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樅
摘要:在體育運動中,足球運動是一項以團隊配合為主、帶球技巧為輔的體育運動,也是小學體育中重要的體育項目,更是受到學生們的熱愛。為打破我國足球運動發展的僵局,逐漸加大對足球后備軍的建設工作。在此背景下,大批的小學開始校園足球培訓課程,組建小學生足球隊。既豐富了小學體育運動的形式和校園文化生活的方式,又促進了小學生對足球運動的參與,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足球后備人才的培養,有利于我國足球的良性發展。基于此,本文就對農村地區小學足球隊的構建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農村小學;足球隊;構建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2-054
引言
隨著三大球類運動項目走向校園,小學校園足球得到高度重視,各個地方小學都組織開展足球訓練和足球比賽,組建的學校足球對會參加各種級別的比賽,既能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又能為社會提供相應的人才。然而,相比較城市小學來說,處于農村的小學,本身經濟基礎較弱,相應的硬件無法滿足當前足球隊的構建與訓練,再加上部分教師水平不足,難以提升學生的足球水平與能力。對此,為有效解決這些問題,本文就對農村地區小學足球隊的有效構建進行探討。
一、注入資金改善學校硬件條件
想要在學校中組建足球隊,首先一點,學校要為足球隊配置相應的訓練場地,以此來滿足隊員的訓練與模擬賽,增強隊員的身體素質以及運動技巧。然而,針對農村地區的學校來說,農村地區的經濟水平發展速度較低、經費不足等現狀,很大程度上制約著校足球隊的組建與成立,也會影響隊員們的日常訓練。所以,足球隊的有效構建,學校要配備體能專項訓練的器材,加強足球體能訓練專項的經費投入,購買更多的體能訓練的器材設備,以此保證隊員們體能訓練的需求,促進運動員體能的提升。其次,政府也要為學校足球場地的建設注入資金,重新建設足球場地,保證運動員能夠在高質量的運動場地中,提升自己的足球水平與能力。所以說,注入資金來改善農村地區小學的硬件條件,是構建小學足球隊的有利保障,有助于足球隊的訓練以及運動員足球水平的提升。當然,政府也可以推出相應的法律法規,既保障校足球隊的合法權益,又能讓學校吸引社會更多的資金,更好地建設校園,滿足足球隊的需求。
二、培養一批優秀小學足球教師
在足球隊的組成與構建中,除了運動員和足球場地以外,最重要的就是教練,也就是具有高素質、高水準的足球教師。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的思維認知意識差,缺乏正確的足球運動技能,也沒有一個良好的運動方向。這就需要一名優秀的足球教師來引領學生,利用自己所具備的運動技巧,幫助運動員提高他們的足球水平。然而,當前最突出的問題是農村小學足球教師的教學能力與水平有待提高,再加上網絡研修或課本自學也不能完全滿足新形勢下校園足球專業水平的發展需求。所以,在此背景下,需要學校培養一批優秀的小學足球教師,讓他們加入到足球隊中,為運動員帶來新理念、高水準的運動技巧以及豐富的足球知識,從而實現運動員整體水平的提升。例如,學校可以優化足球教師的培訓課程,既讓教師在足球培訓中,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又能激發運動興趣,從而樹立終身體育的意識,并在不斷的學習中,實現自身足球專業水平的提升,為實現校足球隊的構建以及高質量發展,提供相應的基礎。
三、設置契合學生體能專項訓練
體能作為運動機體的基本運動能力,即是足球運動競技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現代足球技戰術的最基礎、最本質的能力之一,在小學校園足球推動中起著中流砥柱的作用。
現在許多小學為了進一步強化學生體能訓練,增強學生身體素質,也為了在多樣的足球比賽中取得好的名次,增加學校體育方面的影響力和知名度,因此加大了對小學校園足球訓練的力度。但是,由于訓練結果的功利性結果影響,同時訓練方法的認知度不到位,這就容易忽視小學生訓練的特殊性。小學生正處于生長發育階段,對小學生校園足球的訓練內容更加要注重研究體能方面的訓練,因為體能訓練是重要的核心基礎,體能訓練會直接影響小學生的身體發育,會直接影響他未來的運動生涯的壽命或發展方向。所以,構建一個優秀的足球隊,需要設置契合運動員的體能專項訓練,讓運動員在科學、正確、有效的運動中,提升自己的足球能力,實現足球水平的提升,也為校足球隊在未來的比賽中,獲得相應成績。
總而言之,想要在農村地區構建小學足球隊,需要在學校、教師和社會的共同努力下,實現足球隊的有效構建。對于社會來說,政府和相關部分積極召集社會各界力量,籌措社會資金,加大農村校園足球運動所需硬件設備的投資和建設,深化校園足球改革,以此開展相應的足球運動以及比賽;對于教師來說,要努力提高自身的足球能力,從而更好地開展足球運動,為校足球隊的構建提供支持與保障;對于學生來說,學校與教師要設置契合學生的體能專項訓練,保障學生的體能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小菊.河南省靈寶市"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足球隊現狀調查研究[D].洛陽師范學院,2020.
[2]高政林.聊城市中心城區小學足球隊訓練現狀調查與研究[J].文體用品與科技,2020,No.437(04):219-220+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