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燕
摘要:小學生正處于接觸學科、學習知識的初始階段,好奇心重、善于發問,這為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提供了基礎與條件。問題意識彰顯著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與探究問題的潛力,對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提升來說有很重要的作用。與此同時,數學教師也要發揮自己的作用,設置多樣且有效的提問方式,以期促進師生課堂互動效率的提升。
關鍵詞:小學數學;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能力;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2-451
引言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學生只有對某一數學現象產生疑問,才能夠調動思維,展開積極的思考。而具備較強的問題意識,則是學生主動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關鍵,是學生進行主動探究,并對問題進行有效解決的必備能力之一。所以,教師需要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重點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但是如何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一、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進行提問
課堂學習氛圍是確保課堂教學有效開展的前提,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課堂氛圍的營造,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學習數學知識。數學學科作為理科性學科,與語文、英語這些學科的差別較大,學生學習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導致一部分學生對數學學科產生了畏懼心理,不愿意主動學習,這使數學學習成為極為被動的事情,學習的有效性也得不到保證。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及時和學生展開互動,引導學生進行課堂學習,在相對寬松的課堂氛圍中,學生才能提出自己的問題,發現數學學科的樂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進行一些游戲,在學習“實數、有理數……”這部分內容的時候,可以由教師說出數字,學生回答這些數字是所學的哪一種,通過這樣的活動,加深學生對課堂內容的理解,還可以加強學生的參與度,讓學生發現數學學科的無限樂趣,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生才能發現問題,及時提出疑問,有效培養學生的提問能力。
二、開展合作探究,啟發學生疑問
小學生的學習經驗與生活閱歷都比較有限,如果數學教學的內容脫離了小學生既定的認知范圍,那么他們往往會覺得超出理解能力而無從發問。在遇到這種情況時,教師應當在課堂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集合眾智來探究問題,不僅能夠在討論中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而且有效促進了生生交流,活躍了課堂氛圍。例如,在“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教學中,學生首次接觸這兩種圖形,并且它們在生活中不如長方形、三角形那樣常見,因此單憑學生個人很難提出有效的問題,這時候教師就可以組織小組學習。小組內部一起行動,任意在紙上畫兩條直線,看看會出現怎樣的情況。一個小組至少有四個學生,有的學生畫了兩條一直都沒有相交的直線,有的學生則畫了相交而且相交的角為90°的兩條直線。學生邊畫邊討論同一平面的兩條直線有哪些情況,由此引出學習平行四邊形的第一個知識點——平行線。可見合作探究讓學生達成了學習上的共識,有效地啟發他們在此過程中提出疑問。
三、巧設問題情境,讓學生愛提問
教師有意識地設置情景問題,更能幫助學生有效的發現問題和利用問題進行提問。教師要針對學生地質疑拋出提問地契機。根據教材內容,巧設懸念式的問題情景,讓學生在好奇中“提問”。如“教學身份證”時,師生之間進行競賽,教師根據學生提供的身份證號碼說出主人的生日和性別,每當教師說的正確時,學生在好奇心的驅動下產生疑問:“教師為什么會判斷得這么準確?身份證號碼和生日之間有什么關聯呢?”從而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和問題意識,讓學生潛意識進行探究和提問。結合教材內容設置實踐式情景,讓學生在實踐中“提問”。例如在教學“圓的面積”時,如圓的面積和平行四邊形面積之間存在著什么樣的關系這一問題,教師應鼓勵學生進行大膽假設并提出自己的想法,有的學生認為圓和平行四邊形兩者之間的面積存在一定的關聯,有的學生持反對意見,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并動手進行驗證,通過引導學生“將一個圓平均分成若干份,可以拼湊成一個近似的平行四邊形”,進而推導出圓的面積的計算公式。
四、教會學生正確的提問方法
愛問是善思的前提,會問是提升學生數學學習質量的重要動力,為了培養學生提問的技巧,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運用數學思維觀察一切,幫助學生實現從愛問到會問的轉變。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不同的數學問題有著不同的性質和內容。在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能力的時候,只有讓學生運用正確的提問題方法,切中要害,才能夠將數學問題的本質揭示出來。所以,要想有效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教師需要先將正確的提問方法教給學生,引導學生提問。目前,常用的提問方法有三種。第一種是趣味法提問,即將數學問題趣味化,將數學問題以一種生動有趣的方式提出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第二種是追問法提問,即對某一數學問題進行刨根問底的提問,深入探究數學問題背后的內容。第三種是反問法提問,即在教師講解完某一知識點后,站在與之完全相反的方向進行思考,并提出問題。將以上三種提問方法交給學生,在培養并提升學生提出問題能力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主動提問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教師要認識到提問能力對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作用,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提問能力,創設相關的學習情境,幫助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學習,讓學生發現數學學科的趣味性,能夠提出問題,實現自主提問能力的提高,從而打造高效的數學課堂。
參考文獻
[1]崔文娟.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提問能力的有效方案[J].數學大世界(中旬),2021(03):100.
[2]楊穎.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主動提問能力的有效途徑[J].才智,2020(34):105-106.
[3]肖青燕.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提問能力的培養方法[J].教師博覽,2020(30):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