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成娟
摘 要:在奔向全面小康、共同脫貧攻堅的時代下,我國的高等教育事業也在順勢發展,與此同時,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教育問題也引起了極大的關注。民辦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屬于特殊群體,在學校的教育和管理過程中容易衍生出其他方面的問題。教師需要充分地了解可能存在的問題,利用新時代下“互聯網+”與教育的結合,更好地助力特殊家庭學生高中數學的學習。
關鍵詞:互聯網+;特殊家庭;高中數學;精準扶貧
基金項目: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20年度一般課題立項課題“‘互聯網+助力薄弱中學特殊家庭學生教育精準扶貧研究——以白銀市第二中學為例”(項目編號:GS[2020]GHB0747)的研究成果之一。
隨著國家經濟實力的增強,特殊家庭學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也變得越來越多,但是很多特殊家庭學生在學習能力、接受知識的途徑等方面都相對處于弱勢地帶,導致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處于中下游水平。尤其是高中數學這樣一門理論性、邏輯性都非常強的學科中,教師更需要采取更優的教學策略來幫助特殊家庭學生更好地學習高中數學,提升自我的數學核心素養。
一、如何利用“互聯網+”更好地幫助特殊家庭學生學習高中數學
(一)利用“互聯網+”去更好地幫助學生具象知識點,抓住高中數學重點
在高中數學的學習過程中,隨著數學難度的增大,教材中的很多知識點都非常的抽象,都需要學生有極強的邏輯能力和空間構造能力,這很大程度上也導致了特殊家庭的學生由于自身基礎的薄弱而不能夠很好地對此進行學習和理解,很難對所有的重點和難點都以想象的方式去消化和吸收。久而久之,學生就會覺得學習高中數學越來越吃力。因此,教師在教學高中數學的過程中,要利用“互聯網+”所帶來的一些高科技,去教會學生使用這些高科技將高中數學中一些抽象的或者空間性較強的知識具象化,將其放到可視化的角度來對其進行理解和消化,這樣能夠大大地減輕學生學習的壓力和耗費的精力,也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去把握數學學習過程中的核心內容。
(二)利用“互聯網+”來突破特殊家庭學生的限制,拓寬學生知識視野
特殊家庭的學生由于家里較為貧困,在高中數學課結束后很難有機會再去接觸到更多的與課堂內容相關的知識信息,也難以利用互聯網去獲取更多的教學資源。因此,學校和教師需要針對這樣一個情況去改善特殊家庭學生學習的環境。教師在課堂開始前可以通過互聯網中豐富的學習資源和教育故事等來豐富課堂學習的內容,幫助特殊家庭的學生在課堂中就能夠有一個較為廣泛的知識攝取。此外,學校也可以設置相應的電子閱覽室,供學生對自己所學過的知識做進一步的理解和深一步的思考。這樣的過程能夠給學生提供許多不一樣的機會,學生也能夠通過“互聯網+”的便利性拓寬自己的視野。
舉個例子來說,在白銀市第二中學的高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在教學等差數列的相關內容的時候,就會事先在網絡上尋找一些與書本內容所不同的教學資源,比如等差數列的解題方法有裂項相消法、待定系數法等,在課堂上通過對這些內容進行講解來讓學生對書本上的知識有一個更好的補充。
(三)利用“互聯網+”所帶來的便利性更好地促進家校合作
若是想要特殊家庭的學生能夠擺脫貧困的限制,更好地在高中數學這門科目以及整個高中的學習中更好地發展自己,光靠學校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家長需要和教師緊密地聯系、合作,齊心協力去幫助孩子克服困難,戰勝困難。當今由于“互聯網+”的飛速發展,教師和家長的聯系也緊密了,家長可以通過網絡了解學生在學校的動態,也可以通過網絡逐漸優化自己的教育方式。白銀市第二中學的教師就以“微信群”為基礎展開了豐富的家校合作活動。首先,教師會在家校微信群中與家長交流學生的現狀,不管是學習狀態還是生活、心理狀態,都通過微信上的交流與分享來讓家校形成一個緊密的聯系,通過雙方的合力去更好地調整學生在高中這樣一個重要時期的學習心態。此外,教師在微信群中也會時常分享一些優秀的教育案例以及方法,并時常分享一些有關高中數學的知識,這樣家長就能夠學會更多優秀的教育方法,學會與自己的兒女更好地進行交流。家長將教師分享的有關高中數學的內容給子女看,這樣也省去了學生自己尋找學習資源的時間和精力,能夠在課余時間去對高中數學有一個更好的學習。
(四)補充教學數學文化知識背景,更好地鼓動特殊家庭學生學習
教師在進行高中數學的教學時,不僅要教會學生教材中所涉及的數學知識,同時也要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幫助學生養成用數學思維來思考和解決問題的習慣,這樣會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高中數學。這就涉及數學文化意識這樣一個概念,即通過讓學生了解數學理論知識背后的一些文化背景、來源過程等,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趣味性以及數學推算過程中猜想、推演、實證、驗算、得出結論等一系列過程。因此教師設計與規劃課堂教學內容時,可以在網絡上找一些與課堂知識點相關的數學小故事等,通過將這些展現給學生來更好地培養特殊家庭學生對于高中數學學習的興趣。此外,教師也可以通過一些貧困的數學家,比如華羅庚的生平經歷來告訴特殊家庭的學生,貧困不是限制成功的枷鎖,從而鼓勵他們向這些戰勝困難、成就自己的數學家看齊,這樣學生也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高中數學的學習中去,學生的學習效率也會隨之提高。
二、結語
基于白銀市第二中學的事例來看,“互聯網+”與教育的充分結合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深入學習高中數學,讓學生能夠更加具象、清晰地了解高中數學中一些較為復雜、抽象的理論知識。尤其是對于特殊家庭的一些貧困生來說,“互聯網+”技術更是大大開拓了學生的眼界,充分彌補了貧困生知識儲備、知識廣域上的不足,更好地均衡了高中學生在數學方面的發展。因此,教師需要更多地去考慮如何利用“互聯網+”來助力特殊家庭學生對于高中數學的學習。教師首先可以利用“互聯網+”中的一些電子模擬工具來讓貧困生體驗和模擬數學模型,讓他們通過自己動手來更好地抓住知識重點。教師也可以利用“互聯網+”搜集多種層面、角度的數學知識來對課堂進行補充教學,幫助學生拓寬自我的數學知識視野。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利用多媒體來給學生補充一些與數學文化知識背景相關的內容,在調動課堂趣味性的同時激發貧困生的學習熱情,鼓勵貧困生堅持學習。此外,教師也可以利用“互聯網+”所帶來的便利性去充分地和特殊家庭學生的家長進行合作、交流,通過雙方共同的努力去更好地創造一個優秀的高中數學學習環境,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擺脫特殊家庭的限制,利用“互聯網+”所帶來的優勢,接受更好的高中數學教育。
參考文獻
[1]王瓏.基于“互聯網+”支撐下的數學史與高中數學教學深度融合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0(19):116-117.
[2]徐生平.淺析“互聯網+教育”背景下構建民族地區高中數學高效課堂教學[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20(12):10.
[3]陳香.“互聯網+教育”背景下促進高中學生數學深度學習研究[D].寧夏師范學院,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