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東升
摘要:2017年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修訂稿已經初步完成,新標準引起了一大批老師的高度關注,他們研讀新課程,力爭開展好高中信息技術課程。在高中階段,信息技術課程旨在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當今社會,信息技術人才相對較少,要注重信息技術人才的培養。本文擬在闡述,高中教師努力創建魅力信息技術課堂,助力核心素養生根生長。
關鍵詞:信息技術;核心素養;教學創新
當前,綜合國力的競爭一大因素便是科學技術的競爭。而在信息化時代,科學技術的競爭一大重要表現就在于信息技術的發展。這對計算機技術的要求在不斷提高,對計算機技術人才的需求在不斷增多。信息社會中,對于信息化技術的要求很高,應具備有計算機能力的觀念正在人們的大腦中逐步形成。面對信息技術一無所知卻有著濃烈興趣的高中學生,作為老師,更應該要積極備課,合理利用已有的教學工具將教學知識與教學樂趣相融合,創建有趣的信息技術課堂?;诖耍P者將以新教材《數據與計算》中《算法與問題解決》這一章的教學為案例講述三方面內容:學習基本概念、培養核心素養、鞏固學習成果。
一、學習基本概念:從生活實際出發
在九年義務教育中,學生對信息技術學習只有少量涉及。在高中,學生有一定的觀察能力、有一定的知識儲備。這個階段學習計算機,學生相對來說會更有優勢,對于老師來說也有更好的發揮空間。
概念是人們把事物的特點抽象出來,加以概括后的總體稱呼。對于學生來說,對于事物抽象化概念的理解是有一定難度的,這時候的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它需要老師選擇用適當的方法,讓學生能夠有效的理解,并且能舉一反三。
就拿《算法的概述及描述》這一小節的課堂學習來說,有位老師的教學方式就很有特點,讓學生學會從生活中找案例[1],既有利于學習,又有利于記憶。這位老師在講課時,沒有選擇直接朗讀課本中對于“算法”的定義。而是首先在黑板上寫下來數學問題一元二次方程:X^2+X+1/4=0,讓同學們進行計算解答,同學們在計算的過程中了解了什么是算數。然后又問了同學們一個生活常識“米飯是怎么由米煮成的?!弊鳛楦咧猩蛟S不會炒菜,但煮飯還是有很多人會的,大家饒有興趣地討論著煮飯的流程。在這個過程中大家不知不覺中體會了算法的過程,老師再對算法的概念進行解釋,同學們就能清晰地認識到:算法(Algorithm)是指對解題方案的準確而完整的描述,是一系列解決問題的清晰指令,算法代表著用系統的方法描述解決問題的策略機制。如此一來,學生們再一次做飯都會不由自主的想到這節課,從而想起算法的概念。
二、培養核心素養:與成員信息共享
教育部發布的《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指出核心素養以“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核心素養的要求涉及到方方面面,在信息技術課堂中也涉及到了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自覺主動獲取與處理信息,并愿意與隊員共享信息;二、能夠提取問題的基本特征,進行抽象處理,并且以形式化的方法表述問題。由此可知,學習要注重討論的環節[2],教師在課堂授課的過程中,要注意小組分工與合作,培養學生們的核心素養。
以《算法的控制結構》這一小節的教學為例,有老師在授課中主要采取小組討論學習的方式,比如,在教材中有著這樣一道討論題:“問題與討論之空調自動調溫”,要求學生小組合作討論,分別使用自然語言和流程圖描述空調自動調溫的算法。老師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能夠培養學生們的團結協作,信息共享。于是,給同學們播放了空調調溫原理的視頻,然后從數據、運算、控制三個角度給予提示之后,由同學們自己討論、歸納、總結,最后給出算法。期間,同學們之間雖然意見各異,但還是得到了團隊協作,集思廣益的效果。整個上課期間,課堂氛圍非常好,課堂學習任務也是超額完成的。
一堂有趣生動的教學課,不僅僅讓學生們學會了課本上的理論知識、讓學生們之間配合增多,友誼增強,還讓他們在不知覺間提升了團隊協作能力,提升了自身的核心素養能力。
三、鞏固學習成果:總結與自我評價
總結的目的在于通過回顧、分析、歸納已經學到的知識,尋找經驗,為自己以后的學習提供經驗方法。它是一個回顧過去、尋找差距、面向未來,更好發展的途徑。自我評價是對自身做過的事情給出一個主觀評價,客觀公正的評價有利于提升自我。很多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一味地追求于學,忽略了總結經驗。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3]。教師不僅僅得教授學生們知識,更應要教學生們如何獲取知識。其實“總結”這個詞并不陌生,老師在授課的最后總是會有課堂小節,這是老師總結的表現。
以《算法與問題解決》這一章的多節課教學為例子,有位計算機課程的老師很喜歡采用活動的形式來開展教學。在其中一節課他主張小組合作討論得出“超市收銀系統”算法和“累加器的運用”學生們討論得到結果后再由他對學生們的結論進行評判。多個小組的算法各有千秋,但也有異曲同工之妙,最后這位老師給出了一個總結。他還要求學生們對自己在小組中起到的作用給出評判,同時還鼓勵大家之間相互說出對方算法的優缺點。如此一來,大家都能夠在小組中發揮了自己作用,有自我認可。但同時也能夠客觀認識到自己的缺點,不至于驕傲自大。這不失為一種好辦法,既讓學生學會總結,同時也能夠對自己能力有清晰認知。
【結語】信息技術教學創新符合新時代對于信息技術課程的要求。信息技術教學中的驅動模式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優化思維?,F代的計算機教育不僅僅是停留在教授理論知識,更是在傳達計算機時代先進的社會理念。所以要求教師豐富理論知識,創新教學方式,創建魅力信息技術課堂,助力學生核心素養生根生長。
參考文獻:
[1].謝美平.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的生活化教學策略探究[J].新智慧,2021(17):15-16.
[2]趙晶晶.高中信息技術新教材的教學實踐與探索[J].文理導航(中旬),2021(08):94-95
[3]楊慧風.新課程理念下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21(13):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