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鋒
摘要:課堂教學是學生獲取知識和能力的主要途徑,一節課的成功與否,往往看的就是效率,因此課堂效率是每個教師最關心的問題。如何提高課堂效率,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一個教師可能都有自己的見解。我在自己的教學過程中,通過不斷摸索、總結,得出以下一些心得。基于此,以下對淺談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進行了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學習效率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2-149
引言
課堂是學生學習的平臺,所以在學生課堂學習中,教師要把握好教學節奏。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進行,教師應當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不斷優化課堂教學過程,通過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促使學生全面發展。針對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教師必須認真分析問題,優化和總結真正適合學生發展,提高學生課堂學習效率的有效策略。
一、多媒體教學的實施
根據小學生的心理需求以及數學學科的特點,我們要充分、合理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輔助數學課堂教學,以更好地實現教學內容的理解和掌握。由于小學生的抽象思維比較薄弱,而小學數學雖然比較簡單,但對他們來說也需要更加具體、形象的手段幫助他們理解和掌握。多媒體則具有這樣的優勢,可以實現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轉化為具體、形象的內容,并用聲、圖、像、字等形式表現出來,符合小學生的心理認知特點。同時,還有利于他們的主動參與,積極思考,提升學習質量,提高教學效率。同時還要注意,多媒體雖然具有一定的優勢,但只是一種輔助教學的手段,不能泛用和濫用,要保持適當的度,并科學、合理地使用,才能體現出其應有的功能和價值,達到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二、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創設不同的教學情境,以問題、故事、動畫、游戲等形式作為切入點,激發學生的參與欲望,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構建新知。例如:在教學“小數的性質”時,我用課件出示了“1.5”和“1.50”兩個小數,讓學生猜一猜:哪個小數大,并說明理由。有的學生說1.50大,因為它比1.5多一個百分位;有的學生說這兩個小數同樣大,因為去商店買東西時1.50元就是1.5元,這種說法立即引起了部分學生的共鳴,從而引發了一場辯論。在這樣的教學情境下,學生帶著強烈的探究欲望,積極主動地去探尋答案。又如:在教學“鴿巢問題”時,我設計了由4個學生玩“猜丁殼”的游戲,當我喊開始時,學生們一起出示手勢,由我來猜。接連3次,我都快速猜測出一定至少有2個人手勢是一樣的。當看到老師總能猜對時,引發了學生們強烈的好奇心。接下來,我讓學生們四個人一組,再來試一試。讓學生在游戲中感受并理解“至少2個”的含義,為后面學習新知做好鋪墊。
三、構建多元化的評價體制
小學生具有強烈的表現欲望,并希望教師能夠及時發現、表揚。因此,我們要抓住這種心理特點,對他們進行及時、有效的評價,建立起全面、動態、立體化的評價機制。例如,評價機制中要引入家庭、班級、學科三個維度,從三個方面對他們的數學學習狀況進行評價。同時,在數學教學過程中,還要針對不同的內容分別給予他們不同的評價,如幾何形狀學習評價、小數學習評價等。使他們發揮自己在不同方面的優點,從而得到教師的肯定和同學的認同,促進他們更加積極、高效地參與到數學課堂教學中來,從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四、理論聯系實際,加深學生課堂學習感受
教師在教學中要尋找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的契合點,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很好地聯系在一起,使學生有所感知,更好地理解相關內容,感受數學學習的真正意義,并能主動地結合自身實際,有所思考。相應的,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自然會得到提高。例如,教師在教學“認識鐘表”這部分內容時,可以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較好地聯系在一起。鐘表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都能接觸到的事物,與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在教學這部分內容時,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生活實際動手實踐,制作簡易的鐘表。其次,教師要在學生大多已經能夠獨立地認識時間這一基礎上,引導學生將鐘表與二十四時相聯系,使學生能夠靈活轉換,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感受。
五、協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
為了更好地創新數學課堂模式,提升數學課堂教學的效果,教師首先要正確引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讓學生對即將學到的數學問題進行提前預習,是學習新知識的前提和基礎,也影響著學生對新的數學問題的理解和接受。有些小學數學教師往往忽視了這一重要環節,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應督促學生進行合理有效的課前預習,引導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有針對性、目的性的課前預習,教師也要對可能出現的課堂教學問題進行預習和思考,為課堂教學做好充分的準備。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數學教材上做一些較簡單的標注或編輯,并督促學生在預習數學課程時,記下自己的想法或觀點,對難以理解的數學知識要進行重點標注,在課堂上及時地詢問教師。
結束語
總之,高效的課堂不是做得多不多,而是理解多不多。高效的課堂不是講得多不多,而是學生消化得多不多。高效的課堂要求深入教材、挖掘教材、走出教材,使知識簡單化、趣味化,才是高效的根本。同時,鼓勵將課堂所學運用與實踐相結合,課堂上“累死累活”的口水講干,不如學生自己親身體會來得生動、深刻,不僅能較好的鞏固知識,還能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主動性,對于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楊敏敏.淺析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03):180.
[2]劉航.論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思考[J].中華辭賦,2019(09):101.
[3]劉金國.淺談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及質量[J].課程教育研究,2017(27):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