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建紅
摘 要:任務驅動作為英語閱讀的重要探索方式,是培養學生自我預學、深度探知和拓展延伸能力的重要前提。從學生英語閱讀理解能力實際需要角度出發,教師不妨結合英語閱讀找疑、協作探知與拓展延伸等教學方法,注重引導學生從深度體驗求解的角度獲得認知,這是提升學生閱讀綜合語用技能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高中英語;閱讀;任務;疑惑;探究;交流
從強化英語語用的角度出發,閱讀是較為有效的運用語言的方法。在最大限度激活自身學習認知潛能的基礎上,學生能獲得更為有效的語言感知和運用的體驗。不過,傳統的英語閱讀教學多以自主閱讀為主,重視結果運用,忽略了過程探知策略與方法運用,導致學生學習目標不夠明確,學習動力不足,難以真正發現自己的問題和不足。對此,教師不妨多從上述問題出發,引導學生以任務驅動為切入點,多給學生提供必要的探知嘗試機會,引導他們在主動深入閱讀中強化識記運用,幫助他們在真正融入語篇閱讀中有針對性地挖掘其中有價值的信息,給他們更多的探索嘗試的機會,讓英語閱讀變得更加生動有趣。
一、導讀案任務預學——查找疑惑
將導讀案運用于英語閱讀,就是在學生閱讀前給他們提供相應的導讀方案,鼓勵他們結合自己的理解主動從語篇中找出相應的內容。導讀案的科學運用,讓自主閱讀的效率最大化,能幫助學生在主動查找疑惑的過程中獲得深層次的認知。教師可根據學生的不同想法,引導他們結合導讀案話題,從相應的案例中找出與文本相似的背景,引導他們根據自己的閱讀認知,多查找自己的疑惑和不足。
教師可結合語篇表達的內容,圍繞學生探知需求點,適時給他們相應的提示,這能大大激活學生深度閱讀的欲望。如在模塊六第四單元“人與社會”主題語境下的閱讀文章 The UN—bringing everyone closer together教學中,可嘗試此法。教師不妨利用導讀案,引導學生思考:“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UN?”教師可結合學生已有的文化知識,針對“What is the role of China in the UN?”“What is the function of the UN?”等話題讓學生結合各自的想法說出自己的理解。教師可針對學生的不同認知,建議他們在小組合作討論的基礎上各抒己見。教師可建議學生圍繞自己的認知主動圈劃出相應的詞匯,引導他們針對各自的發現多提出自己的設想,以這樣的方式深化理解。
通過預設話題的方式引導學生主動研讀,鼓勵他們根據各自閱讀中圈劃出相應的重點詞,高效抓取文本有效信息。根據學生的不同認知,教師可建議他們從導讀案中找出相應的語句或問題提示。導讀案中的相關素材,學生在任務驅動下閱讀所積累的相關知識,以及教師在閱讀后給學生補充整理的語料等,都是有助于學生開闊眼界、優化閱讀、深化理解的重要資源。
二、開放化任務探究——破解難點
基于開放化探知的任務探究使學生在開闊眼界和思維的基礎上獲得更多深刻認知。學生可以在主動閱讀語篇中獲得新的認知,在深入閱讀中豐富自己的已有知識。這種建立在開放化探知前提下的任務探究,能使得學生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從而獲得更全面的認知。通過開放化任務探知,學生能在主動破解疑難要點的基礎上獲得更多感知。
教師可引導學生在開放化任務探知中豐富思維認知,讓他們在主動對話交流中生成多元知識。如在模塊六第三單元“人與社會”主題語境下的閱讀文章 Cultural differences 教學中,老師可以建議學生根據“When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這一俗語主動表達自己的觀點。教師可在學生整體閱讀基礎上,鼓勵他們帶著兼容并包、理解尊重的態度羅列語篇中各種文化差異。教師可要求學生在深入思考的基礎上,圍繞“Do you know some other ways of greeting?”“If you were in India, how would you like to greet others?” “Can you list some other examples about cultural differences?” 等話題, 讓他們主動從閱讀和交流中找出相應的內容。教師引導學生結合各自的想法、認知和閱讀,積極主動參與交流并大膽表達自己的觀點。在此基礎上,教師還可以適時滲透中國傳統文化及其與西方文化的差別,引導學生在樹立文化自信的同時,對外國文化包容與尊重,這也符合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中的文化意識。
教師可結合課程學習內容,多給相應的提示和引導,積極創造溝通交流的平臺,讓學生通過主動表達自己的心聲獲得英語學習的成就感。教師還可以結合學生的深入探知過程,多引導他們創新性地提出自己的認知。教師在設置思考話題任務的時候可以多運用語篇的表達形式,多結合學生的不同認知創設相應的話題,鼓勵他們在暢所欲言中深化理解識記。
三、多元化任務延展——深學活用
建立在一定任務探知前提下的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更加凸顯了生本主義人文關懷,更能激活學生學習和使用英語的主動性與活力。從培養學生發展創新思維的角度出發,教師創設的多樣化任務延伸學習,能夠給學生帶來不一樣的深層次理解?;趯W生的不同認知看法和認知水平,教師可以引導他們從多元化的延展任務中自主摘錄和收集相關的主題語料,這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英語課堂教學的深度和廣度。這種方式能有效激發學生學習探知的內驅力與激情,催生學生自覺表達的愿望。
多元化任務延展能夠使得學生在聚焦英語核心素養的基礎上獲得深層次理解和感知文本。如在模塊八第一單元“人與社會”主題語境下的閱讀教學 Appreciating literature 中,針對“The importance and value of literature”這一主題,教師可為學生創設多元學習任務。教師可建議學生圍繞“What is your favorite literary work?”“What do you get from literature? ”和“How to use literature?”等話題主動從文本中摘錄相關詞匯和語句。在此基礎上,教師可針對學生的認知感悟體驗,鼓勵他們以讀書沙龍活動的方式,圍繞“Talk about the main characters in Great Expectations.”“What else do you know about classical literature?”“Do you think classical literature is very important for us?”等話題予以探討。學生能結合各自的閱讀理解和已有背景知識主動梳理、延伸相應的認知體系。教師在學生互動交流的時候,可建議他們針對“What do you think of classical literature?”說出自己的認知想法。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可從語篇里摘錄和圈劃出相應的詞匯,并結合小組的合作交流加以拓展延伸認知。這些多元話題的創設,能給學生更多自我延伸和深入反思總結的機會,有助于其擴充在主題意義引領下的有價值的認知信息。
這些建立在深度拓展延伸基礎上的任務,能讓學生走出學習舒適區,利于學生在主動融入主題語境中獲得深層感知。教師可結合學生的不同認知想法,鼓勵他們大膽主動地說出各自想法,給他們更多拓展延伸的想象空間。教師要多鼓勵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思維,挖掘已有認知,鼓勵他們在由此及彼的聯想探知中觸發靈感,獲得更多深層次理解和收獲。
總而言之,建立在任務驅動下的英語閱讀,為學生明確閱讀學習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能切實喚醒學生的主動探知意識和激情。教師適時根據學生的不同認知水平和對文本的理解,為他們提供相應的策略指點和方法引導,鼓勵他們在任務驅動、回憶喚醒、合作交流、大膽展示中逐漸加深對相關主題語境的理解。突出任務探究引導,能夠讓學生由被動應付閱讀向主動探學求解轉變,切實提高自身的閱讀表達綜合運用技能。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
[2]陳清清.高中英語任務教學法應用策略[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20(11).
[3]賈寶山.高中英語任務教學法在閱讀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20(8).
[4]張競媛.任務教學法視角下的高中英語課堂構建策略[J].科學咨詢,20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