、團結協作的良好品質,培養學生逐步養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科學思維習慣。
第二、 助推學生全面發展。對于初中物理教師而言,通過將立德樹人理念融入于教學過程與教學內容當中,有助于學生潛移默化地形成優秀的道德品質,良好的學習習慣、實事求是的品質、熱愛科學的興趣、崇拜科學家的情懷等都是學生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部分。物理課堂的德育是對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的有效補充和延展。從初中課程體系設置來看,沒門學科都有不可替代的學科育人功能,只是側重點不同而已。因此,初中物理教師一定要認真落實物理教學大綱的要求,
不僅在知識的傳授上下功夫,還要在情感態度、價值觀層面投入更多的思考和行動,真正落實物理學科的育人功能,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
3.在初中物理教學活動中實施立德樹人的有效途徑
3.1深入挖掘物理教材內容
教材既是教學的內容,也是德育的依托,學科德育必須圍繞教材內容進行。例如,在圍繞《力的相互作用》進行講解時,部分教師未能有效講解物理概念的原理。在新形勢下,為踐行立德樹人理念,教師可依托多媒體教學設備,將相關動畫播放給學生,為學生營造舒適氛圍,使其可輕松掌握相關物理該概念。同時,教師還可圍繞上述原理講述校規校紀,講解日常打鬧玩耍的潛在危害;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學在相互玩耍打鬧時也會傷害對方。上述教學策略不但有助于將實際案例與物理原理相融合,還有助于推動學生遵守校規校紀,逐漸使學生懂得禮讓同學的重要性,在班級內營造友好、互助、團結、友愛的氛圍。在此基礎上,教師還可引入交通規則。比如,在對牛頓第一定律進行教學時,教師可將交通規則講述給學生,令其熟知交通常規,并且知道交通規則背后的科學道理,這樣有助于學生更好的遵守交通規則。又如講授《機械能及其轉化》時,根據能量之間的聯系幫助學生接觸“世界上萬事萬物都是相互聯系的”的基本哲學道理;在講水能、風能的利用時可以適度講一下中國在節能減排上的行動、承諾和貢獻,讓學生為祖國的擔當和作為自豪。還如講《液體的壓強》時,一定要從奮斗者號的深潛紀錄講起,步步設疑,不斷激起學生對祖國的自豪感和對科學知識的好奇。教材處處蘊含德育的內容和契機,只要物理老師有一雙識別的慧眼,物理教學定會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
3.2創新物理教學方法
在初中階段的物理教學活動中,教師可引入趣味性的教學方法,滿足學生興趣,強化其課堂參與度與學習熱情。同時,新型教學方法也有助于拉近師生間關系,營造舒適、和諧、愉快的教學氛圍。在立德樹人背景下,教師應追隨時代發展潮流,緊隨時代需求,引入新穎的教育理念,創新課堂教學方法。比如,教師可依托翻轉課堂將班內學生劃分為不同小組,領導各小組同學對教材內容進行互相協作與討論,有針對性地提升初中生的思維能力、合作精神與團隊意識。在此基礎上,教師還可借助媒體設備,將圖片、動畫、音頻等多樣化的教學素材傳遞給學生,將立德樹人理念滲透到各項教學環節,持續強化初中生的自主學習意識。
3.3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
初中是學生身心發育迅猛的關鍵階段,這意味著初中階段的價值引導與價值判斷教育對學生后續的成長與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初中物理老師一定要重視實驗教學的組織,特別是涉及到數據采集的實驗,老師要精心指導,要求學生實事求是的采集實驗數據,不要依據規律編造數據或篡改數據,逐步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分析問題的能力。逐步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精神與探究意識,使其初步具備實事求是、勇于探索、不畏艱辛的科研精神,用可貴的品質與精神內核會推動學生未來的進步與發展,更好地踐行立德樹人理念。
3.4開展物理教學實踐活動
在新形勢下,教師不能將物理教學局限于教材,應積極引入多樣化的實踐活動,調動學生熱情。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可圍繞立德樹人理念言傳身教。比如,在圍繞聲音章節開展教學活動時,教師應引導學生主動了解不同類型的聲音污染,探索如何減弱噪聲、噪聲的危害以及何為噪聲?這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推動其主動降低噪聲污染,進而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在此基礎上,教師還可引導學生參觀物理實驗室、物理博物館、科技館,推動其主動思考,從多個維度增強初中生的物理核心素養與綜合品質。
結束語:綜上所述,初中物理教師應深刻意識到立德樹人理念的精神內涵以及其對于物理教學的推動作用。通過深入挖掘物理教材內容,創新物理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開展教學實踐活動,有助于從多個維度強化立德樹人理念的滲透與實施效果,增強初中生的物理綜合素養與道德品質。
參考文獻:
[1]范永梅.對話與交往:走出物理教學的藩籬[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5(8):23-24.
[2]陰建勇.如何在物理實驗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職業技術,201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