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景
赤峰市婦產醫院(赤峰生殖健康專科醫院) ,內蒙古 赤峰 024005
產婦在分娩期間受到應激反應的影響,會出現生理和心理上的一系列變化。其中有很多因素會影響產程的順利與否,如產婦的生理結構和胎兒的具體情況等。其次,產婦的心理狀態也會影響分娩的結果[1-2]。有學者發現,產前檢查護理可以改善產婦的情緒狀態,保證產婦能夠在分娩期間保持積極心態[3]。
1.1一般資料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產前護理,觀察組采用產前檢查護理。產前檢查是指在特定的時間,系統提供有證可循的產前檢查項目。合理的產前檢查次數及孕周不僅能保證孕期保健的質量,也可節省醫療衛生資源。觀察組按照WHO(2016年)發布的孕期保健指南的要求,將產前檢查次數根據產前檢查項目的需要分別為:妊娠<6~13+6周,14~19+6周,20~24+6周,25~28+6周,29~32+6周,33~36+6周,37~41周,共7~11次,有高危因素者,酌情增加次數。具體檢查項目包括:(1)孕早期健康管理。產婦入院后對其身體狀況進行評估,包括血尿常規、肝腎功能等,了解產婦的心理狀況和個人衛生情況,進行營養保健知識的講解。(2)孕中期的健康管理。首先進行產檢和詢問了解產婦和胎兒情況,排除疾病和畸形因素,積極進行產前篩查和健康教育。(3)孕中期篩查管理。通過產前檢查和實驗室指標測定等方式評估產婦和胎兒的健康情況,重點記錄產前診斷產婦的情況,如產婦無異常,則進行早期營養、運動指導,進行產前診斷和篩查。(4)產前技能培訓。護理人員進行操作示范,使產婦學習在待產期如何正確準備,分娩期的正確呼吸方法等。產檢期間組織產婦對產房、待產室進行參觀,熟悉周圍的環境。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的產程時間和分娩結局進行觀察。
1.4統計學方法 統計學處理軟件采用SPSS24.0,用均數標準差(±)表示計量資料,用t檢驗,用百分比(%)表示計數資料,用χ2檢驗,當P<0.05時視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產婦的產程時長比較 對照組產婦的第一產程、第二產程、第三產程時長均長于觀察組產婦,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的產程時長比較(min)
2.2兩組產婦的分娩結局比較 對照組自然分娩80例,自然分娩率為80.00%,觀察組自然分娩92例,自然分娩率為92.00%,對照組自然分娩率顯著低于觀察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產婦的分娩結局比較
隨著國家開放二胎政策以來,臨床分娩率逐年提升。分娩會引起女性出現一系列生理和心理改變,隨著近些年來各種因素的影響,導致臨床剖宮產幾率逐年遞增,其中就包括很多初產婦對分娩存在恐懼,以及缺乏對分娩知識的正確了解。分娩對女性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一旦出現任何不當操作和行為可能威脅母嬰健康,此外,產婦自身的心理和生理狀態對分娩結局的影響是巨大的。臨床上非常重視對初產婦的護理工作,而常規的臨床護理效果不夠理想,無法滿足近幾年來產婦對臨床護理工作的要求,也無法滿足產婦自身需求。因此本研究給予產婦陪伴式分娩產前檢查護理,能夠緩解產婦的不良情緒,通過產前檢查和疾病篩查以及健康教育的主要方式提高產婦和胎兒的健康狀況,及時了解產婦異常,同時還能有效縮短產程,提升自然分娩率,改善分娩結局。本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產婦的第一產程、第二產程、第三產程時長均長于觀察組產婦,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自然分娩80例,自然分娩率為80.00%,觀察組自然分娩92例,自然分娩率為92.00%,對照組自然分娩率顯著低于觀察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產前健康教育護理大大縮短了產程,提高了自然分娩率。但由于本研究選取的研究對象數量較少,研究對象選區范圍較窄,因此希望在日后的有關研究中增加研究對象數量,擴大選取范圍,進行進一步深入研究。
綜上所述,在產婦分娩期間采用產前檢查護理能夠縮短產程,降低剖宮產率,效果理想,具有臨床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