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淑君
【摘要】隨著新課標不斷地改革推進,教育部對學前幼兒教育問題逐漸加大了關注力度。要求幼師在對幼兒開展學前教育內容的同時,還要結合幼兒此階段的智力開發情況和表達水平,積極融入游戲化的角色扮演活動,讓幼兒在寓教于樂的生活環境中,展示出充分的學習興趣和游戲熱情。幼師需從幼兒對外界的觀察角度出發,將多媒體設備技術與游戲題材有機結合,開展多樣化的游戲活動,使幼兒身心輕松地投入到角色游戲環境中,不僅能充分激發幼兒的主觀興趣,還能結合幼兒的參與程度和反饋意見制定出完善的游戲改進措施。
【關鍵詞】生活化? 幼兒園? 角色游戲
【中圖分類號】G613.7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06-0132-02
基于生活化視角下,在幼兒角色游戲開展過程中,幼師應結合幼兒的心理、成長特點開展多元化的游戲模式,盡量選擇一些符合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的游戲內容,運用多媒體設備為幼兒設置生動、形象、趣味化的角色游戲情境,提高幼兒課堂積極主動性,讓每一名幼兒都能參與到角色游戲環節中,制定適當的游戲規則,潛移默化中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游戲習慣,形成長久的游戲熱情,以此加強幼兒核心素養的全面發展。下文針對幼兒教育中融入角色游戲的重要意義、現狀與改進策略進行了相關闡述,希望對廣大學前幼兒教育者起到積極的借鑒作用。
一、基于生活化視角下,加強幼兒園角色游戲對幼兒教育的重要意義分析
(一)有助于促進幼兒教育事業的健康、穩步發展
在幼兒園學前教育中,幼師需將幼兒現階段的心理、成長特點與角色游戲題材有機結合,開展多樣化的游戲活動,讓幼兒根據相應的生活化題材演繹不同的角色內容。不僅能夠有效促進幼兒教育事業健康、穩步的可持續發展,還能讓幼兒在游戲化的教學模式中,培養自身的獨立思考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幼師通過以角色游戲為教育載體,在游戲活動中充分融入生活化的教學實例,將教學內容有效延伸到角色游戲活動中,以幼兒教育素材為游戲主題,圍繞主題開展幼兒集體活動,提高幼兒參與程度,加強幼兒的交流能力,不僅有利于及時把握幼兒教育的發展動態,時刻關注幼兒的成長情況,還能有效引導幼兒將教育內容延伸到主題游戲中,增強幼兒的想象、學習空間。
(二)有利于培養幼兒良好的個人品格
幼兒園角色游戲活動開展中,幼師為了有效提升角色游戲的時效性,需將幼兒現階段的學習特點、成長規律生活習慣內容等與游戲素材有機結合,在角色游戲的各個環節融入生活化的教學內容,繼而組織幼兒根據不同游戲的各個角色和所處環境,按照自己的理解開展具體的游戲活動。
依據不同年齡階段幼兒各不相同的心理、生理成長水平制定不同難易程度的角色游戲內容,培養幼兒的性格和行為意識;通過創設適宜的游戲情境,使幼兒學會自我管控的自理能力,以便更好地增強幼兒園小朋友之間的團隊協作能力和與人為善、樂于助人的良好品格。
(三)有助于增強幼兒的主觀能動性
幼兒角色游戲活動設計通過在幼兒教育實施過程中,結合幼兒的興趣特點開展多樣化的游戲設置,提高游戲學習興趣,淡化教學目的。使幼師基于幼兒對社會的認知能力,樹立正確的生活化角色游戲教學理念;將角色游戲活動與實際生活有效融合,不斷優化、調整角色游戲的開展內容;運用網絡信息媒體等技術途徑豐富、創建多元化的游戲組織形式,成功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主觀積極性,使每一名幼兒都能熱情地參與多種題材的角色游戲活動中。
繼而通過對角色游戲活動的多種創編形式有效調動幼兒的主觀能動性,讓角色游戲“活”起來。還能運用游戲、娛樂化的教學模式,強化幼兒的精神層次,讓幼兒處于積極向上的游戲狀態下,開動全身感官體驗各種不同的角色游戲,結合不同的活動量促進幼兒的身體發育和肢體能動性。
(四)有利于開發幼兒的創新能力
隨著角色游戲在幼兒教育中的廣泛應用,不僅能加強幼兒的主觀能動性,還能結合多樣化的角色游戲教學模式,幫助幼師在幼兒教育中以提高幼兒對游戲設定的參與興趣為己任,加強角色游戲活動的開展創造力。
幼師需注重利用多渠道的游戲設置強化教學手段、達到“重過程輕結果”的課堂教學形式,潛移默化中影響幼兒的精神層級,開發幼兒的創新能力。
(五)有助于強化幼兒的審美情趣
隨著社會文化的飛速發展以及新課標的改革推進,我國教育事業也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在全民關注幼兒教育的緊張時刻,學前幼兒階段是幼兒教育、啟蒙的重要時期,幼師一定要格外關注幼兒的成長狀態。
幼兒出于年齡因素影響自控力比較差,只對新奇事物感興趣。而幼師將音樂、美術等教學內容與角色游戲活動完美融合起來,讓幼兒在身心放松的環境中得到有效鍛煉,不僅能有效提高幼兒的音樂美術等多重素養,同時還能促進幼兒的審美情趣、創造力發展和合作交往能力得到顯著提升。
二、幼兒園角色游戲教學現狀分析
目前我國一些幼兒園沒有嚴格按照國家規定為幼兒設置幼兒園階段的應有課程,反而給幼兒導入一些小學化知識的學習和接觸。這種現象在公立幼兒園情況還好些,在很多民辦幼兒園中情節比較嚴重。一方面大多數民辦幼兒園教學質量相對較低、幼師總體素質不高,幼兒園辦園理念和生存競爭相互影響所致,不少幼兒家長因育兒知識缺乏和觀念陳舊,主動要求幼兒園讓幼兒學習小學知識,為了穩住學生資源,幼兒園積極迎合家長的需求紛紛開設小學課程。
另一方面由于多數幼兒園建園初衷是利益驅使,對幼師專業要求不高,導致幼師在開展角色游戲教育時對生活化游戲材料的概念界定不清晰,專業發展內驅力嚴重不足,“重教輕學、重智輕德”;部分幼師和家長走入幼兒園與小學的銜接誤區,受應試教育影響,嚴重忽視了角色游戲教育的重要性,不僅壓制了幼兒的個性成長,還使幼兒逐漸產生了極大的心理壓力[1]。
三、基于生活化視角的幼兒園角色游戲的改進策略
(一)運用多媒體創設角色游戲教學情境,加強幼兒教育成果
幼兒園角色游戲活動中,幼師應積極改進教學方法,積累游戲實踐經驗。結合網絡多種信息渠道,加強自身的角色游戲教學水平。合理引進多媒體技術,完善教學資源,為幼兒創設良好的角色游戲環境,激發幼兒游戲興趣,提高幼兒課堂參與積極性。合理運用多媒體電子課件給幼兒營造優質的角色游戲環境,構建和諧、舒適的游戲氛圍,適時引入游戲規則融入課堂教學內容。
眾所周知,良好的情境創設不僅能激發幼兒的角色扮演興趣,提高幼兒課堂參與主動性,還能讓幼兒在生動、形象、趣味化的游戲情境中養成良好的課堂學習習慣,為以后的學習和生活奠定扎實的基礎。
例如小班幼兒相對較小,沒有集體生活經驗,需要幼師采用一些新奇事物,融入音樂美術等多種教學元素吸引幼兒專注力,讓幼兒打起精神,隨著歡快的多媒體音樂、視頻的律動,進入游戲活動形式,這樣不僅可以有效緩解幼兒激動的戀母情緒,還能使幼兒更易適應集體生活,敢于參與課堂游戲活動。
幼師應與時俱進,在提高自身專業育兒功能的同時,運用多樣化的教育途徑合理改變幼兒角色游戲開展方案,不斷創新游戲方法,讓幼兒在參與角色游戲活動中有效提升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社會認知能力,以便更好地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全面發展。
(二)結合多種角色游戲活動形式,挖掘幼兒的天分技能
幼兒園角色游戲活動開展中,幼師應結合幼兒的心理成長特點,充分尊重幼兒在游戲教學中的主體地位,鼓勵幼兒積極參與游戲活動,結合自由討論等方式選擇自己喜愛的角色人物和游戲環境,以此調動幼兒游戲活動積極性。
在游戲的題材選擇上,幼師應盡量選擇一些簡單有趣的游戲活動,尊重幼兒的社會認知水平,科學地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和游戲熱情,使幼兒在游戲過程中逐步提升自身的唱、跳、跑、動多方面互動能力,以確保游戲的設置內容與幼兒教育目的保持高度的一致性[2] 。
幼師應結合幼兒的興趣愛好,設計多樣化的游戲結構,組織、應用不同類型的游戲活動,來發掘幼兒自身的天分技能。游戲教學是幼兒心理自我力量活動的真實反映,幼師一定要注重結合生活化的游戲情景設置,充分激發幼兒的探索欲望,以此推進幼兒的身心、智力共同發展。
例如幼兒園中班小朋友“水果蹲”的游戲教學中,為了讓幼兒集體體驗到游戲教學的樂趣和意義所在,幼師可組織幼兒以小組為單位角色扮演各種水果,引導幼兒發展語言表達能力,通過一蹲一站的游戲規則讓幼兒自主變換肢體動作,培養幼兒的合作默契,鍛煉幼兒與他人交流的能力。
(三)融入音樂、美術等題材,結合角色扮演豐富游戲內容
幼師可在角色游戲內容和題材的創編設置中,適當融入一些音樂、美術等跨學科題材的教學內容,啟發幼兒的游戲熱情,進一步豐富游戲內容。通過長期的角色游戲活動開展和積累,提高自身的角色游戲活動設計能力。
結合運用多媒體導入音樂、美術等電子內容,為幼兒創設良好的藝術游戲氛圍,使幼兒在和諧輕松的快樂情境中合理抒發自身的藝術情懷,幼師再適時導入一些音樂游戲,讓幼兒在愉悅的游戲氛圍中提高自身的藝術素養。
例如幼師在開展幼兒園大班角色游戲活動開展中,可通過多媒體導入一些適合此階段幼兒演繹的音樂、舞蹈劇經典片段,營造良好的舞臺情境;然后以小組為單位組織幼兒自由地選擇自己所適合的人物形象展開角色扮演的游戲活動;幼師需借助一些恰當的工具、服裝等演繹道具,為幼兒創建一個真實的演繹環境,讓幼兒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逐漸提高專注力,不畏艱難地嘗試各種角色的演繹活動,體驗不同角色帶來的快樂和內涵[3]。
又如大班小朋友在音樂游戲“茉莉花”中,幼師可通過角色扮演引導幼兒加深幼兒彼此之間的團隊合作能力;其中有做花、葉子和澆花者的,幼師需正確引導幼兒互相討論動作細節,商榷之后擺出各種不同的造型,讓幼兒隨著優美的音樂旋律,不時地變換各種動作;這樣不僅可有效培養幼兒的合作默契,還能充分鍛煉幼兒與他人交往、交流的能力,為以后的社會生活積累經驗。
開展角色扮演的游戲活動,不僅能使幼師借助生活中幼兒熟悉的游戲素材豐富游戲內容,提高幼兒積極主動性;還能讓幼兒將角色游戲活動與現實生活緊密結合,意識到自己才是游戲的主人,有效突出幼兒的課堂主體地位,提高幼兒的主觀積極性和生活感知力。
“幼兒之父”福祿培爾曾經說過:“角色游戲活動是幼兒心理內在本質自我力量的活動表現,同時也是幼兒內心的真實反映、幼兒內心需求的向外表現。”幼師在開展角色游戲活動中一定要充分尊重幼兒的課堂主體地位,結合科學的游戲設計更好地推動幼兒的身心、智力全面發展。
四、結語
總之,幼兒園角色游戲活動開展中,幼師要將幼兒生活化的教育內容與角色游戲活動有機結合起來,采用多元化的游戲設計,科學、合理地激發幼兒的游戲興趣,提高幼兒的游戲參與熱情,讓幼兒通過多種角色轉換體驗不同的人物情感和故事、游戲內涵,進而在寓教于樂的游戲環境中逐漸提升自身的游戲技巧和對社會認知的綜合能力,使幼兒在角色游戲中快樂無憂地成長、發展。
參考文獻:
[1]程功群.陶行知思想與實踐[J].曉莊學院學報,2016(4):8-12.
[2]張建瓊.教學行為的教學論意義[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7(9):118-120.
[3]邱學華.幼兒嘗試教育活動設計[M].教育科學出版社,2017.