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喬芬
摘要:課后復習是幫助學生鞏固知識點重要環節,在復習中,教師應引導學生梳理、總結相應的數學知識點,這不僅能夠促使學生形成屬于自己的知識網絡,還能夠最大限度鍛煉其學科思維,促進學生綜合學科素質的有效提升,由此可見,課后復習也是提升整體學科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能夠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章對小學高年級數學課后復習的策略進行探討,以供相關從業人員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高年級;課后復習;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2-384
引言
小學數學復習課和練習題課與新課教學都有所不同,但是不管是章節復習或是最后總復習,都能對學生梳理知識結構和建構全面、整體的學科認識體系有利。然而在小學數學復習課實際開展當中,有些學生不知道知識復習如何下手,一些學生不注重復習,復習當中不集中注意力,這種錯誤認知與行為都對他們的復習效果造成直接影響,并對其數學思維的發展有所不利。所以,教師必須重視復習課教學,并傳授學生一定的復習方式,以此提高學生的復習效率。
一、結合生活情境,開展數學復習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課后復習是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其不僅是對所學的數學知識進行鞏固和深化,也是幫助學生學習新知識的基礎和關鍵。在以往的數學復習中,教師基本上都是通過數學練習題的方式,使學生在題海戰術中鞏固和強化數學知識。在這種復習模式下,學生學習負擔加重,取得的成效也相對有限。基于此,教師在開展數學復習的時候,可以借助生活情境的模式進行。具體來說,教師在完成某一部分知識點講解之后,結合這一部分的所有知識點,給學生設置一個相關的綜合性生活情境,引導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通過親自動手、實驗等模式,對情境中的問題進行解決。
二、應用思維導圖高效復習,歸納總結
通過思維導圖的運用,有利于幫助學生建立自身的數學知識框架。建立數學框架是十分重要的,這樣能夠讓學生對整個數學學習的知識類型進行分類處理,再學習其他的知識后就會很自然地放到數學知識框架之中,從而不斷填滿空缺,讓學生的數學知識不斷增加,不斷積累,從而實現量到質的飛躍。學生在選擇思維導圖的形狀與樣式時,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點或者學習習慣來確定,無須遵照固定的樹狀圖的模式。尤其在期末復習階段,由于數學知識點較為繁雜,涉及的內容較多,學生在繪制思維導圖時可以充分發揮個人的發散思維,選擇一種簡便易行的創建模式,比如箭頭指向圖、柱狀圖、條形圖等,都可以用來替代樹狀圖。這樣,復習過程中涉及的大量知識點能夠統一到一個平面圖中,重點知識與難點知識便會不攻自破。通過這種方法,不但夯實了學生的數學知識基礎,而且能夠在復習過程中快速總結歸納已經學過的知識點,為數學成績的提升做好充足的準備。
三、創新復習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復習效率
在小學數學復習當中,由于是學生已經學過的知識內容,會對知識內容有所印象,只是學習內容的理解程度上存在一定差異。假如教師在復習教學當中,總是采取相同的教學方式,勢必會消減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生深入復習學習有所不利。面對這一情況,在復習教學中,教師應該積極創新教學方式,想辦法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以此確保復習的教學效率與效果。為此,教師可以聯系實際生活來展開專題復習,在選擇復習練習題型時,盡量選擇綜合類練習題,一個例子包含多個知識點,從而實現檢查學生知識掌握情況與系統聯系知識點的目的。
四、重點講解強化訓練,注重知識拓展延伸
在開展課后復習課之前,教師可以先指導學生自己對相關復習板塊知識進行歸納整體,同時,通過繪制知識表格、樹枝圖、圖畫等學生喜歡的方式來梳理所學習過的數學知識,促使其在梳理過程中繪制屬于學生自己的思維導圖。接著,在復習課堂上,教師也可以為學生預留出足夠的知識梳理與講解時間,讓學生根據自己所繪制的知識表格或思維導圖來與其他的同學共同分享,在分享時,對于學生所遺漏的內容,則可以由其他同學或者教師對其加以補充。值得注意的是,教師應當關注數學知識概念當中的重難點、易混點以及易錯點等內容,當學生進入思維誤區之后,則應當及時加以點撥。在這樣的復習教學過程中,學生之間互動交流得以增強,則能夠使學生積極地認識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并且逐漸學習他人優秀的數學學習經驗,做到揚長避短。
五、利用微課進行鞏固復習,提高數學知識鞏固效果
教師可以在復習鞏固環節中運用微課,進而提高學生數學知識鞏固復習效果。運用微課進行數學知識的鞏固復習,能夠直接讓學生回想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講述數學知識的過程,并且這種復習鞏固相比較于傳統觀看書本的方式更加具備趣味性、生動性,能夠更好地調動學生復習鞏固的積極主動性。另外,微課還能夠方便學生反復觀看,一直到學生掌握數學知識為止,由此能夠看出,運用微課進行數學知識的鞏固復習,能夠較大程度上提高數學知識的鞏固復習效果。
結束語
隨著教學的改革,教育的核心逐漸轉變為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輔助教學的課堂模式,在復習課中也是如此。教師不能只是通過灌輸的方式組織學生進行復習,而應以學生作為主體,將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作為評價標準。同時,教師要不斷反思課堂的不足之處,及時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從而提升小學復習課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林彩艷.高年級小學數學優化復習效益的有效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20(40):64-65.
[2]張海元,張海麗.小學高年級數學復習的策略[J].甘肅教育,2019(20):164.
[3]廖曉艷.對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的一些思考[J].科普童話,2019(2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